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97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7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摩椅,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的座椅本体,所述的座椅本体通过转轴可整体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座椅本体包括座椅支架、与所述的座椅支架相连接的靠背支架以及与所述的靠背支架相连接的支腿支架,所述的靠背支架与所述的座椅支架通过所述的转轴可相对转动的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按摩椅实现零重力及座椅支架、靠背支架以及支腿支架之间的角度调节,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极大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

Massage chai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assage chair comprises a seat body, a base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of the seat body, the shaft is an integral rotation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seat body comprises a seat bracket seat bracket, and the legs of the bracket on the back backrest bracket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shaft seat bracket, the backrest and the through the rotatable relative set. The massage chair of the invention realizes zero gravity and the angle adjustment between the seat bracket, the backrest bracket and the leg support. The structure of the massage chair is simple, the use is convenient, and the comfort degree of the users is grea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摩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摩椅。
技术介绍
按摩椅通过对人体全身或局部的按摩,达到舒缓保健的目的。按摩椅作为椅子的一种,符合正确斜躺姿势原则,可以减轻脊椎所承受的重力压力,当用户向后依靠,让足部的水平线高于心脏时,身躯与腿部之间处于的钝角,此时重力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并保持脊椎骨S字形的曲线,即处于零重力状态。零重力状态可松弛脊椎骨,纾解紧绷的肌肉,同时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参照公开号为CN103584976B、CN203988890U以及CN103892986A的中国专利,均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零重力状态的按摩椅,其实现零重力的方式均为座椅本体的转动加滑动的结构,这种结构增加了滑轨,使按摩椅的结构更加复杂,同时也增加了按摩椅本身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摩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摩椅,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的座椅本体,所述的座椅本体通过转轴可整体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座椅本体包括座椅支架、与所述的座椅支架相连接的靠背支架以及与所述的靠背支架相连接的支腿支架,所述的靠背支架与所述的座椅支架通过所述的转轴可相对转动的设置。优选地,所述的按摩椅还包括驱动所述的座椅本体整体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的底座与所述的座椅本体之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第一电机、与所述的第一电机相传动连接的第一丝杆、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的第一丝杆上的第一滑块,所述的第一滑块与所述的座椅支架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按摩椅还包括驱动所述的靠背支架与所述的座椅支架相对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的座椅支架与所述的靠背支架之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与所述的第二电机相传动连接的第二丝杆、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的第二丝杆上的第二滑块,当所述的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座椅支架上时,所述的第二滑块与所述的靠背支架相连接,或者当所述的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支架上时,所述的第二滑块与所述的座椅支架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支腿支架与所述的座椅本体相对可转动的设置。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按摩椅还包括驱动所述的支腿支架与所述的座椅本体相对转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的支腿支架与所述的第三驱动机构相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与所述的第三电机相传动连接的第三丝杆、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的第三丝杆上的第三滑块,所述的支腿支架与所述的第三滑块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底座包括底支架、位于所述的底支架两侧的侧支架,所述的转轴分别设置在两侧所述的侧支架上。进一步优选地,两侧所述的侧支架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的座椅支架上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的导向柱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的导向孔内。