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VO4:Eu3+/YPO4核壳结构纳米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7738 阅读:3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YVO↓[4]:Eu↑[3+]/YPO↓[4]核壳结构纳米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该核壳结构荧光粉是通过在YVO↓[4]:Eu↑[3+]表面包覆YPO↓[4]实现的,YPO↓[4]与YVO↓[4]结构相同、晶格常数相近,可最大限度降低YVO↓[4]:Eu↑[3+]纳米发光颗粒的表面缺陷,使其发光效率比单纯的YVO↓[4]:Eu↑[3+]纳米粉提高5~30%。YVO↓[4]:Eu↑[3+]核心铕的摩尔浓度为1~8%,YVO↓[4]:Eu↑[3+]核心与YPO↓[4]外壳的摩尔比为1∶2~8∶1,该荧光粉的粒径为30~100纳米。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两步水热法,先在150~250℃下水热合成YVO↓[4]:Eu↑[3+]纳米发光颗粒,再在水热条件下将YPO↓[4]包覆到纳米核心表面,得到该核壳结构纳米荧光粉。该制备方法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YVO4:Eu3+/YPO4核壳结构纳米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稀土发光材料因具有丰富多变的荧光特性、发光的色纯度较高、高发光转换效率和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格外引人注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稀土发光材料已成为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荧光灯、等离子平板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和X射线成像技术等领域。在众多的稀土发光材料中,掺铕钒酸钇YVO4:Eu3+荧光粉是重要的红光发光材料之一,它具有量子效率高、光通量大、显色性好等优点,已商业化应用于高压汞灯和阴极射线管等场合。目前产业界所用的稀土发光材料主要是各类微米级的荧光粉。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兴起,研究者发现纳米荧光粉具有显著的优点。比如,因其颗粒极小,可用于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同时,它可改善荧光粉的粘结流变性,减少荧光粉用量,提高均匀性。因此,稀土纳米荧光粉的研究与应用倍受关注。然而由于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较微米材料大几个数量级,因此其表面态和表面缺陷比对应微米材料多得多。高比例的表面态和表面缺陷将严重影响纳米荧光粉的发光效率,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提高纳米荧光粉的发光效率是研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YVO↓[4]:Eu↑[3+]/YPO↓[4]核壳结构纳米荧光粉,其特征在于:该纳米荧光粉YVO↓[4]:Eu↑[3+]核心铕的摩尔掺杂浓度为1~8%,YVO↓[4]:Eu↑[3+]核心与YPO↓[4]外壳的摩尔比为1∶2~8∶1,该核壳结构的粒径为30~100纳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YVO4:Eu3+/YPO4核壳结构纳米荧光粉,其特征在于:该纳米荧光粉YVO4:Eu3+核心铕的摩尔掺杂浓度为1~8%,YVO4:Eu3+核心与YPO4外壳的摩尔比为1:2~8:1,该核壳结构的粒径为30~100纳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YVO4:Eu3+/YPO4核壳结构纳米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两步水热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水热法合成YVO4:Eu3+核心:将Y(NO3)3和Eu(NO3)3溶于去离子水中,控制Eu3+离子占总稀土离子的1~8%,稀土离子总摩尔浓度为0.04~0.4摩尔/升,再加入摩尔数与稀土离子总摩尔数相同的偏钒酸盐,将最终溶液倒入高压釜后,在150~250℃下水热处理4~120小时,填充度为75~95%。最后,冷却高压釜至室温,通过离心、清洗,得到YVO4:Eu3+纳米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洪良左佃太顾小云王正凯姚奎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