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水体治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气浮是气浮机的一种简称,也可以作为一种专有名词使用,即水处理中的气浮法,也称浮选法。气浮法的原理是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粘附废水中含疏水基的固体颗粒或液滴,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气泡后,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絮体而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层被刮除。目前在河道污水处理及净化过程中,气浮法主要是通过在陆地上安装气浮设备或大型浅层气浮池等,将待处理废水通过泵抽至气浮工艺设备中进行气浮处理。该陆地异位气浮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额外占地,尤其对于城市内河,用地紧张,很难实施。(2)需要额外将废水水体提升,增加设备的运行能耗及养护成本。(3)若采用浅层气浮法,则占地相对较大,如Q=1万m3/d,需要占地80-150m2;若采用气浮设备,占地相对节约,但效率过低。(4)目前通用的陆地异位气浮法涉及管道、阀门等较多,同时需要气泵等能耗设备,需要专业维护人员运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节约占地面积、降低运行能耗且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好的河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所述河道水体分为上游区、污染治理区和下游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包括投料系统、推流增氧装置、微气泡发生装置和浮渣导流装置;所述投料系统包括投料管道和用于储存絮凝剂的储料装置,所述投料管道的进料端与所述储料装置相连通,所述投料管道的出料端用于设在污染治理区内并靠近所述上游区所在端;所述推流增氧装置用于设在所述污染治理区内以用于对所述污染治理区内的水体增氧、造流及絮凝搅拌;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用于使所述污染治理区内的水体产生微纳米气泡以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气浮处理;所述浮渣导流装置用于设在所述污染治理区内并靠近所述下游区所在端,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所述河道水体分为上游区、污染治理区和下游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包括投料系统、推流增氧装置、微气泡发生装置和浮渣导流装置;所述投料系统包括投料管道和用于储存絮凝剂的储料装置,所述投料管道的进料端与所述储料装置相连通,所述投料管道的出料端用于设在污染治理区内并靠近所述上游区所在端;所述推流增氧装置用于设在所述污染治理区内以用于对所述污染治理区内的水体增氧、造流及絮凝搅拌;所述微气泡发生装置用于使所述污染治理区内的水体产生微纳米气泡以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气浮处理;所述浮渣导流装置用于设在所述污染治理区内并靠近所述下游区所在端,所述浮渣导流装置用于拦截所述污染治理区内的浮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管道的出料端设有多个投料口,多个所述投料口用于在沿垂直于河道水体流向的方向上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装置为用于储存微生物絮凝剂的生物絮凝储存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流增氧装置用于漂浮式设在所述污染治理区内并靠近所述上游区所在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道水体原位气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流增氧装置有多套,多套所述推流增氧装置用于在沿垂直于河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揭亮,张慧莹,张威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太和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