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及移动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165570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1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当检测到用户手指位于触控区域内时,获取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留下的手指参考信息;所述触控区域位于移动终端上显示屏相反的一侧;S20、根据所述手指参考信息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信息;S30、查找出所述手势信息是否存在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S40、当存在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时,则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所述预设操作指令对应的预设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触控区域设置在移动终端背面,方便单手握持移动终端,并利用握持移动终端的手操作移动终端;从而给用户带来方便快捷地体验,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mobile terminal,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0, when detected in the user's finger touch area, get the finger left by the user information in the finger touch region; the touch area is located in the mobile terminal on the side opposite the screen; S20 according to the reference information to identify the finger gesture information formed by the user's finger operation in the touch region; S30, find out the existence of gesture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preset operation instruction; S40, when there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preset operation instruction, the mobile terminal performs the preset operation the corresponding preset operating instructions. The touch area is arranged at the mobile terminal back, convenient single hand held mobile terminal, and the use of hand holding of the mobile operating mobile terminal terminal; thus bring users convenient experience, so as to improve the user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终端
,特别涉及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触摸屏幕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移动终端屏幕越做越大,还能够实现方便、快捷地传达操作指令。但是,对于一些常用快捷键,例如菜单键、Home(回到主屏)键、返回键等,通常是以虚拟按键或实体按键方式设置在移动终端显示屏的下方。由于移动终端屏幕的尺寸越来越大,用户单手握持并操作移动终端上的快捷键时,往往操作起来很吃力,不利于用户连贯使用移动终端。在单手操作移动终端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移动终端从手中滑落,甚至损坏移动终端。目前,由于大屏幕移动终端给人们带来了良好的观看效果以及操作效果,受到广大人们的喜爱。但是移动终端屏幕变大后,对于单手操作移动终端造成一定困难,给用户操作移动终端带来不便捷;降低了用户的体验;从而使得大屏幕移动终端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当检测到用户手指位于触控区域内时,获取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留下的手指参考信息;所述触控区域位于移动终端上显示屏相反的一侧;S20、根据所述手指参考信息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信息;S30、查找出所述手势信息是否存在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S40、当存在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时,则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所述预设操作指令对应的预设操作。进一步,所述步骤S10中所述的手指参考信息包括位于所述触控区域内的手指数量、手指起始位置、手指移动方向、手指终止位置;所述步骤S20中所述的手势信息包括点触手势、和/或滑动手势;所述步骤S30或步骤S40中所述的预设操作指令包括返回操作指令、回到主页面操作指令、开启指定应用程序。进一步,所述步骤20包括:S201、当所述手指起始位置、手指终止位置未发生改变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点触手势;S202、当所述手指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单指点触手势;S203、当所述手指数量不小于第一预设数量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多指点触手势。进一步,所述步骤20还包括:S211、当所述手指起始位置、手指终止位置发生改变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滑动手势;S212、当所述手指数量小于第二预设数量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单指滑动手势;S213、当所述手指数量不小于第二预设数量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多指滑动手势。进一步,所述步骤213包括:S2131、当所述手指移动方向相同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多指同向滑动手势;S2132、当所述手指移动方向不同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多指异向滑动手势。进一步,所述步骤2132包括:S21321、当所述手指移动方向相向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多指相向滑动手势;S21322、当所述手指移动方向相互背离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多指分开滑动手势。本专利技术还通过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用户手指位于触控区域内时,获取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留下的手指参考信息;所述触控区域位于移动终端上显示屏相反的一侧;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手指参考信息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信息;查找模块,用于查找出所述手势信息是否存在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控制模块,用于当存在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时,则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所述预设操作指令对应的预设操作。进一步,所述手指参考信息包括位于所述触控区域内的手指数量、手指起始位置、手指移动方向、手指终止位置;所述手势信息包括点触手势、和/或滑动手势;所述预设操作指令包括返回操作指令、回到主页面操作指令、开启指定应用程序。进一步,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手指起始位置、手指终止位置未发生改变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点触手势;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手指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单指点触手势;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手指数量不小于第一预设数量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多指点触手势。进一步,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手指起始位置、手指终止位置发生改变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滑动手势;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手指数量小于第二预设数量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单指滑动手势;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手指数量不小于第二预设数量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多指滑动手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及移动终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根据用户手指在触控区域内操作所形成的手势,查找出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移动终端执行预设操作指令对应的预设操作。其触控区域设置在移动终端背面,方便单手握持移动终端,并利用握持移动终端的手操作移动终端;从而给用户带来方便快捷地体验,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避免了移动终端因屏幕变大,而带来的单手操作不便的缺陷。2)、本专利技术根据手指起始位置和手指终止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判断出其手势为点触手势;进而根据手指数量,判断出是单指点触手势,还是多指点触手势;从而方便、快捷地确定出手势种类。3)、本专利技术根据手指起始位置和手指终止位置发生变化,判断出其手势为滑动手势;进而根据手指数量,判断出是单指滑动手势,还是多指滑动手势;从而方便、快捷地确定出手势种类。4)、本专利技术中多指滑动手势又可以分为多指同相滑动手势、多指异向滑动手势。其多指异向滑动手势又可以分为多指相向滑动手势、多指分开滑动手势等;从而大大增加了手势种类;以及增加了用户设置预设操作指令的数量;从而大大提高了用户单手操作移动终端的快捷性。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及移动终端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步骤S20的一部分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步骤S20的另一部分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步骤S213的另一部分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步骤S2132的另一部分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终端后背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获取模块,20、识别模块,30、查找模块,40、控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当检测到用户手指位于触控区域内时,获取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留下的手指参考信息;所述触控区域位于移动终端上显示屏相反的一侧;S20、根据所述手指参考信息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信息;S30、查找出所述手势信息是否存在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S40、当存在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时,则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所述预设操作指令对应的预设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当检测到用户手指位于触控区域内时,获取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留下的手指参考信息;所述触控区域位于移动终端上显示屏相反的一侧;S20、根据所述手指参考信息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信息;S30、查找出所述手势信息是否存在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S40、当存在对应的预设操作指令时,则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所述预设操作指令对应的预设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所述的手指参考信息包括位于所述触控区域内的手指数量、手指起始位置、手指移动方向、手指终止位置;所述步骤S20中所述的手势信息包括点触手势、和/或滑动手势;所述步骤S30或步骤S40中所述的预设操作指令包括返回操作指令、回到主页面操作指令、开启指定应用程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包括:S201、当所述手指起始位置、手指终止位置未发生改变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点触手势;S202、当所述手指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单指点触手势;S203、当所述手指数量不小于第一预设数量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多指点触手势。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还包括:S211、当所述手指起始位置、手指终止位置发生改变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滑动手势;S212、当所述手指数量小于第二预设数量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单指滑动手势;S213、当所述手指数量不小于第二预设数量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多指滑动手势。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3包括:S2131、当所述手指移动方向相同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多指同向滑动手势;S2132、当所述手指移动方向不同时,识别出所述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控区域内操作时所形成的手势为多指异向滑动手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传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