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缝骨上装有粘朴的服装涉及一种服装的车缝骨结构,它是在服装包括上衣、裤子、裙子的车缝骨内设有粘朴,其特征是在服装两裁片其中一片的车缝止口位设置一沿缝合线长度方向的粘朴,并将裁片止口位连同粘朴沿粘朴内边线向外弯折形成一U型折口,另一片裁片止口位沿缝合线向内弯折也形成一U型折口,两U型折口相扣、重叠,经车缝、熨烫后形成带有粘朴的车缝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于某些比较软、滑、卷的面料,能更好地稳定缝合位尺寸,以及车缝因粘朴略显强硬,使车缝顺畅无阻,外表也会因此而显得平整且无容缩,特别是对有收腰的款式,更能有效地衬托出形体美。(*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技术介绍
本技术一种缝骨上装有粘朴的服装涉及一种服装的车缝骨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粘朴的车缝骨,它属于服装领域。现有技术现有的服装比如上衣其缝合部位,即车缝骨主要由膊位车缝骨、夹位车缝骨以及侧位车缝骨组成,而裤子或裙子其缝合部位、即车缝骨主要由裤头车缝骨、脾骨车缝骨、内浪车缝骨组成,常用的服装车缝骨通常有将两裁片沿缝合位缝合,然后将缝合边向内弯折后烫平,此种缝骨当布料较薄时容易出现沿针线方向的收缩,而且在烫平中易出现压痕,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缝骨上装有粘朴的服装,该种服装车缝骨不仅具有控制服装尺寸变形的作用,而且提高了服装外表美观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它是在服装包括上衣、裤子、裙子的车缝骨内设有粘朴,其特征是在服装两裁片其中一片的车缝止口位设置一沿缝合线长度方向的粘朴,并将裁片止口位连同粘朴沿粘朴内边线向外弯折形成一U型折口,另一片裁片止口位沿缝合线向内弯折也形成一U型折口,两U型折口相扣、重叠,经车缝、熨烫后形成带有粘朴的车缝骨。本技术所述的粘朴为服装行业专业称语,日常中也称作粘合衬带。本技术所述的粘朴通过压烫热熔与裁片车缝止口位内表面紧密贴合。本技术所述的粘朴通过压烫热熔与裁片车缝止口位外表面紧密贴合。本技术所述的止口位是指裁片车缝处缝合线至裁片边缘的位置。本技术所述的粘朴内边线与缝合线位置重合。本技术所述的粘朴其宽度与裁片止口位宽度相同。本技术也可在服装两裁片每一片的车缝止口位设置一沿缝合线长度方向的粘朴,并将其中一裁片止口位连同粘朴沿粘朴内边线向外弯折形成一U型折口,另一片裁片止口位连同粘朴沿粘朴内边线向内弯折也形成一U型折口,两U型折口相扣、重叠,经车缝、熨烫后形成带有粘朴的车缝骨。本技术是在服装两裁片其中底裁片的车缝止口位设置一沿缝合线长度方向的粘朴,并将裁片止口位连同粘朴沿粘朴内边线向外弯折形成一U型折口,外裁片止口位沿缝合线向内弯折也形成一U型折口,两U型折口相扣、重叠,经车缝、熨烫后形成带有粘朴的车缝骨。本技术所述的车缝骨其制作方法如下,首先在将粘朴通过压烫热熔贴合在底裁片止口位的内表面上,经压烫热熔后粘朴与底裁片内表面紧密贴合,然后将外裁片止口位与底裁片止口位搭接后沿底裁片缝合线位置缝合将底裁片与外裁片连接,将底裁片止口位连同外裁片沿粘朴内边线向外弯折,压平,再次沿外裁片缝合线位置缝合将底裁片与外裁片连接,最后将外裁片弯折后压烫,使粘朴同时与外裁片内表面贴合,再次沿底裁片缝合线位置缝合,使底裁片与外裁片连接并将粘朴包住,不至外露。本技术粘朴不仅能恰到好处地控制每一缝合位的尺寸,而且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使服装穿起来能突出形体美与舒适。本技术对于某些比较软、滑、卷的面料,能更好地稳定缝合位尺寸,以及车缝因粘朴略显强硬,使车缝顺畅无阻,外表也会因此而显得平整且无容缩,特别是对有收腰的款式,更能有效地衬托出形体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车缝骨正面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车缝骨反面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A-A剖视图。附图4、附图5、附图6为本技术制作过程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为上衣膊位处,即袖子与上衣袖口处的车缝骨,从外表面看,可以看到一条缝合线a和一条折线b,从反面看,可以看到缝合线a和其它两条c和d缝合线,以及折线e。