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预应力高强纤维布加固柱结构用的张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6207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5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高强纤维布加固柱结构用的张拉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末端卡接有用于与纤维布一端固连的钢棒,所述钢棒嵌入柱子侧面的直槽内,所述机架的前端设置有活动座体,所述活动座体上设置有用于与缠绕在柱子上的纤维布的另一端固连的杆体,所述活动座体经驱动机构驱动进行相对机架的前移张拉运动。该预应力高强纤维布加固柱结构用的张拉装置的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将纤维布缠绕并张拉在待加固的柱子上,使纤维布的缠绕牢固,操作简单便捷,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应力高强纤维布加固柱结构用的张拉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高强纤维布加固柱结构用的张拉装置。
技术介绍
高强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结构加固技术,通常是利用聚合树脂把纤维布黏贴于构件表面,使其内部结构和外包纤维材料共同工作承载外部荷载,达到加固补强的目的,该方法对于提高加固构件的承载力、延性、抗震性能都有很好的效果。但由于加固结构存在二次受力,在结构开裂前,纤维材料远不能发挥其高强的优势,但对纤维布施加预应力,再粘贴到构件的表面,即采用预应力纤维布加固可充分发挥纤维布高强的优势。然而现有技术中缺少纤维布的辅助缠绕、张拉器具,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应力高强纤维布加固柱结构用的张拉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捷高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应力高强纤维布加固柱结构用的张拉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末端卡接有用于与纤维布一端固连的钢棒,所述钢棒嵌入柱子侧面的直槽内,所述机架的前端设置有活动座体,所述活动座体上设置有用于与缠绕在柱子上的纤维布的另一端固连的杆体,所述活动座体经驱动机构驱动进行相对机架的前移张拉运动。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水平螺杆。优选的,所述机架包括竖直延伸的角钢,所述角钢的上下端对称焊接有纵向延伸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均焊接有朝钢棒侧延伸的持力板,所述持力板的末端均固设有卡口。优选的,所述持力板与限位板之间的角度为80°-90°,所述卡口朝向柱子侧面的直槽。优选的,两持力板的外侧之间经竖直延伸的加强板连为一体。优选的,所述活动座体位于机架的内侧,所述活动座体的形状为开口朝向钢棒的U形结构,所述杆体为栓接在活动座体的U形开口上的竖直螺杆,所述竖直螺杆的底端螺接有锁紧螺母。优选的,所述水平螺杆依次穿过活动座体、角钢后经调节螺母进行连接,所述调节螺母位于角钢侧,所述水平螺杆的头部位于活动座体侧。优选的,所述水平螺杆与活动座体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优选的,所述杆体与钢棒之间设置有位于机架内侧的夹片,所述夹片的数量为两根并竖直延伸,两夹片之间经夹片螺栓、夹片螺母进行相互夹紧,两夹片之间形成纤维布穿设通道。优选的,所述钢棒包括圆柱形的棒体,所述棒体的上下端对称固设有矩形的卡杆,所述卡口的形状与卡杆相适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预应力高强纤维布加固柱结构用的张拉装置的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将纤维布缠绕并张拉在待加固的柱子上,使纤维布的缠绕牢固,操作简单便捷,效率高。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去除钢棒的构造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三。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钢棒的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5所示,一种预应力高强纤维布加固柱结构用的张拉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的末端卡接有用于与纤维布2一端固连的钢棒3,所述钢棒嵌入柱子侧面的直槽4内,所述机架的前端设置有活动座体5,所述活动座体上设置有用于与缠绕在柱子上的纤维布的另一端固连的杆体,所述活动座体经驱动机构驱动进行相对机架的前移张拉运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水平螺杆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竖直延伸的角钢7,所述角钢的上下端对称焊接有纵向延伸的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上均焊接有朝钢棒侧延伸的持力板9,所述持力板的末端均固设有卡口1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持力板与限位板之间的角度为80°-90°,所述卡口朝向柱子侧面的直槽。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两持力板的外侧之间经竖直延伸的加强板11连为一体。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座体位于机架的内侧,所述活动座体的形状为开口朝向钢棒的U形结构,所述杆体为栓接在活动座体的U形开口上的竖直螺杆12,所述竖直螺杆的底端螺接有锁紧螺母13;使用时,纤维布的另一端用胶水胶合形成一个布圈14,可以将竖直螺杆穿过布圈后,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在活动座体上,便于张拉。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螺杆依次穿过活动座体、角钢后经调节螺母15进行连接,所述调节螺母位于角钢侧,所述水平螺杆的头部位于活动座体侧。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螺杆与活动座体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6,纤维布中的应力可通过压力传感器显示与控制。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杆体与钢棒之间设置有位于机架内侧的夹片17,所述夹片的数量为两根并竖直延伸,两夹片之间经夹片螺栓18、夹片螺母19进行相互夹紧,两夹片之间形成纤维布穿设通道;使用时,纤维布的另一端(张拉端)可以穿过两夹片,夹片夹紧纤维布的张拉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钢棒包括圆柱形的棒体20,所述棒体的上下端对称固设有矩形的卡杆21,所述卡口的形状与卡杆相适应,圆柱形的棒体用于缠绕纤维布。一种预应力高强纤维布加固柱结构用的张拉装置的张拉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定位待加固柱子的开槽位置,在柱子的侧面加工开槽;(2)将裁剪好的纤维布的一端在钢棒上缠绕并粘贴2-3层,将纤维布的另一端用胶水胶合形成一个布圈;(3)当确保纤维布两端粘贴良好后,将钢棒置于开槽内,纤维布缠绕在待加固柱子的预定位置;(4)活动座体上的杆体穿过布圈,将持力板的卡口卡在钢棒的上下端,卡紧钢棒;(5)旋动调节螺母,水平螺杆带动活动座体前移张拉纤维布,对纤维布施加预应力,张拉完成后,在高强纤维布表面涂满胶水;(6)缠绕在柱子22上的纤维布表面胶水完全硬化后,卡口可脱离钢棒,柱子加固完毕。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还可以使用电动的方式,例如通过电机、减速器、滚珠丝杆副带动活动座体前移,电机、减速器、滚珠丝杆副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阐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预应力高强纤维布加固柱结构用的张拉装置成本较低,可重复利用,且便于运输和携带,预应力的张拉简便,纤维布中预应力分布均匀。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预应力高强纤维布加固柱结构用的张拉装置。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预应力高强纤维布加固柱结构用的张拉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应力高强纤维布加固柱结构用的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末端卡接有用于与纤维布一端固连的钢棒,所述钢棒嵌入柱子侧面的直槽内,所述机架的前端设置有活动座体,所述活动座体上设置有用于与缠绕在柱子上的纤维布的另一端固连的杆体,所述活动座体经驱动机构驱动进行相对机架的前移张拉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高强纤维布加固柱结构用的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末端卡接有用于与纤维布一端固连的钢棒,所述钢棒嵌入柱子侧面的直槽内,所述机架的前端设置有活动座体,所述活动座体上设置有用于与缠绕在柱子上的纤维布的另一端固连的杆体,所述活动座体经驱动机构驱动进行相对机架的前移张拉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高强纤维布加固柱结构用的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水平螺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高强纤维布加固柱结构用的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竖直延伸的角钢,所述角钢的上下端对称焊接有纵向延伸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均焊接有朝钢棒侧延伸的持力板,所述持力板的末端均固设有卡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高强纤维布加固柱结构用的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持力板与限位板之间的角度为80°-90°,所述卡口朝向柱子侧面的直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高强纤维布加固柱结构用的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持力板的外侧之间经竖直延伸的加强板连为一体。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兆旗张植宣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