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棉组件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5098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1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泡棉组件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泡棉组件包括一泡棉层以及黏附于泡棉层的一背胶层,泡棉层包括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泡棉条、第二泡棉条,所述第一泡棉条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泡棉条的端部,且第一泡棉条的端部、第二泡棉条的端部之间具有一泡棉间隙;背胶层包括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背胶条、第二背胶条,所述第一背胶条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背胶条的端部,且第一背胶条的端部、第二背胶条的端部之间具有一背胶间隙;泡棉间隙与背胶间隙错位设置。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泡棉组件。泡棉组件采用条状拼接结构,操作方便,利用率高,成本容易控制,且由于泡棉间隙与背胶间隙错位设置,极大地减少了灰尘的进入率,兼具防尘效果。

Foam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comprising the s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am component and a mobile terminal comprising: foam assembly includes a foam layer and a foam layer adhered to the back layer comprises a foam layer perpendicular to the first bubble sliver, second global cotton, the end of the first bubble sliver end connection to the second global sliver that has a gap between the end and the first foam bubble sliver end, second sliver blisters; surface layer includes a first adhesive strip, second Beijiao perpendicular, end of the first adhesive strip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adhesive strip, with a gap between the end of second, Beijiao the end of the first adhesive and adhesive strips; foam gap and gap staggered back. The mobile terminal includes the foam components described above. Foam component adopts the strip splicing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high utilization rate, easy to control the cost, and because the foam gap with the gum gap arranged, greatly reducing the rate of dust into the dust has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泡棉组件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移动终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泡棉组件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泡棉组件是移动终端组装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用于移动终端的不同零部件之间的贴合。现有技术的泡棉组件采用整框的模式,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泡棉组件的材质较软,整框组装时偏位尺寸较大,在偏位尺寸超过公差要求时需要撕掉重新贴合,导致操作繁琐,泡棉组件利用率低,成本难以控制,即易造成浪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泡棉组件使用时易造成人力物力浪费的缺陷,提供一种泡棉组件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泡棉组件,其包括一泡棉层以及黏附于所述泡棉层的一背胶层,其特点在于,所述泡棉层包括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泡棉条、第二泡棉条,所述第一泡棉条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泡棉条的端部,且所述第一泡棉条的端部、第二泡棉条的端部之间具有一泡棉间隙;所述背胶层包括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背胶条、第二背胶条,所述第一背胶条黏附于所述第一泡棉条,所述第二背胶条黏附于所述第二泡棉条,所述第一背胶条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背胶条的端部,且所述第一背胶条的端部、第二背胶条的端部之间具有一背胶间隙;所述泡棉间隙与所述背胶间隙错位设置。较佳地,所述泡棉间隙与所述背胶间隙不交叉。较佳地,所述第一泡棉条的端部设有第一圆弧部,所述第二泡棉条的端部设有第二圆弧部,所述第一圆弧部、第二圆弧部相匹配。较佳地,所述第一圆弧部为第一圆弧凹部,所述第二圆弧部为第二圆弧凸部;所述第一圆弧凹部具有第一圆弧边,所述第一圆弧边的两侧设有第一横直边;所述第二圆弧凸部具有第二圆弧边,所述第二圆弧边的两侧设有第二横直边;所述第一圆弧边、第二圆弧边分布于所述泡棉间隙的两侧,所述第一横直边、第二横直边分布于所述泡棉间隙的两侧。较佳地,所述第一横直边与所述第一圆弧边通过第一竖直边相连,所述第二横直边与所述第二圆弧边通过第二竖直边相连;所述第一竖直边设有第三圆弧部,所述第二竖直边设有与所述第三圆弧部相匹配的第四圆弧部。较佳地,所述第一横直边、第二横直边的长度均大于0.6mm。较佳地,所述第一圆弧部包括若干第一圆弧凹边、第一圆弧凸边,两相邻的所述第一圆弧凹边通过一第一圆弧凸边相连,所述第二圆弧部包括若干第二圆弧凸边、第二圆弧凹边,所述第二圆弧凸边与所述第一圆弧凹边相匹配,所述第二圆弧凹边与所述第一圆弧凸边相匹配;所述第一圆弧凹边、第一圆弧凸边相切,所述第二圆弧凸边、第二圆弧凹边相切。较佳地,所述泡棉组件还包括一次背胶层,所述次背胶层与所述背胶层黏附于所述泡棉层的两侧。一种移动终端,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泡棉组件。较佳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电容触摸屏和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模组,所述泡棉组件设于所述电容触摸屏和LCD显示模组之间;所述背胶层黏附于所述LCD显示模组。