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踢脚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4358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踢脚线,所述踢脚线组合拼接,能够牢固地接触并附着于墙面,提升踢脚线的物理稳定性,降低对温度的敏感度,在二次利用的前提下延长踢脚线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踢脚线,其中,包含有内贴部和外盖部,所述内贴部包含有用于与墙面贴合的内贴板和内扣部,所述外盖部包含有用于与所述内扣部嵌合的外扣部。

Skirting line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skirting line, which can be firmly jointed and attached to the wall surface, and can enhance the physical stability of the skirting line and reduce the sensitivity to the temperature, so as to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skirting line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two utiliza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technical purpose is realized by the following technical scheme: a skirting line, which comprises an inner and outer cover part of paste, the paste is used jointed with the wall surface within the plate and inner buckles, the outer cover includes with the in the outer fastening buckle part fi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踢脚线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踢脚线。
技术介绍
踢脚线,就是脚踢得着的墙面区域,较易受到冲击。做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另外,踢脚线也比较容易擦洗,如果拖地溅上脏水,擦洗非常方便。踢脚线除了它本身的保护墙面的功能之外,在家居美观的比重上也占有相当比例。故踢脚线与墙面接合、以及其自身的牢固度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踢脚线,所述踢脚线组合拼接,能够牢固地接触并附着于墙面,提升踢脚线的物理稳定性,降低对温度的敏感度,在二次利用的前提下延长踢脚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踢脚线,其中,包含有内贴部和外盖部,所述内贴部包含有用于与墙面贴合的内贴板和内扣部,所述外盖部包含有用于与所述内扣部嵌合的外扣部。所述踢脚线在安装时,首先将内贴板粘贴在墙面上,所述内扣部方向为朝向墙面外侧,当所述内贴部安装稳定以后,将所述外扣部与所述内扣部进行拼接,将所述外盖部固定于所述内贴部外侧,组成踢脚线。该种组合拼接的踢脚线相比于一体的踢脚线,对于急剧温度的变化发生的反应更小,尤其体现在热胀冷缩现象上,其次,所述内贴部位于所述外盖部内侧,常年受所述外盖部的保护,故寿命比所述外盖部要长的多,如所述外盖部受损,可将所述外盖部拆卸更换而继续使用所述内贴部,能够有效地节约材料降低维护成本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内扣部为位于所述内贴板上下两端、并向靠近所述外盖部一侧方向水平延伸的平板,在所述内扣部的末端有第一凸起端,所述第一凸起端为向下延伸的平板,所述第一凸起端与所述内扣部间为第一内扣槽,所述外扣部为自外扣部内壁向所述内贴板一侧方向延伸的凸板,在所述外扣部末端有第二凸起端,所述第而凸起端为向上延伸的平板,所述第二凸起端与所述外扣部间为第二内扣槽。将所述第一凸起端插入所述第二内扣槽、所述第二凸起端插入第一内扣槽,即可完成所述踢脚线的拼接,与此同时在所述内贴部和所述外盖部之间形成中空区域,一来可以节省制作所述踢脚线的材料、降低成本,二来所述中空区域有利于与外界大气接通,更好地平衡所述踢脚线内部与外部的气压和气温。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外盖部包含有弧盖部,所述弧盖部为位于所述外盖部上部,并自下而上逐渐向墙面靠拢的凸形弧面,所述弧盖部与墙面接触处为斜接面,所述斜接面为自上而下逐渐远离墙面的倾斜面。所述弧盖部提高了所述踢脚线的使用安全性,当人体意外磕碰在所述踢脚线上时不至于出现刮伤和割伤,凸形弧面一来可以分散收到的外界压力,二来也不会积累杂物,使得所述踢脚线更容易清理,例如遇到颗粒物或者液体位于所述凸形弧面时即可随即滚落于地面,也避免了液体对于所述外盖部的腐蚀,所述斜接面可以更好地保证所述弧盖部与墙面的接触,避免了所述外盖部因外界环境因素产生自身内部应力抵触墙面而造成所述踢脚线与墙面接触密闭性降低,即出现缝隙的情况出现。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内贴部与所述外盖部内部中空形成中空腔,在所述中空腔内有筋脉,所述筋脉连接所述中空腔内两侧内表面,所述筋脉在竖直方向上间隔排列形成小腔体。