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毒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355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5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病毒过滤器,包括位于出风口处的外部结构,还包括通过密封结构与外部结构密封连接的支撑框架和平行设置在支撑框架内部的多层滤材结构;多层滤材结构包括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支撑框架包括进风口支撑架,进风口支撑架内部垂直于其内表面设置至少一组多层滤材支撑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于过滤病毒来说,具有效率更好,透气性更好的效果。对于病毒来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达到低于千分之一的穿透率,有效满足保护人体健康的目的。如果把两层滤材的技术标准分别提高到5%和1%,则能达到无法检出的穿透率,可用于非常严格的防护场合;由于本技术组合滤材的风阻均属于低风阻的范围,组合后也低于使用单层对颗粒物过滤效果特别高的滤材。

Anti virus filter

Anti virus filte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structure of external air outlet, also includes a support frame connected and arranged in parallel on the support frame within the multilayer filter structure is sealed by the sealing structure and exterior structure; multilayer filter structure includes a first filter layer and the filter layer; the support frame comprises an air inlet support the air inlet support frame, internal perpendicular to the inner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group of multilayer filter support shee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better efficiency and better air permeability for filtering viruses. For the virus,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ch the penetration rate of less than 1/1000, and can effectively meet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human health. If the technical standard two layer filter material are increased to 5% and 1%, can achieve the penetration rate could not be detected, can be used very strict protective occasions; because range of the technique of combined filter media are low drag drag, the combination is also lower than the single use filter for very high particle filter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病毒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病毒过滤器,属于空气清洁用具领域。
技术介绍
在医院和科研实验室等场合,可能存在致病病毒及其附着物在空气中悬浮的危险。而对于某些体质较差者或病人,暴露在有污染的空气中,少量的病毒也可能造成较大威胁。病毒只有细菌大小的百分之一左右,没有细胞结构。有的病毒大小在100纳米(0.1微米)左右,但也有非常小的常见病毒,如冠状病毒为30纳米(0.03微米),口蹄疫病毒最小只有7-8纳米。现有的空气净化滤网对较大的颗粒物过滤效果较好,如2.5微米,0.3微米的颗粒物,也对细菌有一定效果,但对于病毒而言,可轻松通过,导致使用者无法达到使用目的。病毒在空气中传播一般会与其附着物一起,譬如少量的组织碎片,粘液等。普通的净化滤网材料,通过其长纤维的粘性和范德华力,或许可以在将部分含有病毒的附着物给拦截住。但是由于滤材内纤维之间的缝隙,与病毒的尺寸比较起来太大,这些病毒存在暂时被拦截但而后脱离附着物并穿透滤网,或者在滤网拦截住的生物组织内复制后并脱离滤网重新进入空气的可能性,这个过程,可以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另外,一般的滤网与旁边框架之间的密封结构,没有考虑到纳米尺度的病毒,存在空气中病毒绕过滤网,直接从滤网后端进入过滤后的空气的风险。综上,现在亟需研发一种微米级病毒防御性能高又透气性良好的过滤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设计更加合理、过滤效率高、透气性更好的防病毒过滤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防病毒过滤器,包括过滤网本体及其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本体为多层滤材结构,所述多层滤材结构至少包括两层静电驻极滤材层;所述支撑框架内以进风方向为基准,从进风口平面往内延伸有至少一组垂直于进风口平面的支撑竖片,所述支撑框架内侧壁与过滤网本体周边密封连接,外侧周边通过固定件与外部结构连接。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多层滤材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过滤层上面的第一网状过滤材料层。进一步的,所述多层滤材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过滤层下面的第二网状过滤材料层。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U型软密封件和U型固定封条;所述U型软密封件套设在支撑框架的四周底部并通过U型固定封条与外部结构密封固定。