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公开的泡棉组件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泡棉组件采用条状拼接结构,而不采用整框式结构,使用时分条粘贴,可以较好地避免泡棉组件由于偏位尺寸过大而作废,从而操作方便,泡棉组件利用率高,成本容易控制,且由于泡棉间隙与背胶间隙错位设置,灰尘等从泡棉间隙进入移动终端时会被背胶层粘附,极大地减少了灰尘的进入率,兼具防尘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泡棉层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背胶层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泡棉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移动终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泡棉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未设置第三圆弧部、第四圆弧部的泡棉层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设置第三圆弧部、第四圆弧部后的泡棉层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泡棉层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5的泡棉组件厚度方向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5的移动终端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泡棉组件200:泡棉层210:第一泡棉条211:第一圆弧部212:第一圆弧边213:第一横直边214:第一竖直边215:第三圆弧部216:第一圆弧凹边217:第一圆弧凸边220:第二泡棉条221:第二圆弧部222:第二圆弧边223:第二横直边224:第二竖直边225:第四圆弧部226:第二圆弧凸边227:第二圆弧凹边230:泡棉间隙300:背胶层310:第一背胶条320:第二背胶条330:背胶间隙400:次背胶层500:移动终端510:电容触摸屏520:LCD显示模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泡棉组件100,其包括一泡棉层200以及黏附于泡棉层200的一背胶层300,泡棉层200包括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泡棉条210、第二泡棉条220,第一泡棉条210的端部连接于第二泡棉条220的端部(框式泡棉层包括两组第一泡棉条、第二泡棉条,图中仅示出一组),且第一泡棉条210的端部、第二泡棉条220的端部之间具有一泡棉间隙230。背胶层300包括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背胶条310、第二背胶条320,第一背胶条310黏附于第一泡棉条210,第二背胶条320黏附于第二泡棉条220,第一背胶条310的端部连接于第二背胶条320的端部(框式背胶层包括两组第一背胶条、第二背胶条,图中仅示出一组),且第一背胶条310的端部、第二背胶条320的端部之间具有一背胶间隙330。泡棉间隙230与背胶间隙330错位设置。错位设置指的是不完全重叠或完全不重叠。本实施例中,泡棉间隙230与背胶间隙330不完全重叠。第一泡棉条210的端部设有第一圆弧部211,第二泡棉条220的端部设有第二圆弧部221,第一圆弧部211、第二圆弧部221相匹配。泡棉条以圆弧部的形式匹配,具有加工方便、不易带胶、不良率低的优点,且圆弧形式可以加大泡棉间隙230的长度,使得灰尘进入更难。第一圆弧部211为第一圆弧凹部,第二圆弧部221为第二圆弧凸部;第一圆弧凹部具有第一圆弧边212,第一圆弧边212的两侧设有第一横直边213。第二圆弧凸部具有第二圆弧边222,第二圆弧边222的两侧设有第二横直边223。第一圆弧边212、第二圆弧边222分布于泡棉间隙230的两侧,第一横直边213、第二横直边223分布于泡棉间隙230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第一横直边213、第二横直边223的长度均大于0.6mm。一般取0.6mm~0.8mm,保证第一圆弧部211、第二圆弧部221两侧的泡棉不易折断、破损。其中,背胶层300的厚度约为0.03mm~0.05mm,泡棉层200的厚度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具体设置,如防水泡棉层的厚度一般约为0.4mm~1mm。如图6所示,一种移动终端500,包括如上的泡棉组件100。移动终端500包括电容触摸屏510和LCD显示模组520,泡棉组件100设于电容触摸屏510和LCD显示模组520之间;背胶层300黏附于LC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泡棉组件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泡棉组件,其包括一泡棉层以及黏附于所述泡棉层的一背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层包括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泡棉条、第二泡棉条,所述第一泡棉条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泡棉条的端部,且所述第一泡棉条的端部、第二泡棉条的端部之间具有一泡棉间隙;所述背胶层包括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背胶条、第二背胶条,所述第一背胶条黏附于所述第一泡棉条,所述第二背胶条黏附于所述第二泡棉条,所述第一背胶条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背胶条的端部,且所述第一背胶条的端部、第二背胶条的端部之间具有一背胶间隙;所述泡棉间隙与所述背胶间隙错位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棉组件,其包括一泡棉层以及黏附于所述泡棉层的一背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层包括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泡棉条、第二泡棉条,所述第一泡棉条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泡棉条的端部,且所述第一泡棉条的端部、第二泡棉条的端部之间具有一泡棉间隙;所述背胶层包括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背胶条、第二背胶条,所述第一背胶条黏附于所述第一泡棉条,所述第二背胶条黏附于所述第二泡棉条,所述第一背胶条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背胶条的端部,且所述第一背胶条的端部、第二背胶条的端部之间具有一背胶间隙;所述泡棉间隙与所述背胶间隙错位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间隙与所述背胶间隙不交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泡棉条的端部设有第一圆弧部,所述第二泡棉条的端部设有第二圆弧部,所述第一圆弧部、第二圆弧部相匹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部为第一圆弧凹部,所述第二圆弧部为第二圆弧凸部;所述第一圆弧凹部具有第一圆弧边,所述第一圆弧边的两侧设有第一横直边;所述第二圆弧凸部具有第二圆弧边,所述第二圆弧边的两侧设有第二横直边;所述第一圆弧边、第二圆弧边分布于所述泡棉间隙的两侧,所述第一横直边、第二横直边分布于所述泡棉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乐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