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沉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55210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沉池,其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中安装有刮泥机构,所述池体的内壁上设有集水槽,所述池体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连接进水管的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侧壁设有过水孔;所述池体内靠近所述集水槽的位置处设有出水挡泥板,所述出水挡泥板的顶面高于所述池体的顶面,所述出水挡泥板的底面低于所述集水槽的底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二沉池,通过出水挡泥板,能够有效截留进入集水槽中的污水中的浮渣,显著改善污水沉降分离的处理效果。

A two sedimentation tan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ter treatment, in particular to a two sedimentation tank, which comprises a tank body and the tank body are arranged in the mud scraping mechanism, the inner wall of the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tank at the center position of the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tube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pipe, the side wall of the the draft tube with a hole; the pool in a position close to the water collecting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outlet fender, a top surface of the water fender is higher tha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tank body,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outlet fender of the bottom surface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water collecting tank. The two settling tank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tain the scum in the sewage entering the water collecting trough through the water discharging mudguard, thus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settlement and separation of the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沉池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二沉池。
技术介绍
二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其工作效果能够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二沉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在水处理设备领域广泛使用。近年来,为了提高处理效率,控制出水悬浮物的浓度,旋流混凝反应池、斜管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等设备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广泛采用。然而,现有的沉淀设备处理效果不佳、沉淀分离效率低,不能满足现有污泥处理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二沉池,用于解决现有的沉淀设备水处理不好、沉淀分离效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二沉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中安装有刮泥机构,所述池体的内壁上设有集水槽,所述池体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连接进水管的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侧壁设有过水孔;所述池体内靠近所述集水槽的位置处设有出水挡泥板,所述出水挡泥板的顶面高于所述池体的顶面,所述出水挡泥板的底面低于所述集水槽的底面。其中,所述导流筒的底端连接排泥管。其中,所述导流筒的下部的侧壁上设置均匀布置的多个所述过水孔。其中,所述导流筒内设有搅拌器,所述导流筒内的两侧设有导流板。其中,所述刮泥机构包括工作桥、刮泥架和刮泥板,所述工作桥位于所述池体的上方,所述刮泥板设于所述池体内的底部,所述刮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工作桥,所述刮泥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刮泥板。其中,所述刮泥机构连接驱动所述刮泥机构转动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池体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设有集泥槽。其中,所述集水槽连接出水管。其中,所述出水挡泥板固定在所述集水槽的侧壁上。(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二沉池,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本技术的二沉池,通过出水挡泥板,能够有效截留进入集水槽中的污水中的浮渣,显著改善污水沉降分离的处理效果;而且,该二沉池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能承载较大负荷,不仅适用于污水处理,也适用于自来水处理工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二沉池的结构图;图中,1:池体;2:刮泥机构;21:工作桥;22:刮泥架;23:刮泥板;3:集水槽;4:进水管;5:导流筒;6:出水挡泥板;7:排泥管;8:集泥槽;9: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提供一种二沉池,用于解决现有的沉淀设备水处理不好、沉淀分离效率低的问题。