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54495 阅读:3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头部固定组件、伸缩杆、固定件以及鼻胃管。头部固定组件为半球型结构,头部固定组件的底围处设置有一底围调节机构,底围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头部固定组件的底围大小;伸缩杆的一端固定于头部固定组件上,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固定件,伸缩杆为可伸缩杆状结构;固定件与鼻胃管卡接。头部固定组件紧贴于患者头部,与头部固定组件相连的伸缩杆以及固定件将鼻胃管固定于患者面部附近;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短,鼻胃管可固定于患者面部合适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鼻胃管固定装置避免了使用胶布粘贴鼻胃管引起患者过敏,或者患者动作较大时胶布脱落导致鼻胃管脱出的问题。

Fixing device for nasogastric tube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asogastric tube fixing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including head fixing assembly, a telescopic rod, a fixing part and the nasogastric tube. Head fixing assembly for hemispherical structure, head fixing assembly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a bottom bottom adjusting mechanism,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djusting the size of bottom head fixing assembly; one end of the expansion bar is fixed on the head fixing assembly, a telescopic rod is fix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fixing piece, a telescopic rod is a telescopic rod structure; fixings and nasogastric tube clamping. Head fixing assembly close to the patient's head, and the telescopic rod head fixing assembly and a fixing member fixed to the nasogastric tube in patients with facial area; by adjusting the length of the telescoping rod, nasogastric tube can be fixed on the facial position. Nasogastric tube fix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avoids the use of paste nasogastric tube caused by allergic patients, or patients with a larger movement when tape to lead off the nasogastric tube prolapse probl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鼻胃管也称鼻饲管喂食,多为柔性细长管道状,长度约为120cm。临床医学中,当病人出现昏迷、口颈部疾病、严重烧伤、癌症末期以及手术原因导致吞咽困难,无法经由口部进食时,病人可采用插鼻胃管灌食的方式,将食物以鼻饲的方式通过鼻胃管输送至患者胃部,为患者提供必须的食物和营养。留置鼻胃管的护理中,需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由胃管脱出引起的误吸现象。因此,医护人员在确认鼻胃管已插入患者体内至适当位置后,需对留置在人体体外部分的鼻胃管做出妥善固定,再将鼻胃管与营养输送管道相连,以防止鼻胃管打折或者脱出人体。留置鼻胃管若不能妥善固定,容易造成非计划性拔管,造成患者误吸甚至窒息等严重后果。鼻胃管脱出后的反复的插管会给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尤其是对于长期需要卧床的危重病患、意识不清的患者、情绪躁狂的患者而言,妥善固定鼻胃管更为重要。传统的鼻胃管固定方式多采用3M胶布,将人体体外的鼻胃管交叉在鼻翼两侧,再以“工”型“T”型的固定方式将鼻胃管固定于人体面部。为保证固定效果,医护人员还会使用胶布将与鼻胃管连接的体外导管粘贴在患者脸颊或耳廓处。现有工作者对上述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鼻胃管固定方式为:在“工”型“T”型胶布固定的基础上,加用连接管或者扁纱带在胃管靠近鼻孔处打一双套结或环行绕成“∞”形,然后打一死结,再将连接管或扁纱带两端绕至左右两耳耳廓,或者至下颌处打结固定。但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现,上述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是部分患者对3M胶布过敏;二是患者皮脂腺汗腺的分泌易使固定的胶布松脱;三是用以固定的胶布痕迹难以去除,护理过程比较费时且易损伤局部皮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鼻胃管固定方式采用胶布固定,鼻胃管在人体面部固定不牢固引发的鼻胃管脱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头部固定组件、伸缩杆、固定件以及鼻胃管,其中,头部固定组件为半球型结构,头部固定组件的底围处设置有一底围调节机构,底围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头部固定组件的底围大小;伸缩杆的一端固定于头部固定组件上,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固定件,伸缩杆为可伸缩杆状结构;固定件与鼻胃管卡接。