一种中央供暖供热水的模块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81610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央供暖供热水的模块炉,包括:二次换热系统,其包括二次换热装置;储气盒;热交换装置,其包括热交换壳体、强排机构、热交换器和火排;水循环装置,其包括水泵;控制系统;水泵通过循环回水管连接二次换热装置的进水端,二次换热装置的出水端通过换热管连接热交换器的进水端,热交换器的出水端连接循环出水管;强排机构的抽气端连通换热腔,强排机构的排气端连通储气盒内腔;火排连接燃气阀;二次换热装置、强排机构、热交换器和火排共同组成一个热交换系统。所述热交换系统设置一套或两套以上,并且彼此互不干涉;控制系统分别控制强排机构、燃气阀和水泵。其具有能耗低、效率高、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占地面积少、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央供暖供热水的模块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块炉,具体是一种中央供暖供热水的模块炉。
技术介绍
传统的模块炉内一般只设置一套热交换系统,导致其输出热量与实际需求热负荷不匹配,热效率较低,而且导致能源浪费的问题,另外,热交换系统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导致其使用寿命较短;热交换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即需要停机维修,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简单、结构合理、能耗低、效率高、安全性好、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占地面积少、使用寿命长的中央供暖供热水的模块炉,其可完全替代传统的燃煤锅炉供热,并可广泛适用于住宅小区、工厂、医院、写字楼、家庭别墅、宾馆酒店等供暖需求项目和生活热水需求项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央供暖供热水的模块炉,包括,二次换热系统,包括二次换热装置;储气盒,二次换热装置设置于储气盒内腔;热交换装置,包括热交换壳体、强排机构、热交换器和火排,热交换壳体内设有换热腔,热交换器设置于换热腔内,强排机构设置于热交换器上方,火排设置于热交换器下方;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泵和抽水电机,抽水电机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中央供暖供热水的模块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央供暖供热水的模块炉,包括,二次换热系统(1),包括二次换热装置(9);储气盒(8),二次换热装置(9)设置于储气盒(8)内腔;热交换装置(2),包括热交换壳体(10)、强排机构(11)、热交换器(12)和火排(13),热交换壳体(10)内设有换热腔(1001),热交换器(12)设置于换热腔(1001)内,强排机构(11)设置于热交换器(12)上方,火排(13)设置于热交换器(12)下方;水循环装置(3),包括水泵(14)和抽水电机(15),抽水电机(15)连接水泵(14);控制系统(4);其特征在于:水泵通过循环回水管(5)连接二次换热装置(9)的进水端,二次换热装置(9)的出水端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央供暖供热水的模块炉,包括,二次换热系统(1),包括二次换热装置(9);储气盒(8),二次换热装置(9)设置于储气盒(8)内腔;热交换装置(2),包括热交换壳体(10)、强排机构(11)、热交换器(12)和火排(13),热交换壳体(10)内设有换热腔(1001),热交换器(12)设置于换热腔(1001)内,强排机构(11)设置于热交换器(12)上方,火排(13)设置于热交换器(12)下方;水循环装置(3),包括水泵(14)和抽水电机(15),抽水电机(15)连接水泵(14);控制系统(4);其特征在于:水泵通过循环回水管(5)连接二次换热装置(9)的进水端,二次换热装置(9)的出水端通过换热管(6)连接热交换器(12)的进水端,热交换器(12)的出水端连接循环出水管(7);强排机构(11)的抽气端连通换热腔(1001),强排机构(11)的排气端连通储气盒(8)内腔;火排(13)通过燃料管(16)连接燃气阀;二次换热装置(9)、强排机构(11)、热交换器(12)和火排(13)共同组成一热交换系统,所述热交换系统设置一套或两套以上,且彼此互不干涉;控制系统(4)分别控制强排机构(11)、燃气阀和水泵(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央供暖供热水的模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壳体(10)对应热交换系统设置有一个或两个以上换热腔(1001),热交换器(12)设置于相应的换热腔(1001)内,火排(13)设置于相应的换热腔(1001)底部,强排机构(11)对应换热腔(1001)设置于热交换壳体(10)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中央供暖供热水的模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壳体(10)包括侧板(1002)、隔板(1003)和盖板(1004),侧板(1002)对称设置于两侧,隔板(1003)设置于两侧侧板(1002)之间,且两隔板(1003)之间形成所述的换热腔(1001),盖板(1004)至少盖合于隔板(1003)上方,且盖板(1004)对应各换热腔(1001)设有抽气孔(1005),强排机构(11)设置于盖板(1004)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央供暖供热水的模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艾伦斯家电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