如附图3所示,沿附图1A-A剖开,可以看到本技术上衣两裁片前片1和左袖裁片2缝合后的车缝骨结构,其中底裁片(左袖裁片)的车缝止口位的内表面通过压烫热熔设置一沿缝合线长度方向的粘朴3,左袖裁片止口位沿粘朴内边线将向外弯折形成一U型折口,外裁片(前片)止口位沿缝合线位置向内弯折也形成一U型折口,两U型折口相扣、重叠,经车缝、压烫后形成带有粘朴的车缝骨,其中粘朴经压烫后与底裁片(左袖裁片)及外裁片(前片)紧密贴合。如附图4、附图5和附图6所示本技术上衣两裁片前片1和左袖裁片2之间的车缝骨是经以下方法加工而成,首先在将粘朴3通过压烫热熔贴合在左袖裁片2止口位的内表面上,经压烫热熔后粘朴与底裁片(左袖裁片)内表面紧密贴合,然后将外裁片(前片)1止口位与底裁片(左袖裁片)2止口位搭接后沿底裁片(左袖裁片)缝合线c位置缝合将左袖裁片与前片连接(如图5),将底裁片止口位连同外裁片沿粘朴内边线(缝合线c位置)向外弯折,压平(如图6),再次沿外裁片缝合线d位置缝合将底裁片与外裁片连接,最后将外裁片1弯折后压烫,使粘朴同时与外裁片内表面贴合形成图3所示结构,再次沿底裁片缝合线a位置缝合,使底裁片与外裁片连接并将粘朴包住,不至外露。如图7所示本技术也可在服装两裁片每一片的车缝止口位设置一沿缝合线长度方向的粘朴3,并将其中一裁片4止口位连同粘朴沿粘朴内边线向外弯折形成一U型折口,另一片裁片5止口位连同粘朴沿粘朴内边线向内弯折也形成一U型折口,两U型折口相扣、重叠,经车缝、熨烫后形成带有粘朴的车缝骨。权利要求1.一种缝骨上装有粘朴的服装,它是在服装包括上衣、裤子、裙子的车缝骨内设有粘朴,其特征是在服装两裁片其中一片的车缝骨止口位设置一沿缝合线长度方向的粘朴,并将裁片止口位连同粘朴沿粘朴内边线向外弯折形成一U型折口,另一片裁片止口位沿缝合线向内弯折也形成一U型折口,两裁片U型折口相扣、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骨上装有粘朴的服装,其特征是所述的两裁片其中一片的车缝骨止口位内表面设置一沿缝合线长度方向的粘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骨上装有粘朴的服装,其特征是所述的两裁片其中一片的车缝骨止口位外表面设置一沿缝合线长度方向的粘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骨上装有粘朴的服装,其特征是所述的两裁片其中一片的车缝骨止口位内、外表面均设置一沿缝合线长度方向的粘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骨上装有粘朴的服装,其特征是所述的粘朴通过压烫热熔与裁片止口位内表面紧密贴合。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骨上装有粘朴的服装,其特征是所述的止口位是指裁片车缝处缝合线至边缘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骨上装有粘朴的服装,其特征是所述的粘朴其宽度与裁片止口位宽度相同。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骨上装有粘朴的服装,其特征是在服装两裁片其中底裁片的车缝止口位设置一沿缝合线长度方向的粘朴,并将底裁片止口位连同粘朴沿粘朴内边线将向外弯折形成一U型折口,外裁片止口位沿缝合线向内弯折也形成一U型折口,两U型折口相扣、重叠。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骨上装有粘朴的服装,其特征是在服装两裁片其中一片的车缝骨止口位设置一沿缝合线长度方向的粘朴,并将其止口位连同粘朴沿粘朴内边线向外弯折形成一U型折口,另一裁片的车缝骨止口位也设置一沿缝合线长度方向的粘朴,将其止口位连同粘朴沿粘朴内边线向外弯折形成一U型折口,两裁片U型折口相扣、重叠。专利摘要本技术本技术一种缝骨上装有粘朴的服装涉及一种服装的车缝骨结构,它是在服装包括上衣、裤子、裙子的车缝骨内设有粘朴,其特征是在服装两裁片其中一片的车缝止口位设置一沿缝合线长度方向的粘朴,并将裁片止口位连同粘朴沿粘朴内边线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骨上装有粘朴的服装,它是在服装包括上衣、裤子、裙子的车缝骨内设有粘朴,其特征是在服装两裁片其中一片的车缝骨止口位设置一沿缝合线长度方向的粘朴,并将裁片止口位连同粘朴沿粘朴内边线向外弯折形成一U型折口,另一片裁片止口位沿缝合线向内弯折也形成一U型折口,两裁片U型折口相扣、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少仪,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潭洲振裕纺织染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