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功耗高可靠性水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411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5 02:43
一种超低功耗高可靠性水表,它包括单片机模块、电源模块、干簧管脉冲模块、光电直读模块和阀门控制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为单片机模块提供电源,MBUS通信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传输计量流量值,同时MBUS通信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提供VBUS电源;干簧管脉冲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提供脉冲驱动信号并采集脉冲计量数据,同时干簧管脉冲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驱动电源供电;光电直读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采集光电计量数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种计量方式,在单一计量方式造成误差较大时,可以快速识别,同时可保证其中一种计量方式故障或人为破坏时,还能够继续计量,减小故障无法计量时造成的经济损失。

An ultra low power and high reliability water meter

An ultra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high reliability of the water meter, which comprises a single chip module, power module, reed pulse module, optical emission module and valve control module, microcontroller module power supply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for single-chip module, MBUS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the microcontroller module connection, transmission flow measurement value, and MBUS communication module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module, the VBUS power supply; reed pulse module connected with the chip module provides a pulse drive signal and pulse measurement and data acquisition, reed pulse module and the power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power supply; photoelectric direct reading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icrocontroller module, acquisition of photoelectric measuring data;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wo kinds of measurement methods the error caused by the larger, in a single measurement method, can quickly identify, at the same time ensuring one measurement When the fault or man-made damage, it can continue to measure, reduce the economic loss caused by the fault can not be measu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功耗高可靠性水表
本技术属于水表
,具体是一种超低功耗高可靠性的水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水表市场大多采用IC卡预付费式、双干簧管脉冲计量、超声波式、光电直读远传式等主流产品来计量,预付费式水表解决了计量缴费的问题,但并无法解决抄读方便、精度等问题;脉冲计量水表无法实时抄读,精度较差;超声波式水表精度虽高,但无法可靠的防止用户窃水,计量方式单一;光电直读远传式水表虽无电池、解决了电源问题,但存在精度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国内很多厂家已自行研发各种新型水表以适应目前市场应用,但大都在集抄和精度方面有较好的手段解决的。在可靠性及功耗方面一直处于落后的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
技术介绍
问题,提出了一种超低功耗高可靠性的水表解决方案。采用干簧管脉冲计量方式与光电直读计量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系统单一计量方式造成的故障无法及时处理造成系统瘫痪,需要上门维护的问题。同时提高计量精度、降低功耗、提高可靠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低功耗高可靠性水表,它包括单片机模块、电源模块、干簧管脉冲模块、脉冲上电模块、光电直读模块和阀门控制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为单片机模块提供电源,MBUS通信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传输计量流量值,同时MBUS通信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提供VBUS电源;干簧管脉冲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提供脉冲驱动信号并采集脉冲计量数据,同时干簧管脉冲模块与脉冲上电模块连接,脉冲上电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驱动VBAT电源供电;光电直读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采集光电计量数据;单片机模块的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阀门控制模块相连,控制水表阀门的启闭。本技术的干簧管脉冲模块包括电阻R7、R8、R19、R20、R21、R22,三极管Q6、Q7,二极管D4、D5和干簧管H1、H2,所述的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干簧管H1的一端和脉冲上电模块,干簧管H1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21,R21的另一端接VGG,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串接电阻R8之后接地,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7之后接电源VCC,三极管Q7的集电极和电阻R7的连接点作为干簧管H1的脉冲信号输出端Pulse1与单片机模块的对应信号采集端相连;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干簧管H2的一端和脉冲上电模块,干簧管H2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22,R22的另一端接VGG,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串接电阻R20之后接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19之后接电源VCC,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电阻R19的连接点作为干簧管H2的脉冲信号输出端Pulse2与单片机模块的对应信号采集端相连;前述VGG端连接二极管D4和D5的负极,二极管D4和D5的正极分别连接电源VBAT和电源VBUS,任一干簧管闭合时,VGG提供驱动电压导通Q6或Q7。本技术的电源模块包括VBAT电源、VBUS电源、电容C1、C2、电阻R13-R18、三极管Q3、Q4以及二极管D1-D3;所述的VBAT电源即电池,并接滤波电容C1、C2,VBAT电源的正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3的基极接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3的负极,电阻R16与二极管D3负极的连接点串联电阻R15之后接地,二极管D3的正极接二极管D1的正极以及VBUS电源,VBUS电源通过MBUS通信模块从MBUS总线取电,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作为供电信号输出端即电源VCC,三极管Q4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并联电阻R17,三极管Q4的基极串接电阻R18之后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5的基极接脉冲上电模块。