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防滑地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43560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防滑地砖,具有地砖本体,所述地砖本体为长方体结构,由从上往下依次粘接的第一发泡水泥层、聚丙烯纤维层和第二发泡水泥层构成,在第一发泡水泥层的顶部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排水槽,排水槽的宽度从槽口往槽底的方向逐渐增大,且排水槽的深度从中间往两端的方向逐渐增大,两相邻排水槽之间形成凸条,凸条的顶部为拱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容易、生产成本低、表面美观性好,强度及韧性好,不易发生损坏,使用寿命长,能够避免表面集水,有效防止了行人滑倒。

Composite antiskid floor ti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posite tiles, floor tiles with ontology, the floor tile body is a cuboid structure composed of from top to bottom bonded first foam cement layer, polypropylene fiber layer and the second layer of foamed cement, at the top of the first layer of foamed cement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drainage groove. The drainage groove width from the notch to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direction gradually increases, and sink depth from the middle to both ends of the direction increased gradually, between two adjacent drainage groove is formed at the top of convex, convex strip for camber surfa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simple structure, easy manufacture, low production cost, good surface appearance, strength and good toughness, not easy damage, long service life, can avoid the surface of the catchment, effectively preventing people slip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式防滑地砖
本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式防滑地砖。
技术介绍
地砖是一种地面装饰材料,也叫地板砖,具有质坚、耐压耐磨、能防潮等特性,多用于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地面或楼面。为了防止地砖表面集水造成行人滑倒,中国专利ZL201220379360.3于2013年1月30日公开了一种防滑地砖,在地砖本体上设有通孔,通孔贯穿地砖的上下表面,通孔连接地下排水通道。以上专利虽然能够实现将水及时导走,但通孔的孔径较小,只有0.2-0.4mm,极易被杂物堵塞,且堵塞后难以疏通,仍然存在集水的弊病。另外,现有的地砖通常由黏土烧制而成,强度及韧性不够,容易发生损坏,使用寿命没有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式防滑地砖。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合式防滑地砖,具有地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砖本体为长方体结构,由从上往下依次粘接的第一发泡水泥层、聚丙烯纤维层和第二发泡水泥层构成,在第一发泡水泥层的顶部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排水槽,该排水槽贯通第一发泡水泥层的前后端面,所述排水槽的宽度从槽口往槽底的方向逐渐增大,且排水槽的深度从中间往两端的方向逐渐增大,两相邻排水槽之间形成凸条,凸条的顶部为拱弧面,所述第一发泡水泥层顶面位于最左边一个排水槽左侧的部位为第一斜面,该第一斜面左高右低倾斜设置,第一发泡水泥层顶面位于最右边一个排水槽右侧的部位为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左低右高倾斜设置。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地砖为三层复合结构,最上面和最下面为发泡水泥,强度可靠,抗压性好,中间为聚丙烯纤维,依靠其独特的抗拉强度及韧性,能够有效防止地砖发生脆裂或损坏,从而确保了地砖的使用寿命。地砖顶面除排水槽外,两边为斜面中间为多个拱弧面,这样雨水会顺着斜面和拱弧面自动流向排水槽,从而避免了地砖表面集水,有效防止了行人滑倒。地砖顶部的排水槽中间浅两端深,能够及时将水引导流向两个地砖之间的缝隙中,再通过两个地砖之间的缝隙流走;排水槽上窄下宽,在确保引水量大的同时,能够避免女士鞋跟卡入排水槽中,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即使排水槽被异物堵塞,也能够通过细铁丝进行疏通,疏通操作非常方便。作为优选,两相邻排水槽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凸条的宽度是排水槽宽度的2-5倍。为了在铺装时与下方的混凝土接合紧密,以确保在地面上安装牢靠,所述第二发泡水泥层的底面设置有按矩阵分布的凸起。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容易、生产成本低、表面美观性好,强度及韧性好,不易发生损坏,使用寿命长,能够避免表面集水,有效防止了行人滑倒。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具有地砖本体1,该地砖本体1为长方体结构,由从上往下依次粘接的第一发泡水泥层1A、聚丙烯纤维层1B和第二发泡水泥层1C构成。作为优选,第一发泡水泥层1A的厚度等于第二发泡水泥层1C的厚度,第二发泡水泥层1C的厚度小于聚丙烯纤维层1B的厚度。在第二发泡水泥层1C的底面设置有按矩阵分布的凸起11,凸起11与第二发泡水泥层1C为一体结构,凸起11的大小及形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此不作赘述。如图1所示,在第一发泡水泥层1A的顶部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排水槽12,该排水槽12贯通第一发泡水泥层1A的前后端面,排水槽12的数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排水槽12的宽度从槽口往槽底的方向逐渐增大,且排水槽12的深度从中间往两端的方向逐渐增大,两相邻排水槽12之间的距离相等。如图1所示,两相邻排水槽12之间形成凸条13,凸条13的顶部为拱弧面,凸条13的宽度是排水槽12宽度的2-5倍。第一发泡水泥层1A顶面位于最左边一个排水槽12左侧的部位为第一斜面14,该第一斜面14左高右低倾斜设置,第一发泡水泥层1A顶面位于最右边一个排水槽12右侧的部位为第二斜面14’,该第二斜面14’左低右高倾斜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复合式防滑地砖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防滑地砖,具有地砖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砖本体(1)为长方体结构,由从上往下依次粘接的第一发泡水泥层(1A)、聚丙烯纤维层(1B)和第二发泡水泥层(1C)构成,在第一发泡水泥层(1A)的顶部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排水槽(12),该排水槽(12)贯通第一发泡水泥层(1A)的前后端面,所述排水槽(12)的宽度从槽口往槽底的方向逐渐增大,且排水槽(12)的深度从中间往两端的方向逐渐增大,两相邻排水槽(12)之间形成凸条(13),凸条(13)的顶部为拱弧面,所述第一发泡水泥层(1A)顶面位于最左边一个排水槽(12)左侧的部位为第一斜面(14),该第一斜面(14)左高右低倾斜设置,第一发泡水泥层(1A)顶面位于最右边一个排水槽(12)右侧的部位为第二斜面(14’),该第二斜面(14’)左低右高倾斜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防滑地砖,具有地砖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砖本体(1)为长方体结构,由从上往下依次粘接的第一发泡水泥层(1A)、聚丙烯纤维层(1B)和第二发泡水泥层(1C)构成,在第一发泡水泥层(1A)的顶部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排水槽(12),该排水槽(12)贯通第一发泡水泥层(1A)的前后端面,所述排水槽(12)的宽度从槽口往槽底的方向逐渐增大,且排水槽(12)的深度从中间往两端的方向逐渐增大,两相邻排水槽(12)之间形成凸条(13),凸条(13)的顶部为拱弧面,所述第一发泡水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波陈鑫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众通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