优选的,头部固定组件为半球型头盔,底围调节机构为安装于头部固定组件底围处的弹性垫片。优选的,头部固定组件包括纬向绑带与经向绑带,其中,纬向绑带为闭合圆环结构,底围调节机构为固定在纬向绑带上的调节扣;经向绑带两端分别与纬向绑带固定连接。优选的,经向绑带的一端设置有经向调节机构。优选的,头部固定组件包括多条经向绑带。优选的,固定件包括固定端与夹持件,固定端与伸缩杆固定连接,夹持件内设有与鼻胃管直径相匹配的通孔。优选的,夹持件包括半圆形结构的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相连的一端铰接,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不相连的另一端分别设置相互匹配的卡扣;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的接触面上设置有鼻胃管直径相匹配的通孔。优选的,伸缩杆为中空杆状结构;固定件中设置有通孔,通孔一端的直径与伸缩杆相匹配,通孔另一端的直径与鼻胃管相匹配;伸缩杆一端通过固定件与鼻胃管相通,伸缩杆另一端与营养输送管道相通。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头部固定组件、伸缩杆、固定件以及鼻胃管。头部固定组件为半球型结构,头部固定组件的底围处设置有一底围调节机构,底围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头部固定组件的底围大小;伸缩杆的一端固定于头部固定组件上,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固定件,伸缩杆为可伸缩杆状结构;固定件与鼻胃管卡接。头部固定组件紧贴于患者头部,与头部固定组件相连的伸缩杆以及固定件将鼻胃管固定于患者面部附近;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短,鼻胃管可固定于患者面部合适的位置。本技术提供的鼻胃管固定装置避免了使用胶布粘贴鼻胃管引起患者过敏,或者患者动作较大时胶布脱落导致鼻胃管脱出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固定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1-头部固定组件,2-伸缩杆,3-固定件,4-鼻胃管,5-底围调节机构,6-经向调节机构,11-纬向绑带,12-经向绑带,31-固定端,32-夹持件,33-通孔,321-第一夹片,322-第二夹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知,本技术提供的鼻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头部固定组件1、伸缩杆2、固定件3以及鼻胃管4。头部固定组件1为半球型结构,头部固定组件1的底围处设置有一底围调节机构5,底围调节机构5用于调整头部固定组件1的底围大小。头部固定组件1套于患者头部之外,半球型结构的头部固定组件1可以贴合大部分患者头部大小,若患者头部过大或过小,医务工作者可以通过调节底围调节机构5,使头部固定组件1卡紧患者头部位置。当患者因剧烈运动摆动头部时,头部固定组件1可以牢固地固定于患者头部而不会脱落。伸缩杆2的一端固定于头部固定组件1上,伸缩杆2的另一端固定固定件3,伸缩杆2为可伸缩杆状结构;固定件3与鼻胃管4卡接。通过调节伸缩杆2的长短,鼻胃管4可固定于患者面部合适的位置。例如,当患者脸部较长时,可以伸长伸缩杆2,使固定件3达到患者鼻子部位附近,以减少鼻胃管4与固定件3之间的连接距离,从而使鼻胃管4更好的固定于患者面部。固定件3与鼻胃管4仅为卡接关系,应当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固定件3与鼻胃管4的卡接方式,例如使用钳式夹具或套环式夹具,以保证固定件3不会对鼻胃管4内液体或气体的流通造成不利影响。当患者因剧烈运动摆动头部时,头部固定组件1随着患者头部摆动而摆动,伸缩杆2跟随头部固定组件1运动。因此伸缩杆2相对于头部的运动处于静止状态,与固定件3连接的鼻胃管4也被固定于患者面部附近,不会发生脱出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鼻胃管固定装置避免了使用胶布粘贴鼻胃管4引起患者过敏,或者患者动作较大时胶布脱落导致鼻胃管4脱出的问题。图1所示的鼻胃管固定装置中,头部固定组件1为半球型头盔,底围调节机构5为安装于头部固定组件1底围处的弹性垫片。头盔的表面坚硬,能完全覆盖患者的头顶部,患者头部有较大动作时头盔也不会发生位移,保证了头部固定组件1的稳定性。头盔内部设置有一层软性垫,如海绵垫,软性垫的设置可以使头盔更好的切合患者的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固定组件(1)、伸缩杆(2)、固定件(3)以及鼻胃管(4),其中,所述头部固定组件(1)为半球型结构,所述头部固定组件(1)的底围处设置有一底围调节机构(5),所述底围调节机构(5)用于调整所述头部固定组件(1)的底围大小;所述伸缩杆(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头部固定组件(1)上,所述伸缩杆(2)的另一端固定所述固定件(3),所述伸缩杆(2)为可伸缩杆状结构;所述固定件(3)与所述鼻胃管(4)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固定组件(1)、伸缩杆(2)、固定件(3)以及鼻胃管(4),其中,所述头部固定组件(1)为半球型结构,所述头部固定组件(1)的底围处设置有一底围调节机构(5),所述底围调节机构(5)用于调整所述头部固定组件(1)的底围大小;所述伸缩杆(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头部固定组件(1)上,所述伸缩杆(2)的另一端固定所述固定件(3),所述伸缩杆(2)为可伸缩杆状结构;所述固定件(3)与所述鼻胃管(4)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组件(1)为半球型头盔,所述底围调节机构(5)为安装于所述头部固定组件(1)底围处的弹性垫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组件(1)包括纬向绑带(11)与经向绑带(12),其中,所述纬向绑带(11)为闭合圆环结构,所述底围调节机构(5)为固定在所述纬向绑带(11)上的调节扣;所述经向绑带(12)两端分别与所述纬向绑带(1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向绑带(12)的一端设置有经向调节机构(6)。5.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萍周裕婧杨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