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体硅组件导线拉力试验的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64346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5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晶体硅组件导线拉力试验的测试装置,包括预定重量的重物和与所述重物固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被测试组件的导线连接。所述晶体硅组件导线拉力试验的测试装置,通过使用预定重量的重物并通过连接件连接重物和组件的测试端连接,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不破坏组件原有结构,试验完成后组件无需范工,直接进行降级使用即可。

Testing device for tension test of crystal silicon component wi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for testing the crystalline silicon module wire tension test, including weight and weight and the weight of the fixed connection piece, wherein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test component of the wire connection. The test device of crystalline silicon module wire tension test, and the weights are connected by a connecting part and component testing end connected by using a predetermined weight weight, simple structure, simpl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does not destroy the original structure components,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test assembly without fan, can be used direc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体硅组件导线拉力试验的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多晶硅组件测试
,特别是涉及一种晶体硅组件导线拉力试验的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光伏产业技术的不断成熟,光伏电池的光电效率快速提升,从而使得制造成本快速下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已逐步占据着光伏产业的主导地位。而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中,制约其应用推广的因素有两个: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而对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的测试中有一项是测试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导线拉力测试,一般使用UL1703测试标准。导线拉力试验其中一部分目的是模拟对组件非常规搬运,比如直接使用导线将组件提起搬运,此过程与组件导线可承受拉力值息息相关,为保证人员、组件的安全性能,此试验必不可少。在现有的UL1703测试标准的导线拉力部分,只是提供了测试要求,并没有具体指定的测试方法。针对导线拉力试验,很多实验室测试方法也各不相同,有些使用导线将重物捆绑,或者破坏原有的组件导线,进行相关试验,试验操作很是不方便,不够专业化。而在现有的UL-2012拉力试验中,未指定测试方法,各实验室测试方法不统一,有些试验测试过程甚至相当复杂,还可能造成重物脱落对人员造成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晶体硅组件导线拉力试验的测试装置,方便安装,保证试验过程简易化,测试方法安全,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晶体硅组件导线拉力试验的测试装置,包括预定重量的重物和与所述重物固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被测试组件的导线连接。其中,所述预定重量的重物为89N~100N的重物。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重物上部的正极连接器和设置在所述重物下部的负极连接器,所述正极连接器用于与所述被测试组件的负极连接,所述负极连接器用于与所述被测试组件的正极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件为MC4连接器。其中,所述重物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重物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中心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石晶体硅组件导线拉力试验的测试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石晶体硅组件导线拉力试验的测试装置,包括预定重量的重物和与所述重物固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被测试组件的导线连接。所述晶体硅组件导线拉力试验的测试装置,通过使用预定重量的重物并通过连接件连接重物和组件的测试端连接,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不破坏组件原有结构,试验完成后组件无需范工,直接进行降级使用即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晶体硅组件导线拉力试验的测试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晶体硅组件导线拉力试验的测试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晶体硅组件导线拉力试验的测试装置,包括预定重量为89N的重物10和与所述重物10固接的连接件20,所述连接件20的另一端与被测试组件的导线连接。需要指出的是,UL1703-2012标准测试要求中,光伏组件导线任意方向需能够承受89N重物10悬挂一分钟,因此一般选用预定重量为89N的重物10即可,如果公司生产的产品质量要超越同行产品,那么就需要使用更加严格的测试标准,如在公司内部的测试标准为大于89N,如使用90N,100N等。这样设计、生产出的产品的质量一定能够满足标准测试的需求,避免出现不合格的产品的产生。当然,如果公司自定的标准过高,生产成本会大幅增加。因此,重物10的预定重量一般为89N~100N。当然,如果有其它的检验标准,用户可以更换为合适的重量的重物10即可,本技术对重物10的重量不做具体限定。由于在对组件导线进行正负端测试时,由于组件的导线的正极和负极接线端结构不同,如果使用单一的连接件20,在测试时与组件的正极或负极的连接较为麻烦,为方便连接,简化操作,所述连接件20包括设置在所述重物10上部的正极连接器21和设置在所述重物10下部的负极连接器22,所述正极连接器21用于与所述被测试组件的负极连接,所述负极连接器22用于与所述被测试组件的正极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MC4连接器。使用MC4连接器,当进行组件导线正极测试时,将组件端正极直接连接到的MC4负极连接器22进行测试;当需进行组件导线负极测试时,将组件负极直接连接到MC4正极连接器21进行测试,操作极为简单方便。同时,由于目前的光伏组件连接器均采用MC4连接器,使用MC4连接器,可以保证各个厂家生产的组件相互连接,具有通用性。当然,连接件20还可以为其它的连接件20,如仿照MC4的连接器等,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对所述重物10的形状、体积不作具体限定,对所述连接件20的结构以及与重物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下定。由于在不同的地区对产品的要求不同,指定的合格的标准不同,因此为使用其它的标准测试组件,所述重物10与所述连接件20可拆卸连接。在本技术中,由于组件与导线的连接处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大于导线可承受的最大拉力,否则,是不可能测试出导线的最大承受拉力,而且这样的测试也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测试过程中,如果不合格,导线断开,但是剩余的导线还是与组件完好连接,组件还可以正常使用,无需返工,只需将组件进行降级使用即可,同时由于使用标准的重物10进行测试,使得试验更加的专业化。另一方便,由于连接件20与组件的连接结构简单,即使没有通过测试,重物10也是竖直下落,不会发生其他方向的运动,不会醉操作员造成伤害。在本技术中,正极连接器21和负极连接器22既可以设置在重物10的同侧也可以设置在异侧,为避免对连接器造成损坏,将二者设置在同侧,或者是在需要对组件的不同极性的接线端测试式,更换连接器的类型即可。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晶体硅组件导线拉力试验的测试装置,通过使用预定重量的重物并通过连接件连接重物和组件的测试端连接,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不破坏组件原有结构,试验完成后组件无需范工,直接进行降级使用即可。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晶体硅组件导线拉力试验的测试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晶体硅组件导线拉力试验的测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晶体硅组件导线拉力试验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定重量的重物和与所述重物固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被测试组件的导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体硅组件导线拉力试验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定重量的重物和与所述重物固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被测试组件的导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晶体硅组件导线拉力试验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重量的重物为89N~100N的重物。3.如权利要求2所述晶体硅组件导线拉力试验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重物上部的正极连接器和设置在所述重物下部的负极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锋戴健李树刚袁滨李一君祝昊婷金浩
申请(专利权)人: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