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775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包括投料系统、推流增氧装置、微气泡发生装置和浮渣导流装置,其中投料系统包括投料管道和用于储存絮凝剂的储料装置,投料管道用于向污染治理区内投加絮凝剂;推流增氧装置用于设在污染治理区内以用于水体增氧、造流及絮凝搅拌;微气泡发生装置用于使污染治理区内的水体产生微纳米气泡;浮渣导流装置用于拦截所述污染治理区内的浮渣。与传统的陆地异位气浮法相比,该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通过对河道内水体污染物进行原位絮凝和气浮处理,整体上可显著节约占地面积,可显著节约运行能耗,同时通过絮凝、强效增氧及微气泡气浮的多效净化手段联用能够显著提高对河道水体中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水体治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气浮是气浮机的一种简称,也可以作为一种专有名词使用,即水处理中的气浮法,也称浮选法。气浮法的原理是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粘附废水中含疏水基的固体颗粒或液滴,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气泡后,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絮体而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层被刮除。目前在河道污水处理及净化过程中,气浮法主要是通过在陆地上安装气浮设备或大型浅层气浮池等,将待处理废水通过泵抽至气浮工艺设备中进行气浮处理。该陆地异位气浮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额外占地,尤其对于城市内河,用地紧张,很难实施。(2)需要额外将废水水体提升,增加设备的运行能耗及养护成本。(3)若采用浅层气浮法,则占地相对较大,如Q=1万m3/d,需要占地80-150m2;若采用气浮设备,占地相对节约,但效率过低。(4)目前通用的陆地异位气浮法涉及管道、阀门等较多,同时需要气泵等能耗设备,需要专业维护人员运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节约占地面积、降低运行能耗且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好的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一种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所述河道水体分为上游区、污染治理区和下游区,包括投料系统、推流增氧装置、微气泡发生装置和浮渣导流装置;所述投料系统包括投料管道和用于储存絮凝剂的储料装置,所述投料管道的进料端与所述储料装置相连通,所述投料管道的出料端用于设在污染治理区内并靠近所述上游区所在端;所述推流增氧装置用于设在所述污染治理区内以用于对所述污染治理区内的水体增氧、造流及絮凝搅拌;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用于使所述污染治理区内的水体产生微纳米气泡以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气浮处理;所述浮渣导流装置用于设在所述污染治理区内并靠近所述下游区所在端,所述浮渣导流装置用于拦截所述污染治理区内的浮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投料管道的出料端设有多个投料口,多个所述投料口用于在沿垂直于河道水体流向的方向上均匀分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料装置为用于储存微生物絮凝剂的生物絮凝储存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流增氧装置用于漂浮式设在所述污染治理区内并靠近所述上游区所在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流增氧装置有多套,多套所述推流增氧装置用于在沿垂直于河道水体流向的方向上均匀分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为微气泡发生器和/或微气泡气浮机;所述微气泡发生器用于设在该河道的河岸边并通过管道使所述污染治理区内的水体产生微纳米气泡;所述微气泡气浮机用于漂浮式设在所述污染治理区的水面上使所述污染治理区内的水体产生微纳米气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渣导流装置为漂浮式浮渣隔浮导流装置,所述漂浮式浮渣隔浮导流装置用于倾斜设置在所述污染治理区内以使所述浮渣向岸边水域集中并形成浮渣集中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漂浮式浮渣隔浮导流装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漂浮式浮渣隔浮导流装置具有一个相同的端点并依次呈不同角度倾斜设在所述污染治理区内的水面上以使所述浮渣集中在所述浮渣集中区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还包括浮渣收集器和浮渣分离装置;所述浮渣收集器用于收集所述浮渣;所述浮渣分离装置用于设在该河道的河岸边并靠近所述浮渣集中区,所述浮渣分离装置用于对从浮渣收集器收集的浮渣废水过滤,收集废渣,并将过滤后的滤液回流至该河道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还包括计时器和自吸泵,所述计时器和所述自吸泵电连接。