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发酵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4196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发酵仓,包括传送带、斗车、发酵仓本体、有氧发酵室、无氧发酵室、残渣收集室、渗滤液收集室和PLC控制系统,发酵仓本体的上部设有入料口,有氧发酵室设置在发酵仓本体内部,并与入料口连接,无氧发酵室通过第一管道连接在有氧发酵室的下端,无氧发酵室设有加热器、冷却管道、第二搅拌器和第二感应器组,残渣收集室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在无氧发酵室的下端,残渣收集室的底部设有振动器和筛片,筛片的下方设有渗滤液收集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立体式设计占地面积小,(2)有氧发酵仓和无氧发酵仓两个仓使污泥更彻底,(3)残渣收集室设有紫外灯保持残渣卫生,(4)设有除臭装置,防止臭气向外扩散。

Fermentation bin for sludge treat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ermentation tank sludge treatment, including conveyor belt, trolley, fermentation tank body, aerobic fermentation and anaerobic fermentation chamber chamber, residue collection chamber, seepage control system and PLC filtrate collection chamber, upper fermentation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aterial inlet, aerobic fermentation chambe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fermentation chamber the body,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terial inlet, anaerobic fermentation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aerobic fermentation chamber through the first pipeline, anaerobic fermentation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heater, cooling pipe, second mixer and second sensor group, the lower the residue collecting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anaerobic fermentation chamber through the second pipes, residue collecting chambe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vibrator and the screen below, sieve with Leachate Collecting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1) the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of small area, (2) aerobic fermentation and anaerobic fermentation Bin Bin two positions the sludge more thoroughly, (3) the residue collect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UV lamp to keep the residue of health, (4) is provided with a deodorizing device, prevent odor diffu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发酵仓
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发酵仓。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断增长,污水的处理率逐年提高,而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主要固体废弃物,污泥中的有机物、营养物质及其他污染物质基本上是通过微生物或者是物理、化学作用转移到了污泥中。据估算2015年我国污泥产量(80%含水率)超过6000万吨。污泥的成分复杂,是一种由多种微生物形成的菌胶团及其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组成的聚合物,除含有大量的水分外,还含有难降解的有机物、重金属、盐类以及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污泥中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较高,如果进入水体环境将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同时也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污泥中的病原菌、有机污染物以及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的臭味问题也引起了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的一种能提高发酵效率,改善传统时间发酵时间长、占地面积大、恶臭等问题的用于污泥处理的发酵仓。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发酵仓,包括传送带、斗车、发酵仓本体、有氧发酵室、无氧发酵室、残渣收集室、渗滤液收集室和PLC控制系统,所述发酵仓本体的上部设有入料口,所述斗车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有氧发酵室设置在所述发酵仓本体内部,所述入料口的一端连接所述传送带,另一端连接所述有氧发酵室,所述无氧发酵室通过第一管道连接在所述有氧发酵室的下端,所述残渣收集室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在所述无氧发酵室的下端,所述残渣收集室的底部设有筛片和控制筛片振动的振动器,所述筛片的下方设有所述渗滤液收集室,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传送带、所述发酵仓本体、所述有氧发酵室、所述无氧发酵室电连接。进一步,所述发酵仓本体的顶部设有除臭装置。进一步,所述有氧发酵室设有滤网、多组曝气装置、多组第一搅拌器和第一感应器组。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有氧发酵室内的底部,多组所述曝气装置均匀设在所述有氧发酵室内的顶部,多组所述第一搅拌器均匀设置在所述有氧发酵室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感应组包括气压感应器和第一温度感应器,所述气压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有氧发酵室内的顶部,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有氧发酵室的内侧壁上,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多组曝气装置、所述多组第一搅拌器和所述第一感应器组分别电连接。