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多层滤材结构后方的支撑框架内壁或外部结构内壁上的杀病毒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杀病毒装置为紫外灯或LED灯。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竖片和多层滤材结构之间通过点胶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层穿透率不高于10%;所述第二过滤层穿透率不高于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层穿透率不高于5%;所述第二过滤层穿透率不高于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网状过滤材料层和第二网状过滤材料层均采用不低于100目的高分子材料层。有益效果:本技术对于过滤病毒来说,具有比传统技术效率更好,透气性更好的效果。对于病毒来说,本技术能达到低于千分之一的穿透率,有效满足保护人体健康的目的。如果把两层滤材的技术标准分别提高到5%和1%,则能达到无法检出的穿透率,可用于非常严格的防护场合;从透气上来说,由于本技术组合滤材的风阻均属于低风阻的范围,组合后也低于使用单层对颗粒物过滤效果特别高的滤材。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所述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1所述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防病毒过滤器,基本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过滤网本体4及其支撑框架2,所述过滤网本体4为多层滤材结构,本实施例的多层滤材结构包括两层静电驻极滤材层;所述支撑框架2内以进风方向为基准,从进风口平面2-1往内延伸有三组垂直于进风口平面的支撑竖片2-2,本实施例的相邻支撑竖片之间的距离为10mm~50mm;所述支撑框架内侧壁与过滤网本体周边密封连接,外侧周边通过固定件3与外部结构1连接。支撑片2-2本身的厚度很小因此占用进风面积很小,彼此不连接不会把进风面切割成一个个小区域。病毒从宿主散播到空气中,常依附在一定的组织碎片或液体上,也就是与附着物形成一个“颗粒物”。本技术的第一过滤层,使用的是带静电的纤维,可以有效的把这些附着物给拦下来;从附着物中脱离的病毒,或大的附着物分裂成更小尺寸的附着物,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有一定几率会第一过滤层的纤维上脱离。这个脱离过程,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如果使用单层过滤材料,在初始的瞬时测试时效果可能会不错,但长期使用时,就会遇到病毒脱离这个问题。本技术采用第二过滤层来解决这个问题;绝大部分油性或其他能减少滤材上静电吸附效果的污染物,都停留在第以过滤层上。因此第二过滤层纤维上的静电寿命会很长,可以高达5年,可以对纳米颗粒的病毒起到更好的吸附作用,起到长期防病毒的效果。多层滤材结构4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过滤层上面的第一网状过滤材料层和设置在第二过滤层下面的第二网状过滤材料层;一般是采用100目以上的高分子材料,譬如尼龙网。如图3所示:固定件3包括U型软密封件3-1和U型固定封条3-2;U型软密封件3-1套设在支撑框架的底部四周并通过U型固定封条3-2与外部结构1密封固定。本技术还包括设置在外部结构1内部出风口后安装有杀病毒装置5,如254nm的紫外光源。如果存在漏网的病毒或病毒片断,在这个地方已经和其寄生或附着的组织分离了。其核酸结构DNA或RNA,在该波段紫外线下非常脆弱,很容易迅速断裂从而死亡或失活。这比把紫外灯放在进风口要有效的多。不建议选用185nm紫外线的原因是185nm紫外线会有副产物臭氧的产生。如果本防病毒过滤器如图1所示方式利用,则支撑片和多层滤材之间通过点胶固定。如果风向相反使用,则支撑片和多层滤材之间就不需要点胶,直接用作支撑多层滤材结构。按照EN13274-7标准测试;第一过滤层穿透率不高于10%;第二过滤层穿透率不高于5%。第一网状过滤材料层和第二网状过滤材料层均采用不低于100目的高分子材料制成。这两层属于增强特殊情况下过滤病毒的效果,用途如下:在高湿度或大量液体颗粒物情况下,譬如喷嚏所带出的病毒,第一层网状过滤材料层可以起到把液粒给拦截并展平的效果。这样更有利于病毒本身被后续滤材中的纤维给直接粘牢拦截;第二层网状过滤材料层起到使第二过滤层出风更加均匀,且通过一层细网增加可能泄露出来的病毒在空间停留的时间,为后续的紫外光源提高有效作用时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病毒过滤器

【技术保护点】
防病毒过滤器,包括过滤网本体及其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本体为多层滤材结构,所述多层滤材结构至少包括两层静电驻极滤材层;所述支撑框架内以进风方向为基准,从进风口平面往内延伸有至少一组垂直于进风口平面的支撑竖片;所述支撑框架内侧壁与过滤网本体周边密封连接,外侧周边通过固定件与外部结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防病毒过滤器,包括过滤网本体及其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本体为多层滤材结构,所述多层滤材结构至少包括两层静电驻极滤材层;所述支撑框架内以进风方向为基准,从进风口平面往内延伸有至少一组垂直于进风口平面的支撑竖片;所述支撑框架内侧壁与过滤网本体周边密封连接,外侧周边通过固定件与外部结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病毒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滤材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过滤层上面的第一网状过滤材料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病毒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滤材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过滤层下面的第二网状过滤材料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病毒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U型软密封件和U型固定封条;所述U型软密封件套设在支撑框架的四周底部并通过U型固定封条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倍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