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弯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5723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工件弯折机,其包含有一轨道、一夹持组件、一第一弯折组件、一第二弯折组件及两固定组件,夹持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轨道上,第一弯折组件及第二弯折组件彼此间隔设置于轨道的一第一侧面,两固定组件设置于轨道的第二侧面且分别对应于第一弯折组件及第二弯折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弯折组件上的抵压件将夹设于夹持组件上的管状物的芯线弯折90度,接着夹持组件移动至第二弯折组件处,第二弯折组件进一步将芯线弯折成180度,使其贴合于管状物的表面,通过此两步骤的工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弯折芯线的过程完全自动化,提高加工制造的效率。

Ben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orkpiece bend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rail, a clamping assembly, a first bending component, a second bending component and two fixing component, a clamping assembly is movably arranged on the track on a first side of the first bending component and two bending components spaced from each other in orbit, two fixed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track and the second sides are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bending component and two bending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by first bending component on the pressing member will be clamped clamped on the core tube assembly line bent 90 degrees, and then moved to the clamp assembly second bending components, second bending components to further the core wire bent to 180 degrees, the surface is attached to the tube, through the two steps of the process,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the process of bending the core wire is fully automated, improve the processing system Efficiency of ma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弯折机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管状物加工机构,尤指一种可将管状物内部线路弯折的加工机。
技术介绍
由于科技产品不断地缩小体积,其内部的零组件也必须相对应地缩小体积以配合其产品,但由于体积缩小后,该等零件的加工过程便会变得较为困难,因此现有技术中,许多生产工序较为繁琐的细微零组件,因为无相对应的自动化加工机器,其依旧是依赖人工来进行加工。其中,有关一种管状物的加工过程,由于必须在细窄的管状物内穿设散热、热传导或导电的芯线,而芯线的质地通常又较为柔软,因此该种工序由穿设芯线至最后加工完成的过程,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以人工来进行加工。进一步而言,该工序在穿设芯线后必须再进行一弯折的工序,即将多余裸露其外的芯线弯折至贴合到管状物的外壁面,以利于后续进行加工时方便穿中心棒与烧结流程,但如前述,此工序因为需依赖人力对每一根管状物中裸露的芯线进行弯折,因此现有技术的加工方式实有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件弯折机,其通过将弯折工件的步骤自动化,有效提升加工过程的精准度及加工效率。为达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一种工件弯折机,其包含一轨道、一夹持组件、一第一弯折组件及一第二弯折组件;该轨道沿一水平方向延伸,且该轨道的相对两侧面为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该夹持组件可沿该轨道移动地设于该轨道上,该夹持组件可移动至对应于该第一弯折组件的位置且可移动至对应于该第二弯折组件的位置,该夹持组件包含有一工作平台及一夹具,该夹具设置于该工作平台的顶面,且该夹具具有一夹设通道,该夹设通道水平延伸,并具有一通道延伸方向,该通道延伸方向与该水平方向相互垂直;该第一弯折组件设置于该轨道的该第一侧面,且包含有一第一架体及一抵压件,该第一架体设置于该轨道的该第一侧面,该抵压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架体上,当该夹持组件移动至对应于该第一弯折组件的位置时,该夹设通道的延伸线与该抵压件的移动方向的延伸线相交;该第二弯折组件设置于该轨道的该第一侧面,且与该第一弯折组件间隔设置,该第二弯折组件包含有一第二架体及一穿设件,该第二架体设置于该轨道的该第一侧面,该穿设件可沿该通道延伸方向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架体上,且该穿设件沿该通道延伸方向凹设成形有一弯折通道,当该夹持组件移动至对应于该第二弯折组件的位置时,该夹设通道的该延伸线贯穿该弯折通道。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夹持组件夹持欲弯折芯线的管状物后,管状物会被稳固地夹设住,接着通过两阶段的第一弯折组件及第二弯折组件的弯折,使设置于夹持组件上的管状物芯线能够从突伸于管状物外转变为弯折180度至与管状物的外壁面贴齐,达到自动化弯折芯线的目的,因此,本技术通过上述夹持组件及第一弯折组件及第二弯折组件的搭配,使弯折芯线的工序能自动化且不失其精准度,达到提升效率及降低人力成本的目的。进一步而言,前述的工件弯折机,其中该第一弯折组件进一步包含有一推抵件,该推抵件可沿该通道延伸方向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架体上,并沿该通道延伸方向设置于该抵压件远离该轨道的一侧面,当该夹持组件移动至对应于该第一弯折组件的位置时,该夹设通道的该延伸线贯穿该推抵件。进一步而言,前述的工件弯折机,其中该第一弯折组件进一步包含有一夹固件,该夹固件设置于该第一架体上,且该夹固件可相对该第一架体上下开合并形成有一开合空间,当该夹持组件移动至对应于该第一弯折组件的位置时,该夹设通道的该延伸线贯穿该夹固件的该开合空间。进一步而言,前述的工件弯折机,其中该夹固件上下贯穿有一抵压轨道,且该抵压件可上下移动地穿设于该抵压轨道内。进一步而言,前述的工件弯折机,其中该穿设件可相对该第二架体上下开合。