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6094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22:46
一种复合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箱,网状格栅,垂直流人工湿地单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该人工湿地自上而下包括水生植物,土壤层、基质层和防渗层,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单元由竖直隔墙分成若干级垂直流人工湿地。通过设置不同的基质,以及折流式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及阶梯式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相结合,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COD、氮磷及其他污染物;增强了对磷和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并有效避免了传统人工湿地容易出现的填料堵塞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施工简便、污水处理效果好。

A combined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A composit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includes a water inlet tank, mesh grille, vertical flow wetland unit, horizontal subsurface flow wetland unit, the artificial wetland is composed of aquatic plants, soil layer, substrate layer and the impermeable layer, the vertical flow wetland unit is composed of a vertical wall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levels of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By setting different matrix, and baffled the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and stepped horizontal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combination can effectively remove CO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he sewage and other pollutants; enhance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phosphorus and heavy metals, and effectively avoid the traditional artificial wet land prone to clogging phenomen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mall occupied area,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good sewage treatment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水处理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Constructedwetland)是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废水处理新技术。1974年,自前西德首先建造人工湿地以来,该技术在美国、加拿大及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我国人工湿地的研究起步较晚,于1990年7月在深圳建起我国第一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白泥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具有低投资、低能耗等优点,成为水环境技术的研究热点。人工湿地是为处理污水而人为地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用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经沙石、土壤过滤、及植物根际的多种微生物活动,使污水得到处理,水质得到净化。人工湿地的净化原理是通过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者的协同作用来处理污水,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微生物同化分解和植物吸收等途径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等,其具有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简单、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可以分散化和小型化建设的特点。利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去除磷元素,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廉价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按水位在基质表面以上或以下,可以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两种类型。潜流人工湿地根据水流方向又可分为水平潜流、垂直潜流和复合潜流三种类型。目前,人工湿地在废水处理和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中显现出极大的优势,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人们对人工湿地的研究时间较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足,如污染物负荷低、供氧不足、污水停留时间短、湿地易堵塞、脱氮除磷效果不理想、易形成死水区及占地面积大等。垂直流人工湿地可以分为上行流、下行流和潮汐流三种,其水力状况综合了表面流湿地和水平潜流湿地的特点。目前污水垂直复合流人工湿地处理方法主要为下行流与上行流的复合,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下行流-上行流复合形式的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容易造成水流通不畅,填料渗透系数减少,水渗透速率下降会延长水力停留时间,造成在下行流池表面形成积水层阻碍了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基质层,使得复合垂直流中的好氧微生物活性下降。(2)系统整体缺氧,充氧能力较低。虽然间歇式进水改善了氧状况,但进水中的溶解氧在下行池即已消耗至很低的水平,不能提供良好的硝化作用环境条件,不能产生大量硝酸盐作为反硝化作用的底物,使硝化-反硝化途径不畅通,限制了总氮去除率。(3)反硝化过程中所需要的碳源得不到充分的保证进一步抑制了总氮的去除效果。(4)基质的除磷效果不很理想。水平潜流湿地床底有隔水层,纵向有坡度。污水从进水端沿床宽构筑的布水沟投入床内,沿填料下部潜流呈水平渗滤前进,从另一端出水沟流出。主要依靠物理、化学、生物的协同作用完成废水的净化过程,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富的植物根系及表层土和填料截留等的作用,提高对重金属和悬浮固体SS的截流作用,强化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去污能力。水平潜流湿地系统水力负荷与污染负荷较大,对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固体(SS)及重金属等处理效果好,但由于大气复氧效果不佳,植物根区释氧量又有限,所以硝化能力差,对氨氮和总氮(TN)的去除率比较低。