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语文课本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80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7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课本夹,尤其涉及一种语文课本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缓解学生劳累程度的语文课本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语文课本夹,包括有托架、第一滑块、前滑轨、凸起、第二滑块、第一备用透明弹力带、第三滑块、第四滑块、后滑轨、第五滑块等;托架顶部前端焊接连接有前滑轨,前滑轨内从左到右依次滑动式设置有第八滑块、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托架顶部后端焊接连接有后滑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可缓解学生劳累程度的效果,由于第二透明弹力带和第一透明弹力带为透明材质,所以不会影响学生正常地阅读。

A Chinese textbook cli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extbook clip, in particular to a Chinese textbook clip. The techn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Chinese textbook clip for relieving the tiredness of the students. In order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hinese textbook clip, comprises a bracket, a first slider, slide, projection, second front slider, the first spare transparent elastic band, third block, fourth block, fifth block after slide, etc.; the top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welding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slide to the right from the left front slide are provided with eighth sliding type slider, slider, slider second first and third slider bracket at the top is welded through a slide. The utility model achieves the effect of relieving the fatigue degree of students, because the second transparent elastic belt and the first transparent elastic belt are transparent materials, so the normal reading of the students can not be aff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语文课本夹
本技术涉及一种课本夹,尤其涉及一种语文课本夹。
技术介绍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目前,书本仍是最主要的学习工具,人们通过阅读书本上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知识。但是,在看书过程中,书本容易自动闭合,尤其对于新书,很难将其固定,给学生在学习中带来极大的不便。现有的固定书本的方法一种是用手扶住书本才能将书本一直保持在展开状态,一旦双手离开书本,书本便会自动闭合,虽然在阅读时可以使用,但在写作业时,如果一手压住书本,另一手写字,这样不仅不方便,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种方法是通过重物压住课本,以便于在写作业时无需另外用手压住书本即可看清书本上的内容,这样虽然可以保持书本展开状态,但是容易压住课文部分内容,从而影响使用效果。如今,语文课的阅读量大,上课任务重,经常需要研读课文,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学生需要一直压住课本,尤其在抄写课文或做作业时,更需要长时间压住课本,增加了学生的劳累程度,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可缓解学生劳累程度的语文课本夹。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如今,语文课的阅读量大,上课任务重,经常需要研读课文,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学生需要一直压住课本,尤其在抄写课文或做作业时,更需要长时间压住课本,增加了学生的劳累程度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缓解学生劳累程度的语文课本夹。(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语文课本夹,包括有托架、第一滑块、前滑轨、凸起、第二滑块、第一备用透明弹力带、第三滑块、第四滑块、后滑轨、第五滑块、第一透明弹力带、第六滑块、第七滑块、第二透明弹力带、第二备用透明弹力带和第八滑块,托架顶部前端焊接连接有前滑轨,前滑轨内从左到右依次滑动式设置有第八滑块、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托架顶部后端焊接连接有后滑轨,后滑轨内从左到右依次滑动式设置有第七滑块、第六滑块、第五滑块和第四滑块,第八滑块、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第七滑块、第六滑块、第五滑块和第四滑块上均焊接连接有凸起,第八滑块顶部与第七滑块顶部之间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备用透明弹力带,第一滑块顶部与第六滑块顶部之间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透明弹力带,第二滑块顶部与第五滑块顶部之间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透明弹力带,第三滑块顶部与第四滑块顶部之间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备用透明弹力带,托架顶部中间开有定位槽。优选地,托架左右两侧壁上部中间对称式开有上凹槽,托架左右两侧壁下部中间对称式开有下凹槽,上凹槽和下凹槽的凹面为弧面。优选地,托架内开有通孔,通孔贯穿托架的前侧壁和后侧壁,通孔的形状为圆柱形。优选地,定位槽外侧倒有圆角。优选地,托架顶部刻有防滑纹。优选地,托架的材质为轻质材质。工作原理:当学生在上语文课,或者在写作业,需要将课本固定在某一页面时,将课本的胶合处放置在定位槽内,然后将两边的课本向外翻开,并且用手将第二透明弹力带的中部向上拉开,使得左边的课本夹在第二透明弹力带和托架之间,松开第二透明弹力带后,同理将使得右边的课本夹在第一透明弹力带和托架之间,第二透明弹力带和第一透明弹力带将课本紧紧夹住,并且由于第二透明弹力带和第一透明弹力带为透明材质,所以不会影响学生正常地阅读,同时学生可以不用时刻压住课本,可降低学生劳累的程度。