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油水化系统的优化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6113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毛油水化系统的优化结构,包括澄油箱、毛油泵、叶片式过滤机和毛油水化锅。澄油箱通过管道与叶片式过滤机的下端连通,毛油泵设置于澄油箱和叶片式过滤机的连接管道上。叶片式过滤机的上端设有溢流口,中部设有循环口和清油出口,溢流口和循环口分别通过溢流管道和循环管道与澄油箱连通,且溢流管道和循环管道上分别设有溢流阀门和循环阀门。溢流管道和循环管道上分别设有视镜,清油出口通过清油出油管道与毛油水化锅连通,叶片式过滤机的上端设有压缩空气进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毛油水化前通过增设有叶片式过滤机,达到了过滤出渣的作用,因此在水化时效果更佳,油脚量较少,提高了出油率,且成品油的质量更好。

Optimization structure of a crude oil / water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ptimized structure of a crude oil water system, comprising an oil tank, a crude oil pump, a vane type filter and an oil and water pan. The oil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vane type filter through the pipeline, and the oil pump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pipe of the oil tank and the vane type filter. The upper end of the blade type filter with an overflow port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a circulating port and oil outlet, an overflow port and circulation port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overflow pipe and the circulation pipeline and Weicheng oil tank is communicated and the overflow pipe and circulating pip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overflow valve and the bypass valve. The overflow pipe and circulating pip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mirror, oil exports oil pipeline and crude oil of the oil pan through a filter, the upper end of the blade is provided with a compressed air inlet pipe. The utility model by adding a vane filter in crude oil before, to filter out slag, so the effect in hydration is better, less oil, improve oil yield, better quality and refined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油水化系统的优化结构
本技术涉及食用油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毛油水化系统的优化结构。
技术介绍
毛油一般指从浸出或压榨工序由植物油料中提取的含有不宜食用的某些杂质的油脂,毛油中杂质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油脂后续加工的顺利进行,影响油脂的安全贮藏,降低油脂的品质和使用价值。特别是毛油中磷脂的存在,会使油脂外观浑浊、暗淡,在烹饪时会产生大量泡沫并产生黑色浑浊。因此需要对毛油进行精炼以去除磷脂。在常规的处理毛油过程中,都是靠水化来达到油品中的脱磷脱胶,由于毛油内含渣太多,造成水化效果的欠佳以及油脚量的较多,对于成品油的含油率以及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何对于毛油达到更好的水化,以及减少油脚量是车间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油水化系统的优化结构,其在毛油水化前通过增设有叶片式过滤机,达到了过滤出渣的作用,因此在水化时效果更佳,油脚量较少,提高了出油率,且成品油的质量更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毛油水化系统的优化结构,包括澄油箱、毛油泵、叶片式过滤机和毛油水化锅。所述澄油箱设有毛油进油口,且澄油箱通过管道与所述叶片式过滤机的下端连通,所述毛油泵设置于所述澄油箱和叶片式过滤机的连接管道上。所述叶片式过滤机的上端设有溢流口,中部设有循环口和清油出口,所述溢流口和循环口分别通过溢流管道和循环管道与所述澄油箱连通,且溢流管道和循环管道上分别设有溢流阀门和循环阀门。进一步的,所述溢流管道和循环管道上分别设有视镜,所述清油出口通过清油出油管道与所述毛油水化锅连通,且清油出油管道上设有清油出油阀门,所述叶片式过滤机的上端设有压缩空气进气管。优选的,所述叶片式过滤机上设有压力表,底部设有碟阀,用于排渣。优选的,所述压缩空气进气管上设有时间继电器,用于控制压缩空气的进气时间。