多年来的研究表明,选择芦苇、香蒲等生物量大的挺水植物并突出生物多样性特色对污染物去除有良好的效果;不同的基质对污染物的净化效率有所不同,沸石和陶瓷对总氮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良好,高炉钢渣、无烟煤、矿渣、粉煤灰具有较好去除磷的能力,于是多级湿地应运而生,通过搭配不同植物和基质或者建立复合湿地来有效去除各种污染物质,但如今很多污水中污染物成分复杂,浓度波动大,传统的人工湿地系统无法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另外由于湿地长期运行,一些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和悬浮物大量积累在湿地系统中造成堵塞,这也是阻碍人工湿地发展和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人工湿地技术的推广应用还主要是单一流型的湿地系统,导致不能保证各种污染指标都有较高的去除率,出水效果不理想,且人工湿地系统容易造成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不足,提供一种出水水质好,不易堵塞的复合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复合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箱,网状格栅,垂直流人工湿地单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该人工湿地自上而下包括水生植物,土壤层、基质层和防渗层,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单元由竖直隔墙分成若干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流和上行流依次交错设置,各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之间连通,引水管一端与污水泵相连,另一端通过布水管与第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连接,所述第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为下行池,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不同粒径的砾石和卵石;第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为上行池,基质包括无烟煤、陶瓷滤料和沸石;第三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为下行池,基质包括铝矿渣和沸石;第四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为上行池,基质包括沸石、生物质炭和红壤;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依次由上而下呈阶梯状分布设置,包括三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上下相邻两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的水流方向相反,三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内部铺设有多种不同吸附功能和不同尺寸的基质层,上部种植的湿地植物为净污能力和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及农作物,包括水葱、千屈菜、水莎草、马蹄莲、荸荠和水芹。进一步地,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单元中种植黄菖蒲、芦苇、茭草和水生燕尾,其中黄菖蒲、芦苇分别种于下行池的前端和后端,种植密度14cm×14cm,茭草和水生燕尾分别种于上行池的前端和后端,种植密度为14cm×14cm。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由进水口一侧至出水口一侧依次为大粒径的砾石、具有脱除氮磷能力的填料和大粒径的卵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不同的基质,以及折流式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及阶梯式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相结合,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COD、氮磷及其他污染物;增强了对磷和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并有效避免了传统人工湿地容易出现的填料堵塞现象;本技术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施工简便、污水处理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复合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复合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箱1,网状格栅2,垂直流人工湿地单元3,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4,该人工湿地自上而下包括水生植物,土壤层、基质层和防渗层,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单元由竖直隔墙分成若干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流和上行流依次交错设置,各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之间连通,引水管一端与污水泵相连,另一端通过布水管与第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5连接,所述第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为下行池,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不同粒径的砾石和卵石;第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6为上行池,基质包括无烟煤、陶瓷滤料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复合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箱,网状格栅,垂直流人工湿地单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该人工湿地自上而下包括水生植物,土壤层、基质层和防渗层,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单元由竖直隔墙分成若干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流和上行流依次交错设置,各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之间连通,引水管一端与污水泵相连,另一端通过布水管与第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连接,所述第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为下行池,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不同粒径的砾石和卵石;第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为上行池,基质包括无烟煤、陶瓷滤料和沸石;第三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为下行池,基质包括铝矿渣和沸石;第四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为上行池,基质包括沸石、生物质炭和红壤;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依次由上而下呈阶梯状分布设置,包括三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上下相邻两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的水流方向相反,三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内部铺设有多种不同吸附功能和不同尺寸的基质层,上部种植的湿地植物为净污能力和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及农作物,包括水葱、千屈菜、水莎草、马蹄莲、荸荠和水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箱,网状格栅,垂直流人工湿地单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该人工湿地自上而下包括水生植物,土壤层、基质层和防渗层,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单元由竖直隔墙分成若干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下行流和上行流依次交错设置,各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之间连通,引水管一端与污水泵相连,另一端通过布水管与第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连接,所述第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为下行池,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不同粒径的砾石和卵石;第二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为上行池,基质包括无烟煤、陶瓷滤料和沸石;第三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为下行池,基质包括铝矿渣和沸石;第四级垂直流人工湿地为上行池,基质包括沸石、生物质炭和红壤;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依次由上而下呈阶梯状分布设置,包括三级水平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海生万喜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