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姣姣专利>正文

一种圈椅式儿童两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477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圈椅式儿童两用车,包括圈椅,圈椅座板后端设有木活动插销,木活动插销前端为活动拉杆一端,圈椅前脚连接有前脚踏部件,前脚踏部件通过脚踏连杆连接脚踏转轮,圈椅前脚下方为下部前脚,圈椅前脚通过铰接方式与下部前脚连接,活动拉杆另一端连接下部后脚上拉档,中心有轴,通过轴来转动,下部前脚和下部后脚之间设有后脚拉档,下部前脚上设有下部转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牢固耐用、美观大方、舒适程度高及功能多变等特点。

A chair type vehicle for childre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hair type children's car, including the chair, chair back bas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wooden latch, wooden latch and front movable pull rod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front foot, forefoot chair parts, front foot pedal pedal connecting components connected through the runner, under the ring chair fro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front foot, forefoot chair the lower part of front through the hinge, the other end of the pull rod is connect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rear movable pull gear center shaft to rotate through shaft, rear pull gea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ront and rear lower lower, lower front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runn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firm and durable, beautiful appearance, high comfort degree and changeable fun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圈椅式儿童两用车
本技术涉及推车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圈椅式儿童两用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儿童推车,通常包括可折叠的推车车架、设于推车车架底部的轮组件、设于推车车架上用于将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现有技术中的结构会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材质大多为塑料与布结构,长时间使用宜出现安全问题;(2)、由于其材质的限制,一般使用两三年后得丢弃;(3)、功能单一:外出就餐不方便,一般餐饮店无宝宝座椅,即使有,手推车也占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牢固耐用、美观大方、舒适程度高及功能多变的圈椅式儿童两用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圈椅式儿童两用车,包括圈椅,圈椅座板后端设有木活动插销,木活动插销前端为活动拉杆一端,圈椅前脚连接有前脚踏部件,前脚踏部件通过脚踏连杆连接脚踏转轮,圈椅前脚下方为下部前脚,圈椅前脚通过铰接方式与下部前脚连接,活动拉杆另一端连接下部后脚上拉档,中心有轴,通过轴来转动,下部前脚和下部后脚之间设有后脚拉档,下部前脚上设有下部转轮。所述圈椅座板后端内设有木活动插销限位块。所述活动拉杆另一端与下部后脚铰接。所述圈椅前脚与下部前脚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圈椅前脚与下部前脚之间的间隙为1~6mm。所述前脚踏部件包括脚踏前柱,脚踏前柱与脚踏上拉档和脚踏下拉档连接,脚踏下拉档之间设有脚踏板。所述脚踏下拉档下方设有弧形加固条,弧形加固条连接脚踏连杆。所述圈椅上设有背板,打开后,下部后脚抵住背板。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1、本技术包括圈椅,圈椅座板后端设有木活动插销,木活动插销前端为活动拉杆一端,圈椅前脚连接有前脚踏部件,前脚踏部件通过脚踏连杆连接脚踏转轮,圈椅前脚下方为下部前脚,圈椅前脚通过铰接方式与下部前脚连接,活动拉杆另一端连接下部后脚上拉档,中心有轴,通过轴来转动,下部前脚和下部后脚之间设有后脚拉档,下部前脚上设有下部转轮,具有结构简单、牢固耐用、美观大方、舒适程度高及功能多变等特点。2、本技术中的圈椅座板后端内设有木活动插销限位块,防止木活动插销完全拔出,会遗漏。3、本技术中的活动拉杆另一端与下部后脚铰接,当手推车的手柄用,舒适度可调。4、本技术中的圈椅前脚与下部前脚之间的间隙为1~6mm,便于翻转打开,使用性能好。5、本技术中的前脚踏部件包括脚踏前柱,脚踏前柱与脚踏上拉档和脚踏下拉档连接,脚踏下拉档之间设有脚踏板,舒适度高。6、本技术中的脚踏下拉档下方设有弧形加固条,弧形加固条连接脚踏连杆,牢固程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圈椅式儿童两用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圈椅式儿童两用车的打开时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圈椅式儿童两用车的打开后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与名称如下:1圈椅2圈椅座板3木活动插销4活动拉杆5圈椅前脚6脚踏连杆7脚踏转轮8下部前脚9下部后脚10后脚拉档11下部转轮12脚踏前柱13脚踏上拉档14脚踏下拉档15弧形加固条16背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圈椅式儿童两用车,包括圈椅,圈椅座板后端设有木活动插销,木活动插销前端为活动拉杆一端,圈椅前脚连接有前脚踏部件,前脚踏部件通过脚踏连杆连接脚踏转轮,圈椅前脚下方为下部前脚,圈椅前脚通过铰接方式与下部前脚连接,活动拉杆另一端连接下部后脚上拉档,中心有轴,通过轴来转动,下部前脚和下部后脚之间设有后脚拉档,下部前脚上设有下部转轮。本实施例中的圈椅座板后端内设有木活动插销限位块;活动拉杆另一端与下部后脚铰接。本实施例中的圈椅前脚与下部前脚之间设有间隙;圈椅前脚与下部前脚之间的间隙为1~6mm。本实施例采用的间隙为2mm。本实施例中的前脚踏部件包括脚踏前柱,脚踏前柱与脚踏上拉档和脚踏下拉档连接,脚踏下拉档之间设有脚踏板;脚踏下拉档下方设有弧形加固条,弧形加固条连接脚踏连杆;圈椅上设有背板,打开后,下部后脚抵住背板。座椅变成推车时,后座木活动插销梢往上拔(不会全拔出);椅上部往前倾斜(上下两部分相接处有铜合页固定,有约2MM的间隙);转动活动拉杆往外;下部分整体往后倒,下部后脚顶到上部的背板,下部转轮着地,即完成。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技术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圈椅式儿童两用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圈椅式儿童两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圈椅,圈椅座板后端设有木活动插销,木活动插销前端为活动拉杆一端,圈椅前脚连接有前脚踏部件,前脚踏部件通过脚踏连杆连接脚踏转轮,圈椅前脚下方为下部前脚,圈椅前脚通过铰接方式与下部前脚连接,活动拉杆另一端连接下部后脚上拉档,中心有轴,通过轴来转动,下部前脚和下部后脚之间设有后脚拉档,下部前脚上设有下部转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圈椅式儿童两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圈椅,圈椅座板后端设有木活动插销,木活动插销前端为活动拉杆一端,圈椅前脚连接有前脚踏部件,前脚踏部件通过脚踏连杆连接脚踏转轮,圈椅前脚下方为下部前脚,圈椅前脚通过铰接方式与下部前脚连接,活动拉杆另一端连接下部后脚上拉档,中心有轴,通过轴来转动,下部前脚和下部后脚之间设有后脚拉档,下部前脚上设有下部转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圈椅式儿童两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圈椅座板后端内设有木活动插销限位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圈椅式儿童两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拉杆另一端与下部后脚铰接。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姣姣马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马姣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