优选的,所述叶片式过滤机的上端内设有振动体,用于振动排渣。优选的,所述叶片式过滤机的下端设计为锥形结构,以便于顺利排渣。优选的,所述澄油箱通过管道与所述叶片式过滤机的下端的锥形结构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一种毛油水化系统的优化机构在毛油水化前通过增设有叶片式过滤机,达到了过滤出渣的作用,因此在水化时效果更佳,油脚量较少,提高了出油率,且成品油的质量更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毛油水化系统的优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澄油箱—1、毛油进油口—11、毛油泵—2、叶片式过滤机—3、溢流口—31、循环口—32、清油出口—33、压力表—34、碟阀—35、毛油水化锅—4、溢流管道—5、溢流阀门—51、循环管道—6、循环阀门—61、清油出油管道—7、清油出油阀门—71、压缩空气进气管—8、视镜—9。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一种毛油水化系统的优化结构,包括澄油箱1、毛油泵2、叶片式过滤机3和毛油水化锅4。所述澄油箱1设有毛油进油口11,且澄油箱1通过管道与所述叶片式过滤机3的下端连通。所述毛油泵2设置于所述澄油箱1和叶片式过滤机3的连接管道上,用于将澄油箱1内的毛油输送到叶片过滤机3内。所述叶片式过滤机3的上端设有溢流口31,中部设有循环口32和清油出口33,所述溢流口31和循环口32分别通过溢流管道5和循环管道6与所述澄油箱1连通,且溢流管道5和循环管道6上分别设有溢流阀门51和循环阀门61,进一步的,所述溢流管道5和循环管道6上分别设有视镜9,其中,所述溢流管道5的设计用于防止进料过多,通过溢流管道5上的视镜9观察是否溢流,并及时控制进料,同时让溢出的物料通过溢流管道5回流到澄油箱1内。所述循环管道6的设计用于检测叶片式过滤机3内毛油的杂质是否过滤,并通过循环管道6上的视镜9来观察过滤机3内毛油的杂质是否过滤,若循环管道6内为清油,即过滤完毕。所述清油出口33通过清油出油管道7与所述毛油水化锅4连通,且清油出油管道7上设有清油出油阀门71,所述叶片式过滤机3的上端设有压缩空气进气管8,该结构设计用于当叶片式过滤机3内油渣过滤完成后,用压缩空气管8进气对油渣进行吹扫30~40分钟,待油饼基本干燥后排出,其中,所述叶片式过滤机3内的压力大小应控制在不高于0.3Mpa的情况下进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循环口32和清油出口33在同一水平位置高度。进一步的,所述叶片式过滤机3上设有压力表34,用于检测在压缩空气管8对油渣进行吹扫时叶片过滤机3内的压力大小,防止其压力过大,底部设有碟阀35,用于排渣。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进气管8上设有时间继电器9,用于控制压缩空气的进气时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式过滤机3的上端内设有振动体,用于振动排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式过滤机3的下端设计为锥形结构,以便于顺利排渣。具体的,所述澄油箱1通过管道与所述叶片式过滤机3的下端的锥形结构连通。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毛油水化系统的优化机构在毛油水化前通过增设有叶片式过滤机3,达到了过滤出渣的作用,因此在水化时效果更佳,油脚量较少,提高了出油率,且成品油的质量更好。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它装置,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毛油水化系统的优化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毛油水化系统的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澄油箱(1)、毛油泵(2)、叶片式过滤机(3)和毛油水化锅(4),所述澄油箱(1)设有毛油进油口(11),且澄油箱(1)通过管道与所述叶片式过滤机(3)的下端连通,所述毛油泵(2)设置于所述澄油箱(1)和叶片式过滤机(3)的连接管道上,所述叶片式过滤机(3)的上端设有溢流口(31),中部设有循环口(32)和清油出口(33),所述溢流口(31)和循环口(32)分别通过溢流管道(5)和循环管道(6)与所述澄油箱(1)连通,且溢流管道(5)和循环管道(6)上分别设有溢流阀门(51)和循环阀门(61),进一步的,所述溢流管道(5)和循环管道(6)上分别设有视镜(9),所述清油出口(33)通过清油出油管道(7)与所述毛油水化锅(4)连通,且清油出油管道(7)上设有清油出油阀门(71),所述叶片式过滤机(3)的上端设有压缩空气进气管(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油水化系统的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澄油箱(1)、毛油泵(2)、叶片式过滤机(3)和毛油水化锅(4),所述澄油箱(1)设有毛油进油口(11),且澄油箱(1)通过管道与所述叶片式过滤机(3)的下端连通,所述毛油泵(2)设置于所述澄油箱(1)和叶片式过滤机(3)的连接管道上,所述叶片式过滤机(3)的上端设有溢流口(31),中部设有循环口(32)和清油出口(33),所述溢流口(31)和循环口(32)分别通过溢流管道(5)和循环管道(6)与所述澄油箱(1)连通,且溢流管道(5)和循环管道(6)上分别设有溢流阀门(51)和循环阀门(61),进一步的,所述溢流管道(5)和循环管道(6)上分别设有视镜(9),所述清油出口(33)通过清油出油管道(7)与所述毛油水化锅(4)连通,且清油出油管道(7)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吴韬夏均
申请(专利权)人:道道全重庆粮油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