另外,由于设置了第一备用透明弹力带和第二备用透明弹力带,所以当第一透明弹力带或第二透明弹力带损坏时,可以备用,增强装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因为托架左右两侧壁上部中间对称式开有上凹槽,托架左右两侧壁下部中间对称式开有下凹槽,上凹槽和下凹槽的凹面为弧面,所以可以方便学生拿放托架。因为托架内开有通孔,通孔贯穿托架的前侧壁和后侧壁,通孔的形状为圆柱形,所以可以减轻托架的重量,使得拿放更为便捷省力。(3)有益效果本技术达到了可缓解学生劳累程度的效果,由于第二透明弹力带和第一透明弹力带为透明材质,所以不会影响学生正常地阅读,同时学生可以不用时刻压住课本,可降低学生劳累的程度,并且设置了备用弹力带,增强了装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种立体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托架,2-第一滑块,3-前滑轨,4-定位槽,5-凸起,6-第二滑块,7-第一备用透明弹力带,8-第三滑块,9-第四滑块,10-后滑轨,11-第五滑块,12-第一透明弹力带,13-第六滑块,14-第七滑块,15-第二透明弹力带,16-第二备用透明弹力带,17-第八滑块,18-上凹槽,19-下凹槽,20-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语文课本夹,如图1-3所示,包括有托架1、第一滑块2、前滑轨3、凸起5、第二滑块6、第一备用透明弹力带7、第三滑块8、第四滑块9、后滑轨10、第五滑块11、第一透明弹力带12、第六滑块13、第七滑块14、第二透明弹力带15、第二备用透明弹力带16和第八滑块17,托架1顶部前端焊接连接有前滑轨3,前滑轨3内从左到右依次滑动式设置有第八滑块17、第一滑块2、第二滑块6和第三滑块8,托架1顶部后端焊接连接有后滑轨10,后滑轨10内从左到右依次滑动式设置有第七滑块14、第六滑块13、第五滑块11和第四滑块9,第八滑块17、第一滑块2、第二滑块6、第三滑块8、第七滑块14、第六滑块13、第五滑块11和第四滑块9上均焊接连接有凸起5,第八滑块17顶部与第七滑块14顶部之间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备用透明弹力带16,第一滑块2顶部与第六滑块13顶部之间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透明弹力带15,第二滑块6顶部与第五滑块11顶部之间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透明弹力带12,第三滑块8顶部与第四滑块9顶部之间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备用透明弹力带7,托架1顶部中间开有定位槽4。托架1左右两侧壁上部中间对称式开有上凹槽18,托架1左右两侧壁下部中间对称式开有下凹槽19,上凹槽18和下凹槽19的凹面为弧面。托架1内开有通孔20,通孔20贯穿托架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通孔20的形状为圆柱形。定位槽4外侧倒有圆角。托架1顶部刻有防滑纹。托架1的材质为轻质材质。工作原理:当学生在上语文课,或者在写作业,需要将课本固定在某一页面时,将课本的胶合处放置在定位槽4内,然后将两边的课本向外翻开,并且用手将第二透明弹力带15的中部向上拉开,使得左边的课本夹在第二透明弹力带15和托架1之间,松开第二透明弹力带15后,同理将使得右边的课本夹在第一透明弹力带12和托架1之间,第二透明弹力带15和第一透明弹力带12将课本紧紧夹住,并且由于第二透明弹力带15和第一透明弹力带12为透明材质,所以不会影响学生正常地阅读,同时学生可以不用时刻压住课本,可降低学生劳累的程度。另外,由于设置了第一备用透明弹力带7和第二备用透明弹力带16,所以当第一透明弹力带12或第二透明弹力带15损坏时,可以备用,增强装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因为托架1左右两侧壁上部中间对称式开有上凹槽18,托架1左右两侧壁下部中间对称式开有下凹槽19,上凹槽18和下凹槽19的凹面为弧面,所以可以方便学生拿放托架1。因为托架1内开有通孔20,通孔20贯穿托架1的前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语文课本夹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语文课本夹,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托架(1)、第一滑块(2)、前滑轨(3)、凸起(5)、第二滑块(6)、第一备用透明弹力带(7)、第三滑块(8)、第四滑块(9)、后滑轨(10)、第五滑块(11)、第一透明弹力带(12)、第六滑块(13)、第七滑块(14)、第二透明弹力带(15)、第二备用透明弹力带(16)和第八滑块(17),托架(1)顶部前端焊接连接有前滑轨(3),前滑轨(3)内从左到右依次滑动式设置有第八滑块(17)、第一滑块(2)、第二滑块(6)和第三滑块(8),托架(1)顶部后端焊接连接有后滑轨(10),后滑轨(10)内从左到右依次滑动式设置有第七滑块(14)、第六滑块(13)、第五滑块(11)和第四滑块(9),第八滑块(17)、第一滑块(2)、第二滑块(6)、第三滑块(8)、第七滑块(14)、第六滑块(13)、第五滑块(11)和第四滑块(9)上均焊接连接有凸起(5),第八滑块(17)顶部与第七滑块(14)顶部之间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备用透明弹力带(16),第一滑块(2)顶部与第六滑块(13)顶部之间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透明弹力带(15),第二滑块(6)顶部与第五滑块(11)顶部之间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透明弹力带(12),第三滑块(8)顶部与第四滑块(9)顶部之间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备用透明弹力带(7),托架(1)顶部中间开有定位槽(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语文课本夹,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托架(1)、第一滑块(2)、前滑轨(3)、凸起(5)、第二滑块(6)、第一备用透明弹力带(7)、第三滑块(8)、第四滑块(9)、后滑轨(10)、第五滑块(11)、第一透明弹力带(12)、第六滑块(13)、第七滑块(14)、第二透明弹力带(15)、第二备用透明弹力带(16)和第八滑块(17),托架(1)顶部前端焊接连接有前滑轨(3),前滑轨(3)内从左到右依次滑动式设置有第八滑块(17)、第一滑块(2)、第二滑块(6)和第三滑块(8),托架(1)顶部后端焊接连接有后滑轨(10),后滑轨(10)内从左到右依次滑动式设置有第七滑块(14)、第六滑块(13)、第五滑块(11)和第四滑块(9),第八滑块(17)、第一滑块(2)、第二滑块(6)、第三滑块(8)、第七滑块(14)、第六滑块(13)、第五滑块(11)和第四滑块(9)上均焊接连接有凸起(5),第八滑块(17)顶部与第七滑块(14)顶部之间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备用透明弹力带(16),第一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津玉
申请(专利权)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