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二沉池,包括池体1,池体1中安装有刮泥机构2,池体1的内壁上设有集水槽3,可以理解的是,集水槽3可以沿池体1的周向设置一圈,即集水槽3为设置在池体1内壁上的环形水槽;池体1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连接进水管4的导流筒5,导流筒5的侧壁设有过水孔,原水通过进水管4进入导流筒5中,在导流筒5的作用下,水通过过水孔流入池体1内,部分污泥沉降在导流筒5的底部;从导流筒5中的水进入池体1中进行沉淀,污泥沉降在池体1的底部,而池体1上方的水相对澄清,池体1内靠近集水槽3的位置处设有出水挡泥板6,出水挡泥板6的顶面高于池体1的顶面,出水挡泥板6的底面低于集水槽3的底面,池体1中的水向上流动过程中,池体1上方的水会流入集水槽3中,由于出水挡泥板6的具体设置,且其顶面高于水面、底面低于集水槽3的底面,故出水挡泥板6能够将水中的浮渣截留,池体1上方的水下翻进入集水槽3内。本技术的二沉池,原水通过进水管4进入池体1中间的导流筒5内,在导流筒的作用下,实现污水中悬浮物的初步絮凝,随后污水及絮体从导流筒5的过水孔进入池体1内,污水中的污泥在池体1的池底沉淀下来,在刮泥机构2的作用下进行污泥的刮除;处理后的污水向上流动,进入池体1的上部,得到较为澄清的污水,在池体1的上部污水继续向上向池体1的周边流动,该流动过程中污水中的浮渣会被出水挡泥板6截留,污水下翻进入集水槽3。本技术的二沉池,其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最大负荷可达3.0L/(s·m)通过出水挡泥板的具体设置,能够显著改善污水的沉降分离效果,该二沉池不仅适用于污水处理,也适用于自来水处理工程。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将导流筒5底部的污泥排出,导流筒5的底端连接排泥管7,通过该排泥管7将污泥及时排出处理。本实施例中,为在导流筒5中对通入的原水做初步的处理,导流筒5内设有搅拌器,导流筒5内的两侧设有导流板,通过进水管4进入导流筒5内的原水,在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以及导流筒的水力循环利用作用下,实现污水中悬浮物的初步絮凝,随后污水及絮体从导流筒5的过水孔进入到池体1中。可以理解的是,导流筒5的下部的侧壁上设置过水孔,以利于从过水孔流出的污水及絮体直接进入池体1的底部,利于污水的沉淀。由于池体1内的污水沉淀过程中,污泥沉淀在池体1的底部,则池体1内上方的污水为较为澄清的澄清区,下方为存在较多污泥的沉淀区,因此,导流筒5侧壁上的过水孔设置在靠近池体1内的沉淀区的位置处,为了使得导流筒5内的污水及絮体较为均匀的流入池体1中,导流筒5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过水孔,且该过水孔等间距的均匀布置。本实施例中,为了有效的实现池体1内污泥的刮除,刮泥机构2包括工作桥21、刮泥架22和刮泥板23,工作桥21位于池体1的上方,刮泥板23设于池体1内的底部,刮泥架22的一端连接工作桥21,刮泥架22的另一端连接刮泥板23;该技术的刮泥机构2,通过刮泥架22将工作桥21与位于池体1底部的刮泥板23连接,从而在工作桥的动作下带动刮泥板23动作,实现刮泥板23在池体1内对污泥的处理。此外,为了便于将池体1底部的污泥有效的刮除,池体1的底部为从两侧向中心倾斜的漏斗形状,池体1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设有集泥槽8,以利于通过刮泥机构2将两侧的污泥刮到集泥槽8中,并且,该集泥槽8也连接排泥管7,通过排泥管7将集泥槽8中的污泥有效的排出,保证池体1底部的干净。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刮泥机构2的动作,刮泥机构2连接驱动刮泥机构2转动的驱动机构,具体的,该驱动机构连接工作桥21,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工作桥21的转动,从而通过工作桥21带动刮泥板23的转动,实现刮泥板23在池体1底部的污泥刮除动作;可以理解的是,该刮泥机构2可以采用变频控制方式,有效节约能源。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将集水槽3中的水排出,集水槽3连接有出水管9,进入集水槽3中的污水可以通过出水管排出或者进入下一级的处理单元。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出水挡泥板6在池体1中的设置,出水挡泥板6固定在集水槽3的侧壁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二沉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沉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中安装有刮泥机构,所述池体的内壁上设有集水槽,所述池体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连接进水管的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侧壁设有过水孔;所述池体内靠近所述集水槽的位置处设有出水挡泥板,所述出水挡泥板的顶面高于所述池体的顶面,所述出水挡泥板的底面低于所述集水槽的底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沉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中安装有刮泥机构,所述池体的内壁上设有集水槽,所述池体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连接进水管的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侧壁设有过水孔;所述池体内靠近所述集水槽的位置处设有出水挡泥板,所述出水挡泥板的顶面高于所述池体的顶面,所述出水挡泥板的底面低于所述集水槽的底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的底端连接排泥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的下部的侧壁上设置均匀布置的多个所述过水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内设有搅拌器,所述导流筒内的两侧设有导流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洁刘静宋宜容党政方先金高琳琳樊弘超姬超张宝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创清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