本技术的脉冲上电模块包括电阻R9-R14,三极管Q5,电阻R9和R11的一端分别串接电容C3、C4之后接电阻R10、R12的一端,R10和R1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9和R11的另一端并接,并且与电阻R14的一端相连,电阻R14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13之后接地,电阻R13与电阻R14的连接点作为电源控制信号P_CTRL接单片机模块的电源控制信号端,电阻R14、R9和R11的连接点作为另一端作为脉冲上电模块的供电信号输出端接三极管Q5的基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两种计量方式,在单一计量方式造成误差较大时,可以快速识别,同时可保证其中一种计量方式故障或人为破坏时,还能够继续计量,减小故障无法计量时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技术优先使用MBUS总线供电,MBUS总线断开时,系统处于零功耗,有脉冲产生干簧管传感器闭合可通过电池自动为系统供电计量;MBUS总线工作正常时,系统处于休眠状态,干簧管闭合脉冲产生唤醒单片机计量,或有MBUS通信时唤醒读取当前流量。本技术有强磁干扰时可自动关闭阀门防止窃水,强磁干扰解除自动开阀,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电源切换与脉冲驱动采集电路。图2是系统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所示,一种超低功耗高可靠性水表,它包括单片机模块、电源模块、干簧管脉冲模块、脉冲上电模块、光电直读模块和阀门控制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为单片机模块提供电源,MBUS通信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传输计量流量值,同时MBUS通信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提供VBUS电源;干簧管脉冲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提供脉冲驱动信号并采集脉冲计量数据,同时干簧管脉冲模块与脉冲上电模块连接,脉冲上电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驱动VBAT电源供电;光电直读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采集光电计量数据;单片机模块的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阀门控制模块相连,控制水表阀门的启闭。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干簧管脉冲模块包括电阻R7、R8、R19、R20、R21、R22,三极管Q6、Q7,二极管D4、D5和干簧管H1、H2,所述的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干簧管H1的一端和脉冲上电模块,干簧管H1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21,R21的另一端接VGG,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串接电阻R8之后接地,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7之后接电源VCC,三极管Q7的集电极和电阻R7的连接点作为干簧管H1的脉冲信号输出端Pulse1与单片机模块的对应信号采集端相连;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干簧管H2的一端和脉冲上电模块,干簧管H2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22,R22的另一端接VGG,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串接电阻R20之后接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19之后接电源VCC,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电阻R19的连接点作为干簧管H2的脉冲信号输出端Pulse2与单片机模块的对应信号采集端相连;前述VGG端连接二极管D4和D5的负极,二极管D4和D5的正极分别连接电源VBAT和电源VBUS,任一干簧管闭合时,VGG提供驱动电压导通Q6或Q7。本技术的电源模块包括VBAT电源、VBUS电源、电容C1、C2、电阻R13-R18、三极管Q3、Q4以及二极管D1-D3;所述的VBAT电源即电池,并接滤波电容C1、C2,VBAT电源的正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3的基极接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3的负极,电阻R16与二极管D3负极的连接点串联电阻R15之后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低功耗高可靠性水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低功耗高可靠性水表,其特征是它包括单片机模块、电源模块、干簧管脉冲模块、脉冲上电模块、光电直读模块、MBUS通信模块和阀门控制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为单片机模块提供电源,MBUS通信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传输计量流量值,同时MBUS通信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提供VBUS电源;干簧管脉冲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提供脉冲驱动信号并采集脉冲计量数据,同时干簧管脉冲模块与脉冲上电模块连接,脉冲上电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驱动VBAT电源供电;光电直读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采集光电计量数据;单片机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阀门控制模块相连,控制水表阀门的启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功耗高可靠性水表,其特征是它包括单片机模块、电源模块、干簧管脉冲模块、脉冲上电模块、光电直读模块、MBUS通信模块和阀门控制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为单片机模块提供电源,MBUS通信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传输计量流量值,同时MBUS通信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提供VBUS电源;干簧管脉冲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提供脉冲驱动信号并采集脉冲计量数据,同时干簧管脉冲模块与脉冲上电模块连接,脉冲上电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驱动VBAT电源供电;光电直读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连接,采集光电计量数据;单片机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阀门控制模块相连,控制水表阀门的启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功耗高可靠性水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簧管脉冲模块包括电阻R7、R8、R19、R20、R21、R22,三极管Q6、Q7,二极管D4、D5和干簧管H1、H2,所述的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干簧管H1的一端和脉冲上电模块,干簧管H1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21,R21的另一端接VGG,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串接电阻R8之后接地,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7之后接电源VCC,三极管Q7的集电极和电阻R7的连接点作为干簧管H1的脉冲信号输出端Pulse1与单片机模块的对应信号采集端相连;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干簧管H2的一端和脉冲上电模块,干簧管H2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22,R22的另一端接VGG,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串接电阻R20之后接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19之后接电源VCC,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电阻R19的连接点作为干簧管H2的脉冲信号输出端Pulse2与单片机模块的对应信号采集端相连;前述VGG端连接二极管D4和D5的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尚德薛军陆寒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