进一步,所述无氧发酵室设有加热器、冷却管道、多组第二搅拌器和第二感应器组,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无氧发酵室的内侧壁上,所述冷却管道环绕在所述无氧发酵室的外侧壁上,多组所述第二搅拌器均匀设置在所述无氧发酵室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感应器组包括第二温度感应器和氧气浓度感应器,所述第二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无氧发酵室内的顶部,所述氧气浓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无氧发酵室的内侧壁上,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加热器、所述多组第二搅拌器和所述第二感应器组电连接。进一步,所述无氧发酵室内还设有多个补水喷头,多个所述补水喷头均匀设置在所述无氧发酵室内的顶部,所述PLC控制系统与所述多个补水喷头电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分别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进一步,所述残渣收集室的顶部还设有紫外灯,所述残渣收集室的筛片材料为聚氨酯弹性体。基于所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立体式设计的发酵仓使其占地面积小,(2)设有有氧发酵仓和无氧发酵仓两个仓,使污泥发酵更彻底,(3)残渣收集室设有紫外灯保持残渣卫生,(4)设有除臭装置,防止臭气向外扩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发酵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传送带,2、斗车,21、除臭装置,3、发酵仓本体,4、有氧发酵室,41、气压感应器,42、第一温度感应器,5、无氧发酵室,51、第二温度感应器,52、氧气浓度感应器,53、补水喷头,6、残渣收集室,7、残渣收集室,8、滤网,9、曝气装置,10、第一搅拌器,11、第一管道,12、加热器,13、冷却管道,14、第二搅拌器,15、第二感应器组,16、第二管道,17、振动器,18、筛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发酵仓,包括传送带1、斗车2、发酵仓本体3、有氧发酵室4、无氧发酵室5、残渣收集室6、渗滤液收集室7和PLC控制系统,发酵仓本体3的上部设有入料口31,斗车2设置在传送带1上,有氧发酵室4设置在发酵仓本体3内部,入料口31的一端连接传送带1,另一端连接有氧发酵室4,无氧发酵室5通过第一管道11连接在有氧发酵室4的下端,残渣收集室6通过第二管道16连接在无氧发酵室5的下端,残渣收集室6的底部设有筛片18和控制筛片18振动的振动器17,筛片18的下方设有渗滤液收集室7,PLC控制系统分别与传送带1、发酵仓本体3、有氧发酵室4、无氧发酵室5电连接。进一步,发酵仓本体3的顶部设有除臭装置21。进一步,有氧发酵室4设有滤网8、多组曝气装置9、多组第一搅拌器10和第一感应器组,滤网8设置在有氧发酵室4内的底部,多组曝气装置9均匀设在有氧发酵室4内的顶部,多组第一搅拌器10均匀设置在有氧发酵室4的内侧壁上,第一感应组包括气压感应器41和第一温度感应器42,气压感应器41设置在有氧发酵室4内的顶部,第一温度感应器42设置在有氧发酵室4的内侧壁上,PLC控制系统分别与多组曝气装置9、多组第一搅拌器10和第一感应器组分别电连接。进一步,无氧发酵室5设有加热器12、冷却管道13、多组第二搅拌器14和第二感应器组15,加热器12设置在无氧发酵室5的内侧壁上,冷却管道13环绕在无氧发酵室5的外侧壁上,多组第二搅拌器14均匀设置在无氧发酵室5的内侧壁上,第二感应器组包括第二温度感应器51和氧气浓度感应器52,第二温度感应器51设置在无氧发酵室5内的顶部,氧气浓度感应器52设置在无氧发酵室5的内侧壁上,PLC控制系统分别与加热器12、多组第二搅拌器14和第二感应器组15电连接。进一步,无氧发酵室5内还设有多个补水喷头53,多个补水喷头53均匀设置在无氧发酵室5内的顶部,PLC控制系统与多个补水喷头53电连接。进一步,第一管道11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管道16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与PLC控制系统连接。进一步,残渣收集室6的顶部还设有紫外灯,残渣收集室6的筛片18的材料为聚氨酯弹性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发酵仓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发酵仓,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1)、斗车(2)、发酵仓本体(3)、有氧发酵室(4)、无氧发酵室(5)、残渣收集室(6)、渗滤液收集室(7)和PLC控制系统,所述发酵仓本体(3)的上部设有入料口(31),所述斗车(2)设置在所述传送带(1)上,所述有氧发酵室(4)设置在所述发酵仓本体(3)内部,所述入料口(31)的一端连接所述传送带(1),另一端连接所述有氧发酵室(4),所述无氧发酵室(5)通过第一管道(11)连接在所述有氧发酵室(4)的下端,所述残渣收集室(6)通过第二管道(16)连接在所述无氧发酵室(5)的下端,所述残渣收集室(6)的底部设有筛片(18)和控制筛片(18)振动的振动器(17),所述筛片(18)的下方设有所述渗滤液收集室(7),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传送带(1)、所述发酵仓本体(3)、所述有氧发酵室(4)、所述无氧发酵室(5)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发酵仓,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1)、斗车(2)、发酵仓本体(3)、有氧发酵室(4)、无氧发酵室(5)、残渣收集室(6)、渗滤液收集室(7)和PLC控制系统,所述发酵仓本体(3)的上部设有入料口(31),所述斗车(2)设置在所述传送带(1)上,所述有氧发酵室(4)设置在所述发酵仓本体(3)内部,所述入料口(31)的一端连接所述传送带(1),另一端连接所述有氧发酵室(4),所述无氧发酵室(5)通过第一管道(11)连接在所述有氧发酵室(4)的下端,所述残渣收集室(6)通过第二管道(16)连接在所述无氧发酵室(5)的下端,所述残渣收集室(6)的底部设有筛片(18)和控制筛片(18)振动的振动器(17),所述筛片(18)的下方设有所述渗滤液收集室(7),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传送带(1)、所述发酵仓本体(3)、所述有氧发酵室(4)、所述无氧发酵室(5)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发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仓本体(3)的顶部设有除臭装置(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发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氧发酵室(4)设有滤网(8)、多组曝气装置(9)、多组第一搅拌器(10)和第一感应器组,所述滤网(8)设置在所述有氧发酵室(4)内的底部,多组所述曝气装置(9)均匀设在所述有氧发酵室(4)内的顶部,多组所述第一搅拌器(10)均匀设置在所述有氧发酵室(4)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感应组包括气压感应器(41)和第一温度感应器(42),所述气压感应器(41)设置在所述有氧发酵室(4)内的顶部,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宇齐立鹏程东生李挂平王哲李桐杨东赫佟灿冯磊赵孟颖王朵陈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宇辉煌生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