在所述内贴部和所述外盖部内部有所述中空腔,中空的结构在减轻自身重量减低成本的同时允许所述内贴部和所述外盖部内部与外界大气接通,这保证了板体能在遇到温度急剧变化时能快速趋于大气的温度,防止因局部温度变化不均匀产生热胀冷缩现象而引起整体结构的破坏,同时还能平衡所述中空腔与外界大气的气压,所述中空腔由所述筋脉连接内表面,加强了前后表面间的结构强度,同时所述筋脉可以吸收板面间的应力变化。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在所述筋脉连接所述中空腔内表面处有缓压部,所述缓压部为从所述筋脉向靠近所述中空腔内表面并逐渐远离所述筋脉一侧方向延伸的凹型弧面。在所述筋脉连接所述中空腔内表面处的缓压部可以加强所述筋脉的结构强度,在两侧内表面发生热胀冷缩时保持上下左右形状的规整性。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在所述筋脉中部有用于串连所述小腔体的连通孔。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连通孔包含有上边缘、通道和下边缘,所述上边缘为自上而下从远离孔中心的外围向孔中心聚拢的圆台面,所述下边缘为自上而下从孔中心向外发散的凸弧面。所述连通孔可以将所述小腔体内的液体进行汇聚,再通过所述小腔体的通风来风干。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在所述踢脚线外层覆盖有PVC仿木彩膜层。在本技术外表面可以包覆有PVC材质的仿木彩膜,增提升美观度的同时延长彩膜内部结构的寿命。PVC是一种新型的生态环保材料,本技术可使用该材料制作,回收重复使用率可达到百分之一百,同时具备防水、防火、防紫外线和耐高温的功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所述踢脚线对于急剧温度的变化发生的反应更小,可将所述外盖部拆卸更换而继续使用所述内贴部,能够有效地节约材料降低维护成本。2.在所述内贴部和所述外盖部之间形成中空区域,一来可以节省制作所述踢脚线的材料、降低成本,二来所述中空区域有利于与外界大气接通,更好地平衡所述踢脚线内部与外部的气压和气温。3.所述弧盖部提高了所述踢脚线的使用安全性,凸形弧面一来可以分散收到的外界压力,二来也不会积累杂物,使得所述踢脚线更容易清理。4.所述斜接面可以更好地保证所述弧盖部与墙面的接触。5.所述中空腔可防止因局部温度变化不均匀产生热胀冷缩现象而引起整体结构的破坏,同时还能平衡所述中空腔与外界大气的气压。6.所述筋脉加强了前后表面间的结构强度,可以吸收板面间的应力变化。7.所述缓压部可以加强所述筋脉的结构强度,在两侧内表面发生热胀冷缩时保持上下左右形状的规整性。8.所述连通孔可以将所述小腔体内的液体进行汇聚,再通过所述小腔体的通风来风干。附图说明图1为踢脚线拼接示意图。图2为踢脚线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贴部,11、内贴板,12、内扣部,2、外盖部,21、外扣部,211、外扣部内壁,3、中空腔,31、筋脉,32、小腔体,4、缓压部,5、第一凸起端,51、第一内扣槽,6、第二凸起端,61、第二内扣槽,7、弧盖部,71、斜接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踢脚线拼接示意图,一种踢脚线,其中,包含有内贴部1和外盖部2,内贴部1包含有用于与墙面贴合的内贴板11和内扣部12,外盖部2包含有用于与内扣部12嵌合的外扣部21。踢脚线在安装时,首先将内贴板11粘贴在墙面上,内扣部12方向为朝向墙面外侧,当内贴部1安装稳定以后,将外扣部21与内扣部12进行拼接,将外盖部2固定于内贴部1外侧,组成踢脚线。该种组合拼接的踢脚线相比于一体的踢脚线,对于急剧温度的变化发生的反应更小,尤其体现在热胀冷缩现象上,其次,内贴部1位于外盖部2内侧,常年受外盖部2的保护,故寿命比外盖部2要长的多,如外盖部2受损,可将外盖部2拆卸更换而继续使用内贴部1,能够有效地节约材料降低维护成本。如图1、图2所示,内扣部12为位于内贴板11上下两端、并向靠近外盖部2一侧方向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踢脚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内贴部(1)和外盖部(2),所述内贴部(1)包含有用于与墙面贴合的内贴板(11)和内扣部(12),所述外盖部(2)包含有用于与所述内扣部嵌合的外扣部(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内贴部(1)和外盖部(2),所述内贴部(1)包含有用于与墙面贴合的内贴板(11)和内扣部(12),所述外盖部(2)包含有用于与所述内扣部嵌合的外扣部(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扣部(12)为位于所述内贴板(11)上下两端、并向靠近所述外盖部(2)一侧方向水平延伸的平板,在所述内扣部(12)的末端有第一凸起端(5),所述第一凸起端(5)为向下延伸的平板,所述第一凸起端(5)与所述内扣部(12)间为第一内扣槽(51),所述外扣部(21)为自外扣部内壁(211)向所述内贴板(11)一侧方向延伸的凸板,在所述外扣部(21)末端有第二凸起端(6),所述第二凸起端(6)为向上延伸的平板,所述第二凸起端(6)与所述外扣部(21)间为第二内扣槽(6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部(2)包含有弧盖部(7),所述弧盖部(7)为位于所述外盖部(2)上部,并自下而上逐渐向墙面靠拢的凸形弧面,所述弧盖部(7)与墙面接触处为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利昌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华信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