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两用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5378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湿两用吸尘器,包括底盘、支撑在底盘上的污物收集桶、罩在污物收集桶上部的顶盖,污物收集桶内部具有污物收集腔,顶盖内部设置有抽吸电机,顶盖上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排气孔,污物收集桶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抽吸软管的抽吸连接头,抽吸连接头包括一固定在污物收集桶前侧壁上的基体,基体上开设有一连接孔,抽吸软管的一端部能够安装在连接孔内并实现与污物收集腔相流体连通,基体上设置有一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握持部位于连接孔的下方。本案通过将握持部集成在抽吸连接头上,使得在污物收集桶外壁面上无需再单独设计握持部,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制造的装配步骤也得到缩减,从而降低了干湿两用吸尘器的制造成本。

Wet and dry vacuum clean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leaner, which comprises a chassis, supported on the chassis of the dirt collecting barrel, cover cover collecting barrel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dirt, dirt collecting barrel with dirt collecting chamber, the cove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suction motor, the top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vent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side world, the front side wall of the dirt collection the barrel is arranged on the suction hose for connecting suction connecting head, suction head comprises a fixed connection in the dirt collecting barrel base on the front side wall of the bas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hole, one end of a suction hose can be installed in the connection hole and the dirt collecting chamber is in fluid communication, the bas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rip a grip for the user, the holding part is located below the connecting hole. In this case the holding part is integrated in the suction connection head, making the collection barrel in the dirt is no longer a separate design holding part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parts, assembly manufacturing steps have been reduced, thereby reducing the manufacturing cost of the clea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湿两用吸尘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特别涉及一种既能吸固体垃圾又能吸水的干湿两用吸尘器。
技术介绍
参见专利号为CN201330400381.9中公开的干湿两用吸尘器,该类型吸尘器包括一能够在地面上移动的底盘,底盘上支撑有一个圆柱形的污物收集桶,污物收集桶的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内部设置有抽吸电机,污物收集桶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抽吸软管的抽吸连接头,抽吸软管能够连接到该抽吸连接头上,该抽吸软管在其自由的端部上带有抽吸嘴,用于吸净表面,例如地面。该类型的吸尘器中所采用的抽吸电机都是既能吸尘、又能吸灰的干湿两用电机。当污物收集桶内的污物储满后,需要人为对桶内污物进行清理。因此,现有技术中,为了提起污物收集桶,在桶壁上设置有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该握持部位于桶的前侧壁下部位置。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握持部为单独制造和安装的零部件,其不利于零件管理以及节约制造和装配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少零部件数量的干湿两用吸尘器。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湿两用吸尘器,包括底盘、支撑在所述底盘上的污物收集桶、罩在所述污物收集桶上部的顶盖,所述底盘的下部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吸尘器沿地面移动的轮子,所述的污物收集桶内部具有污物收集腔,所述的顶盖内部设置有抽吸电机,所述的顶盖上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排气孔,所述污物收集桶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抽吸软管的抽吸连接头,所述的抽吸连接头包括一固定在所述污物收集桶前侧壁上的基体,所述的基体上开设有一用于连接所述抽吸软管的连接孔,所述抽吸软管的一端部能够安装在所述的连接孔内并实现与所述的污物收集腔相流体连通,所述的基体上设置有一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所述的握持部位于所述连接孔的下方。