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古建筑屋顶框架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屋顶框架连接结构,更具体一点说,涉及一种仿古建筑屋顶框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中国古代建筑活动至少有七八千年以上有实物可考的历史。数千年来,虽经历多次社会进化、朝代更替、政权分合、民族融汇以及不同程度的外域文化影响,但不同时代的建筑却都能在传统基础上各出新意,博采众长,持续发展,逐步形成鲜明而稳定的共同特征,数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成为世界建筑中虽非历史最悠久,却是延续时间最长、独树一帜的建筑体系。伴随着现代人对古建筑的美越来越欣赏,建筑行业对古建筑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一大批古建筑快速建造起来,形成了古街、古镇等,带动了诸多旅游业。而现有仿古建筑的框架结构存在许多缺点:承载力低,受力集中,框架不稳定;需要砍伐大批数目选取材料;需要多种预埋件,工件复杂,架设施工周期长等,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抗震、易架构等技术特点的仿古建筑屋顶框架连接结构是目前古建筑行业研究发展的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具有结构简单、抗震、易架构等技术特点的一种仿古建筑屋顶框架连接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古建筑屋顶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扶脊(1)、脊檩(2)、脊柱(3)、螺杆(4)、二号横梁(6),所述螺杆(4)自上而下贯穿扶脊(1)、脊檩(2)且从脊柱(3)的上端垂直穿进设置,所述脊柱(3)的下端连接有一号横梁(5),所述一号横梁(5)垂直于脊柱(3)设置,所述二号横梁(6)平行设置在一号横梁(5)下方,所述一号横梁(5)、二号横梁(6)间设置有两根立柱(7),一号、二号横梁的两端分别横向嵌入设置有一根锲形金檩(8),所述扶脊(1)左右两侧分别等距离连接有若干个木椽(9),扶脊(1)左侧木椽(9)的中、下端分别固定在一号、二号横梁左端的锲形金檩(8)上,扶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古建筑屋顶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扶脊(1)、脊檩(2)、脊柱(3)、螺杆(4)、二号横梁(6),所述螺杆(4)自上而下贯穿扶脊(1)、脊檩(2)且从脊柱(3)的上端垂直穿进设置,所述脊柱(3)的下端连接有一号横梁(5),所述一号横梁(5)垂直于脊柱(3)设置,所述二号横梁(6)平行设置在一号横梁(5)下方,所述一号横梁(5)、二号横梁(6)间设置有两根立柱(7),一号、二号横梁的两端分别横向嵌入设置有一根锲形金檩(8),所述扶脊(1)左右两侧分别等距离连接有若干个木椽(9),扶脊(1)左侧木椽(9)的中、下端分别固定在一号、二号横梁左端的锲形金檩(8)上,扶脊(1)右侧木椽(9)的中、下端分别固定在一号、二号横梁右端的锲形金檩(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屋顶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锲形金檩(8)的直角边嵌入设置在一号横梁(5)、二号横梁(6)上,所述木椽(9)的中、下端分别固定在锲形金檩(8)的斜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韩琦,蔡其丁,金晓芳,蔡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蔡韩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