上述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包括投料系统、推流增氧装置、微气泡发生装置和浮渣导流装置,其中投料系统包括投料管道和用于储存絮凝剂的储料装置,投料管道的出料端用于设在污染治理区内并靠近上游区所在端以用于向污染治理区内投加絮凝剂,促进河道水体微生物降解和污染物絮凝并形成絮凝颗粒以便于通过气浮形成浮渣;推流增氧装置用于设在污染治理区内以用于对污染治理区内的水体增氧、造流及絮凝搅拌,提高絮凝除杂效果;微气泡发生装置用于使污染治理区内的水体产生微纳米气泡以用于通过气浮去除污染治理区内的悬浮杂质、油膜,促进氧化代谢以降低有机污染物浓度;浮渣导流装置用于设在污染治理区内并靠近所述下游区所在端以用于拦截所述污染治理区内的浮渣。与传统的陆地异位气浮法相比,上述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通过对河道内水体污染物进行原位絮凝和气浮处理,无需将河道内的大量污水通过泵抽入位于陆地上的气浮设备内处理,整体上可显著节约占地面积,可显著节约运行能耗,同时通过絮凝、强效增氧及微气泡气浮等多效净化手段联用能够显著提高对河道水体中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且效率高。该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及养护过程简单,能够有效削减河道水体污染物的同时提高河道水体溶解氧含量。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结合图1,河道水体分为上游区1、污染治理区2和下游区3。一实施方式的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10,包括投料系统、推流增氧装置220、微气泡发生装置230、浮渣导流装置240、浮渣收集器250和浮渣分离装置260。在本实施方式中,投料系统包括用于储存絮凝剂的储料装置210和投料管道211。投料管道211的进料端与储料装置210相连通,投料管道211的出料端用于设在污染治理区2内并靠近上游区1所在端以使絮凝剂能够流动到整个污染治理区2内,提高絮凝效果。优选地,储料装置210为用于储存微生物制剂或微生物絮凝剂的生物絮凝储存装置。储料装置210占地10-20m2。通过储料装置210向污染治理区2投放微生物制剂或微生物絮凝剂,可促进河道水体微生物降解污染物和污染物的絮凝。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储料装置210也可以同时设置存放化学絮凝剂的隔室,以便于根据需要向污染治理区2投放化学絮凝剂,只要保证对污染物的絮凝效果,并便于通过气浮形成浮渣即可。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储料装置210设置多个,分别用于存储微生物制剂、微生物絮凝剂或化学絮凝剂。进一步地,投料管道211的出料端设有多个投料口,多个投料口用于在沿垂直于河道水体流向的方向上均匀分布,以便于絮凝剂能够在河道污染治理区2内迅速均匀分散,提高对污染物的絮凝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推流增氧装置220用于设在污染治理区2内以用于对污染治理区2内的水体增氧、造流及絮凝搅拌等作用。优选地,推流增氧装置220用于漂浮式设在污染治理区2内并靠近上游区1所在端,并可随水位波动和上下浮动。推流增氧装置220有两套,以提高增氧、造流及絮凝搅拌等作用效果。推流增氧装置220优选为0.75kw-1.5kw的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所述河道水体分为上游区、污染治理区和下游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包括投料系统、推流增氧装置、微气泡发生装置和浮渣导流装置;所述投料系统包括投料管道和用于储存絮凝剂的储料装置,所述投料管道的进料端与所述储料装置相连通,所述投料管道的出料端用于设在污染治理区内并靠近所述上游区所在端;所述推流增氧装置用于设在所述污染治理区内以用于对所述污染治理区内的水体增氧、造流及絮凝搅拌;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用于使所述污染治理区内的水体产生微纳米气泡以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气浮处理;所述浮渣导流装置用于设在所述污染治理区内并靠近所述下游区所在端,所述浮渣导流装置用于拦截所述污染治理区内的浮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所述河道水体分为上游区、污染治理区和下游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包括投料系统、推流增氧装置、微气泡发生装置和浮渣导流装置;所述投料系统包括投料管道和用于储存絮凝剂的储料装置,所述投料管道的进料端与所述储料装置相连通,所述投料管道的出料端用于设在污染治理区内并靠近所述上游区所在端;所述推流增氧装置用于设在所述污染治理区内以用于对所述污染治理区内的水体增氧、造流及絮凝搅拌;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用于使所述污染治理区内的水体产生微纳米气泡以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气浮处理;所述浮渣导流装置用于设在所述污染治理区内并靠近所述下游区所在端,所述浮渣导流装置用于拦截所述污染治理区内的浮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管道的出料端设有多个投料口,多个所述投料口用于在沿垂直于河道水体流向的方向上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装置为用于储存微生物絮凝剂的生物絮凝储存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流增氧装置用于漂浮式设在所述污染治理区内并靠近所述上游区所在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流增氧装置有多套,多套所述推流增氧装置用于在沿垂直于河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揭亮张慧莹张威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太和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