进一步而言,前述的工件弯折机,其进一步包含有两固定组件,该两固定组件设置于该轨道的该第二侧面,且该两固定组件的位置分别沿该通道延伸方向对应于该第一弯折组件及该第二弯折组件。进一步而言,前述的工件弯折机,其中各该固定组件包含有一固定座及一固定槽,该固定座可相对该轨道上下移动,该固定槽凹设于该固定座上。进一步而言,前述的工件弯折机,其中该弯折通道邻近该轨道的该端开口进一步成形有一导角,该导角环绕成形于该端开口周缘。进一步而言,前述的工件弯折机,其中该夹具包含有两夹设块及两开启凸块,该两夹设块可水平开合,该两开启凸块设置于该夹具的相对两侧壁并分别与该两夹设块相连动,该两开启凸块被向下抵靠时,该两开启凸块分别使该两夹设块相对开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动作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第一弯折组件与管状物的动作图(一)。图3为本技术第一弯折组件与管状物的动作图(二)。图4为本技术第一弯折组件与管状物的动作图(三)。图5为本技术第一弯折组件与管状物的动作图(四)。图6为本技术的俯视动作示意图(二)。图7为本技术第二弯折组件与管状物的动作图(一)。图8为本技术第二弯折组件与管状物的动作图(二)。图9为本技术第二弯折组件与管状物的动作图(三)。图10为本技术穿设件弯折芯线时的剖面放大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轨道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20夹持组件21工作平台22夹具221夹设通道222开启凸块30第一弯折组件31第一架体32抵压件33推抵件341上夹固件342下夹固件343抵压轨道344夹持槽50固定组件51固定座52固定槽91管状物92芯线D2通道延伸方向L1夹设通道的延伸线L2抵压件移动方向的延伸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式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工件弯折机包含有一轨道10、一夹持组件20、一第一弯折组件30、一第二弯折组件40及两固定组件50。该轨道10沿一水平方向D1延伸,且该轨道10沿水平方向D1的相对两侧面分别为一第一侧面11及一第二侧面12,该第一弯折组件30及该第二弯折组件40皆设置于轨道10的第一侧面11,且第一弯折组件30与第二弯折组件40彼此间隔设置,该两固定组件50设置于轨道10的第二侧面12,且该两固定组件50的位置分别对应于该第一弯折组件30及该第二弯折组件40。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夹持组件20可沿轨道10移动地设置于该轨道10上,并且夹持组件20可移动至对应于第一弯折组件30的位置,亦可移动至对应于第二弯折组件40的位置,该夹持组件20包含有一工作平台21及一夹具22,夹具22设置于工作平台21的顶面,并且该夹具22进一步包含有一夹设通道221、两夹设块及两开启凸块222,夹设通道221为一水平延伸的通道,其贯穿于该夹具22内,且该夹设通道221具有一通道延伸方向D2,该通道延伸方向D2与水平方向D1相互垂直,该两夹设块可水平开合地设置于该工作平台21上,该两开启凸块222设置于夹具22沿该水平方向D1的相对两侧壁,并分别与两夹设块相连动,当该两开启凸块222被向下抵靠时,该两开启凸块222分别使该两夹设块相对开启。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第一弯折组件30包含有一第一架体31、一抵压件32、一推抵件33及一夹固件34,第一架体31设置于轨道10的第一侧面11,抵压件32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架体31上,且当夹持组件20移动至对应于第一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工件弯折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件弯折机,其包含一轨道、一夹持组件、一第一弯折组件及一第二弯折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轨道沿一水平方向延伸,且该轨道的相对两侧面为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该夹持组件可沿该轨道移动地设于该轨道上,该夹持组件可移动至对应于该第一弯折组件的位置且可移动至对应于该第二弯折组件的位置,该夹持组件包含有一工作平台及一夹具,该夹具设置于该工作平台的顶面,且该夹具具有一夹设通道,该夹设通道水平延伸,并具有一通道延伸方向,该通道延伸方向与该水平方向相互垂直;该第一弯折组件设置于该轨道的该第一侧面,且包含有一第一架体及一抵压件,该第一架体设置于该轨道的该第一侧面,该抵压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架体上,当该夹持组件移动至对应于该第一弯折组件的位置时,该夹设通道的延伸线与该抵压件的移动方向的延伸线相交;该第二弯折组件设置于该轨道的该第一侧面,且与该第一弯折组件间隔设置,该第二弯折组件包含有一第二架体及一穿设件,该第二架体设置于该轨道的该第一侧面,该穿设件可沿该通道延伸方向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架体上,且该穿设件沿该通道延伸方向凹设成形有一弯折通道,当该夹持组件移动至对应于该第二弯折组件的位置时,该夹设通道的该延伸线贯穿该弯折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弯折机,其包含一轨道、一夹持组件、一第一弯折组件及一第二弯折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轨道沿一水平方向延伸,且该轨道的相对两侧面为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该夹持组件可沿该轨道移动地设于该轨道上,该夹持组件可移动至对应于该第一弯折组件的位置且可移动至对应于该第二弯折组件的位置,该夹持组件包含有一工作平台及一夹具,该夹具设置于该工作平台的顶面,且该夹具具有一夹设通道,该夹设通道水平延伸,并具有一通道延伸方向,该通道延伸方向与该水平方向相互垂直;该第一弯折组件设置于该轨道的该第一侧面,且包含有一第一架体及一抵压件,该第一架体设置于该轨道的该第一侧面,该抵压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架体上,当该夹持组件移动至对应于该第一弯折组件的位置时,该夹设通道的延伸线与该抵压件的移动方向的延伸线相交;该第二弯折组件设置于该轨道的该第一侧面,且与该第一弯折组件间隔设置,该第二弯折组件包含有一第二架体及一穿设件,该第二架体设置于该轨道的该第一侧面,该穿设件可沿该通道延伸方向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架体上,且该穿设件沿该通道延伸方向凹设成形有一弯折通道,当该夹持组件移动至对应于该第二弯折组件的位置时,该夹设通道的该延伸线贯穿该弯折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弯折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弯折组件进一步包含有一推抵件,该推抵件可沿该通道延伸方向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架体上,并沿该通道延伸方向设置于该抵压件远离该轨道的一侧面,当该夹持组件移动至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春桂游钧智
申请(专利权)人:北西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