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基海床海上风机嵌岩单桩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809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岩基海床海上风机嵌岩单桩基础,包括插入弱风化岩基层中的钢管桩,岩基中开设有位于钢管桩下端部外围的环形槽,钢管桩下端内部套设有内护筒,内护筒与钢管桩内壁之间留有间隙,环形槽内以及内护筒与钢管桩内壁之间的间隙内均灌注有高强灌浆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岩基海床海上风机嵌岩单桩基础稳定可靠,保证单桩基础能够与周围的基岩紧密结合,并可靠的嵌固在弱风化岩基层中;减小大直径钻孔孔径及钻孔垂直度误差对单桩基础倾斜率的影响和钻孔岩面的不平整使得钢管桩嵌岩段局部存在的应力集中问题;同时能够减少嵌岩段回填砼的方量。有效解决了单桩基础在岩基海床中应用的关键性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基海床海上风机嵌岩单桩基础
本技术涉及一种岩基海床海上风机嵌岩单桩基础。
技术介绍
当前阶段,国内外用于海上风电场的风电机组基础型式主要有桩基础(包括单桩基础、导管架基础、三脚架基础等)、重力式基础、吸力筒式基础和悬浮型基础等四种。其中,单桩基础受力分析明确,结构型式简单,施工速度快。国外风电场已经将单桩基础应用于0~40m水深海域,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高达8MW;国内风电场也已具备丰富的单桩基础软基海床建设经验。据统计,目前全球75%以上的海上风机基础均采用单桩基础型式。由于国内台湾海峡等海域为岩基海床,部分机位处岩层埋藏深度较浅,钢管桩可打入深度较短,钢管桩桩端需要嵌入弱风化基岩才能满足基础结构设计的相关要求。根据国内岩基海床施工经验,在现有施工水平和能力下,钢管桩无法直接沉入弱风化基岩,即无法一次性沉桩到位,需要进行钻孔施工。根据现有地质勘察资料,台湾海峡等海域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岩面起伏较大。可能存在同一平面内存在不同风化程度的岩层即一侧是较硬岩层,另一侧是较软岩层的情况,实际沉桩和钻孔施工时,两侧的不同阻力或不均匀沉降均可能造成单桩基础的垂直度不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岩基海床海上风机嵌岩单桩基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岩基海床海上风机嵌岩单桩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弱风化岩基层中的钢管桩,岩基中开设有位于钢管桩下端部外围的环形槽,钢管桩下端内部套设有内护筒,内护筒与钢管桩内壁之间留有间隙,环形槽内以及内护筒与钢管桩内壁之间的间隙内均灌注有高强灌浆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基海床海上风机嵌岩单桩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弱风化岩基层中的钢管桩,岩基中开设有位于钢管桩下端部外围的环形槽,钢管桩下端内部套设有内护筒,内护筒与钢管桩内壁之间留有间隙,环形槽内以及内护筒与钢管桩内壁之间的间隙内均灌注有高强灌浆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毅王宇楠李祖发张金福王桂兰李响亮杨伟华贺正兴胡雪扬郑俨刚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水利部福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