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行多天线传输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5845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行多天线传输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发送参考信号至用户设备,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当前的配置场景选择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组成预编码集,根据所述预编码集对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并对所述预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和调制,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进行发送。本方案使得在下行传输过程中,预编码的精度和灵活性大幅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系统性能。

Downlink multi antenn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wnlink multi antenn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 method includes transmitting a reference signal to the user equipment, th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receives the report, according to th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the current configuration of the scene to select at least one pre encoding matrix precoding set, according to the pre encoding set pre encoding of downlink data, and resource mapping and modulation on the pre encoding the data sent through different antenna ports. In this scheme, the precision and flexibility of precoding are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行多天线传输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下行多天线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针对不同的场景定义了不同的多天线传输模式,从是否需要精确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分为两大类:闭环空分复用和开环传输。闭环空分复用主要用于基站能够精确获取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的场景,例如小区中心低速用户。开环传输则主要用于基站无法精确获取下行信道信息的场景,例如小区边缘用户和高速移动场景。当基站由于信道恶化和多普勒频移等原因,无法准确和及时获取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时,可以采用开环传输方案。LTE在Release8版本中引入了两种开环传输方案,分别是时频分组编码(SFBC或发分集)和大时延循环延时分集(LargedelayCDD)。其中SFBC属于一种发分集方案,通过发送分集来提高单个用户的误码性能。LargedelayCDD则通过循环延迟矩阵在不同层数据之间人为引入了时延,从而能提供额外的频率分集增益。而且CDD方案允许多层传输,与发分集相比可以提高用户和系统的吞吐量。LTE和LTE-A(LTE-Advanced,LTE演进)中的发分集方案,仅仅能够改善单用户的误码性能,无法提高用户和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而大时延CDD(CyclicDelayDiversity,循环延迟分集)虽然能够支持多层传输,但是对于固定层的传输采用的是固定的预编码,降低了预编码的精度和灵活性。同时大时延CDD方案利用CRS(CellReferenceSignal,小区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和信道估计,最高仅能支持4层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行多天线传输方法和装置,增加了预编码的精度和灵活性,提高了系统性能。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行多天线传输方法,包括:发送参考信号至用户设备,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当前的配置场景选择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组成预编码集;根据所述预编码集对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并对所述预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和调制,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进行发送。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下行多天线传输装置,包括:参考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参考信号至用户设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预编码集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当前的配置场景选择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组成预编码集;预编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编码集对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并对所述预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和调制,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进行发送。本专利技术通过发送参考信号至用户设备,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当前的配置场景选择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组成预编码集,根据所述预编码集对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并对所述预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和调制,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进行发送,解决了LTE下行传输过程中预编码精度和灵活性较差的问题,使得预编码的精度和灵活性大幅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系统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下行多天线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下行多天线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当编码集大小为8时的资源粒子编号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下行多天线传输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下行多天线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在LTE网络中进行通信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基站来执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发送参考信号至用户设备,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参考信号即“导频”信号,是由基站提供给用户设备用于信道估计或信道探测的一种已知信号。在LTE网络中,基站通常分配系统带宽的一部分区域给特定的户设备,即在特定时间为用户设备分配特定的频率区域资源。通常,基站将特定频率区域质量较好的资源优先分配给用户设备使其业务质量更有保障,而参考信号就可为基站的调度资源提供参考。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参考信号可以是覆盖全小区的非预编码的CSI-RS(ChannelStatus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也可以是覆盖一定范围的预编码的CSI-RS。示例性的,用户设备在接收到该参考信号后,可按照传输模式9的方式计算对应的秩指示、预编码矩阵指示、参考信号资源指示和信道质量指示,并将其中至少一种作为信道的状态信息进行上报。其中,传输模式9是LTE-A新增的一种传输模式,可支持最大到8层的传输。秩指示(RI,RankIndication)表示系统中传输信道的秩,可看作收发设备间传输通路上独立的并行信道的数目,RI信息可以表示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多条传输信道之间的相关性。信道质量指示(CQI,ChannelQualityIndicator)用来反映下行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信道质量,用0~15来表示PDSCH的信道质量,0表示信道质量最差,15表示信道质量最好。预编码矩阵指示(PMI,PrecodingMatrixIndicator)则用来指示码本集合的Index。步骤102、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当前的配置场景选择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组成预编码集。其中,基站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并结合当前的配置场景,按照某种准则选定一定数量的预编码矩阵组成一个预编码集。示例性的,当基站端配备8天线,且高层配置为版本12的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为CQI、RI和i1(宽带PMI信息)。此时,基站根据当前配置场景和RI数值,可以选用以下方式构造波束集。定义其表示不同极化方向天线之间的相位调整因子,以及vm=[1ej2πm/32ej4πm/32ej6πm/32],m=0,1,2,…,31,其表示32个基本预编码向量。当RI=1时,UE上报的宽带PMI参数为i1,其最多包含如下的16个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基站可以根据当前场景和车速,从中选择若干预编码矩阵组成预编码集。具体的预编码矩阵为:当带宽较小,且处于中低速场景时,可以随机选择或或或中的四个预编码组成预编码集。当带宽较大,且处于中低速场景时,可以随机选择中的连续两组中的8个预编码组成预编码集。当带宽较小,且处于中高速场景时,可以先从中随机选择两个连续的预编码组,例如或或或其次再从选定的两个预编码组的8个可用预编码中。间隔选出4个预编码矩阵组成预编码集。例如,当选择时,可选的预编码集包括{W1,1,W1,3,W2,1,W2,3}或{W1,2,W1,4,W2,2,W2,4}。当带宽较大,且处于中高速场景时,可以直接从16个可用的预编码矩阵中间隔选取8个预编码组成预编码集合。例如{W1,1,W1,3,W2,1,W2,3,W3,1,W3,3,W4,1,W4,3}或{W1,2,W1,4,W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下行多天线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行多天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参考信号至用户设备,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当前的配置场景选择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组成预编码集;根据所述预编码集对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并对所述预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和调制,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进行发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行多天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参考信号至用户设备,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当前的配置场景选择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组成预编码集;根据所述预编码集对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并对所述预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和调制,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进行发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计算相应的秩指示、预编码指示、参考信号资源指示和信道质量指示,并将所述秩指示、预编码指示、参考信号资源指示和信道质量指示中的至少一种进行上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计算信道质量指示包括:用户设备根据每个子载波的信道矩阵和预编码矩阵计算得到每个子载波的信干燥比,在每个资源块内对所有子载波上的信干燥比取平均值,并计算上报的子带上的信干燥比的平均值,根据所述子带上的信干燥比的平均值得到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或用户设备根据每个子载波的信道矩阵和预编码矩阵计算得到每个子载波的信干燥比,在每个资源块内取所有子载波上的信干燥比的最大值,取上报的子带上的信干燥比的最大值,根据所述子带上的信干燥比的最大值得到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或用户设备根据每个子载波的信道矩阵和预编码矩阵计算得到每个子载波的信干燥比,在每个资源块内取所有子载波上的信干燥比的最小值,取上报的子带上的信干燥比的最小值,根据所述子带上的信干燥比的最小值得到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和当前的配置场景选择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组成预编码集包括:根据秩指示、预编码矩阵指示和信道质量指示及当前带宽大小和终端移动速度选择至少一个预编码矩阵组成预编码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预编码集对下行数据进行预编码包括: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秩指示对数据符号进行层映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兵朝孙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