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按摩椅实现零重力及座椅支架、靠背支架以及支腿支架之间的角度调节,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极大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实施例处于靠背支架竖直状态时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施例处于零重力状态时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施例处于靠背支架躺倒状态时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支腿支架未示出);附图5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支腿支架未示出);附图6为本实施例的侧视图(支腿支架未示出)。其中:1、底座;10、底支架;11、侧支架;110、导向孔;2、座椅本体;20、座椅支架;200、导向柱;21、靠背支架;22、支腿支架;30、第一电机;31、第一丝杆;32、第一滑块;40、第二电机;41、第二丝杆;42、第二滑块;50、第三电机;51、第三丝杆;52、第三滑块;6、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的一种按摩椅,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座椅本体2。具体的说:底座1包括底支架10、位于底支架10两侧的侧支架11,两侧的侧支架11上设置有转轴6,座椅本体2通过转轴6可整体转动的设置在底座1上,实现座椅本体2的零重力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座椅本体2包括座椅支架20、与座椅支架20相连接的靠背支架21以及与靠背支架21相连接的支腿支架22。其中:靠背支架21与座椅支架20可相对转动的设置,支腿支架22与座椅支架20相对可转动的设置,并且,靠背支架21与座椅支架20也通过转轴6实现相对的转动。即座椅本体2除了整体的转动调节外,座椅支架20、靠背支架21以及支腿支架22之间也可以独立的转动,实现角度的调节。按摩椅还包括驱动座椅本体2整体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靠背支架21与座椅支架20相对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驱动支腿支架22与座椅支架20相对转动的第三驱动机构。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均采用电机、丝杆以及滑块的组合,当然驱动机构采用其他结构也可。其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30、与第一电机30相传动连接的第一丝杆31、滑动的设置在第一丝杆31上的第一滑块32,第一电机30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滑块32与座椅支架20相连接,第一电机30可以通过涡轮蜗杆传动第一丝杆31转动,第一丝杆31通过螺旋转动使第一滑块32在第一丝杆31上直线运动,从而驱动座椅支架21带动整个座椅本体2以转轴6为转点进行转动,实现如图1、2、3所示各种状态的调整。由于通过第一丝杆31和第一滑块42的驱动方式,当第一电机30停止,座椅本体2的转动停止。同样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40、与第二电机40相传动连接的第二丝杆41、滑动的设置在第二丝杆41上的第二滑块42,第二驱动机构有两种连接方式:当第二电机40固定设置在座椅支架20上时,第二滑块42则与靠背支架21相连接,或者当第二电机40固定设置在靠背支架21上时,第二滑块42则与座椅支架20相连接,图示均以前一种连接方式为例。第二电机40可以通过涡轮蜗杆传动第二丝杆41转动,第二丝杆41通过螺旋转动使第二滑块42在第二丝杆41上直线运动,从而驱动靠背支架21相对座椅支架20以转轴6为转点进行转动,从而调节靠背支架21与座椅支架20之间的角度。同样的,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50、与第三电机50相传动连接的第三丝杆51、滑动的设置在第三丝杆51上的第三滑块52,支腿支架22与第三滑块52相连接。第三电机50可以通过涡轮蜗杆传动第三丝杆51转动,第三丝杆51通过螺旋转动使第三滑块52在第三丝杆51上直线运动,从而驱动支腿支架22相对座椅支架20进行转动,从而调节支腿支架22与座椅支架20之间的角度。本实施例可以通过一套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第三驱动机构,使座椅本体2、座椅支架20、靠背支架21以及支腿支架22同时或单独的调节。由于座椅支架20作为整个座椅本体2的只要受力部件,为了保证其稳定性,在两侧的侧支架11上开设有导向孔110,座椅支架20上设置有导向柱200,导向柱200滑动的设置在导向孔110内。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按摩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摩椅,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的底座(1)上的座椅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本体(2)通过转轴(6)可整体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的底座(1)上;所述的座椅本体(2)包括座椅支架(20)、与所述的座椅支架(20)相连接的靠背支架(21)以及与所述的靠背支架(21)相连接的支腿支架(22),所述的靠背支架(21)与所述的座椅支架(20)通过所述的转轴(6)可相对转动的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椅,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的底座(1)上的座椅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本体(2)通过转轴(6)可整体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的底座(1)上;所述的座椅本体(2)包括座椅支架(20)、与所述的座椅支架(20)相连接的靠背支架(21)以及与所述的靠背支架(21)相连接的支腿支架(22),所述的靠背支架(21)与所述的座椅支架(20)通过所述的转轴(6)可相对转动的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椅还包括驱动所述的座椅本体(2)整体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的底座(1)与所述的座椅本体(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座(1)上第一电机(30)、与所述的第一电机(30)相传动连接的第一丝杆(31)、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的第一丝杆(31)上的第一滑块(32),所述的第一滑块(32)与所述的座椅支架(20)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椅还包括驱动所述的靠背支架(21)与所述的座椅支架(20)相对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的座椅支架(20)与所述的靠背支架(2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40)、与所述的第二电机(40)相传动连接的第二丝杆(41)、滑动的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君之宏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