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污物收集桶的后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一支撑台,所述底盘的后部设置有一支撑杆,所述的支撑台支撑在所述的支撑杆上,所述污物收集桶能够以所述的支撑杆为支撑点绕着所述支撑杆前后转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基体与所述的握持部一体成型。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盘的后上方设置有一供用户推动所述吸尘器沿地面移动的推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握持部集成在抽吸连接头上,使得在污物收集桶外壁面上无需再单独设计握持部,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制造的装配步骤也得到缩减,从而降低了干湿两用吸尘器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干湿两用吸尘器的主视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干湿两用吸尘器的立体示意图(顶盖、轮子均未安装);附图3为本技术的干湿两用吸尘器的左侧剖视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干湿两用吸尘器的部分分解示意图(顶盖、轮子均未安装);附图5-6为用户在倾倒污物收集桶时的示意图;其中:100、吸尘器100;1、底盘;2、污物收集桶;3、顶盖;4、支撑杆;5、推把;11、轮子;6、抽吸连接头;7、支撑台;61、基体;62、连接孔;63、握持部;8、排水管;21、污物收集腔;31、抽吸电机;32、排气孔;33、过滤罩;67、卡圈;65、夹持部;66、弹簧;67、锁块。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的干湿两用吸尘器100,包括:一个底盘1、一个用于收集垃圾和污水的污物收集桶2、一顶盖3、供用户推动所述吸尘器沿地面移动的一对推把5。底盘1的下部设置有用于使吸尘器100沿地面移动的轮子11,污物收集桶2支撑在底盘1上,推把5位于底盘1的后上方并且位于污物收集桶2的后部。污物收集桶2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抽吸软管的抽吸连接头6。污物收集桶2的前部还设置有一排水管8,该排水管8下端部安装在污物收集桶2的下部位置,排水管8与污物收集桶2内部相连通。顶盖3罩在污物收集桶2上部,顶盖3上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排气孔32。抽吸连接头6包括一固定在污物收集桶2前侧壁上的基体61,基体61上开设有一用于连接抽吸软(图中未示出)管的连接孔62,抽吸软管的一端部能够安装在连接孔62内并实现与污物收集桶内部的污物收集腔相流体连通,基体61上设置有一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63,握持部63位于连接孔62的下方,基体61与握持部63为一体成型。如图2所示,污物收集桶2的后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一支撑台7,底盘1的后上方还设置有一支撑杆4,污物收集桶2后部的支撑台7被支撑在支撑杆4上。污物收集桶2能够以支撑杆4为支撑点绕着支撑杆4前后转动。如图3所示,污物收集桶2内部具有污物收集腔21,顶盖3内部设置有抽吸电机31。顶盖3在位于抽吸电机31下侧还设置有过滤罩33,过滤罩33伸入到污物收集腔21内。本案的抽吸电机31为即能吸水亦能吸尘的大功率真空电机。吸尘器借助抽吸电机31的作用,能够利用连接在连接孔62上的抽吸软管将固体污物或液体污水吸入到污物收集桶2内部额污物收集腔21内,随之被吸入的空气经过过滤罩33,进入抽吸电机31内部后从排气孔32排到外界。如图4所示,抽吸连接头6还包括一卡圈64、用于夹紧抽吸软管一端部的夹持部65、通过弹簧66弹性支撑在基体61上的锁块67。当抽吸软管一端部穿过连接孔62后固定在夹持部65上时,锁块67有一部分顶住抽吸软管;当用于按下锁块67后,抽吸软管一端部从锁块上脱开,抽吸软管可以顺利从连接孔62内拔出。如图5,6所示,当污物收集桶2内部的污物与/污水满载后,用户可以用手握住握持部63,向后方掀起污物收集桶2,此时污物收集桶2在后部支撑台7和支撑杆4结构的帮助下,以支撑杆4为支点,绕着支撑杆4向后转动,当转动过一定角度后,用户便可将污物收集桶2内的污物倾倒。本案的干湿两用吸尘器,零部件减少,用户使用更加方便。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干湿两用吸尘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湿两用吸尘器,包括底盘、支撑在所述底盘上的污物收集桶、罩在所述污物收集桶上部的顶盖,所述底盘的下部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吸尘器沿地面移动的轮子,所述的污物收集桶内部具有污物收集腔,所述的顶盖内部设置有抽吸电机,所述的顶盖上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排气孔,所述污物收集桶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抽吸软管的抽吸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吸连接头包括一固定在所述污物收集桶前侧壁上的基体,所述的基体上开设有一用于连接所述抽吸软管的连接孔,所述抽吸软管的一端部能够安装在所述的连接孔内并实现与所述的污物收集腔相流体连通,所述的基体上设置有一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所述的握持部位于所述连接孔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湿两用吸尘器,包括底盘、支撑在所述底盘上的污物收集桶、罩在所述污物收集桶上部的顶盖,所述底盘的下部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吸尘器沿地面移动的轮子,所述的污物收集桶内部具有污物收集腔,所述的顶盖内部设置有抽吸电机,所述的顶盖上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排气孔,所述污物收集桶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抽吸软管的抽吸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吸连接头包括一固定在所述污物收集桶前侧壁上的基体,所述的基体上开设有一用于连接所述抽吸软管的连接孔,所述抽吸软管的一端部能够安装在所述的连接孔内并实现与所述的污物收集腔相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庄
申请(专利权)人:金日清洁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