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4006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以复合肥料为内核,由内核向外依次包覆植物油层、脲醛树脂、酚醛树脂和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植物油层中包括植物油、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其中,将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溶解于植物油中,使植物油包覆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能够控制化肥养分释放时间,达到智能缓释、控释的目的。

Degradable water retaining resin coated compound fertiliz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ter degradable resin coated compound fertilizer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biodegradable water resin coated compound fertilizer to compound fertilizer as the kernel, the kernel by the outside coating plant oil, urea formaldehyde resin, phenolic resin and polyvinyl alcohol modified UF resin, including vegetable oil, oil plant urease inhibitor and among them, nitrification inhibitor, urease inhibitor and nitrification inhibitor dissolved in vegetable oil, the vegetable oil coated with urease inhibitor and nitrification inhibitor. It can control the release time of chemical fertilizer nutrients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intelligent slow release and controlled rel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缓控释包膜肥料
,尤其涉及到一种主要多重包膜可降解保水功能的肥料。
技术介绍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化肥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占40%左右。根据全国化肥实验网的大量实验结果,施用化肥,可提高稻、玉米、棉花单产40%~50%,提高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单产50%~60%,提高大豆单产近20%。据推算在粮食总产中有35%~45%是施用化肥的作用。2015年,中国氮肥用量达到2361.0万吨以上,占中国化肥施用量的39.0%以上。化肥在农业生产成本(物资费用加人工费用)中占25%以上,占全部物资费用(种子、肥料、机械作业、排灌等费用)的50%左右,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都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化肥生产消耗了大量能源和资金,化肥进口也动用了大量外汇,农民用于购买化肥的资金,是农业生产物资中最大的一项。但是化肥未能物尽其用,其中用量最大的氮肥当季利用率只有30%~35%,化肥的增产效果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能够控制化肥养分释放时间,达到智能缓释、控释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以复合肥料为内核,由内核向外依次包覆植物油层、脲醛树脂、酚醛树脂和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所述植物油层中包括植物油、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其中,将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溶解于植物油中,使植物油包覆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本专利技术将复合肥料采用植物油进行包膜将氮素养分与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分隔开,并防止肥料结块和吸潮,植物油膜外,脲醛树脂、酚醛树脂和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多层包膜,控制养分释放时间的工作。本专利技术工艺易于实现,能有效减缓养分向外界的释放及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速率,对肥料中养分在土壤中的释放进行有效控制,有效地减轻养分快速释放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而且所用包膜材料可以完全生物降解,降解产物对土壤没有二次污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将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溶解在植物油中形成油溶液,将所述油溶液均匀分散至预热后的复合肥料颗粒表面制备成颗粒1,再将脲醛树脂均匀分散至颗粒1的表面制备成颗粒2,然后将酚醛树脂均匀分散至颗粒2的表面形成颗粒3,最后将聚乙烯醇改性脲醛均匀分散至颗粒3的表面,即可获得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包膜复合肥料肥料为颗粒样品,能够满足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和机械化施用,与传统复合肥料肥料颗粒相比,能够起到保水的作用,包膜层层分解的速率,能够控制氮素的释放时间,达到智能缓控作用,最终提高肥料利用率。2.本专利技术工艺易于实现,能有效减缓养分向外界的释放及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速率,对肥料中养分在土壤中的释放进行有效控制,有效地减轻养分快速释放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而且所用包膜材料可以完全生物降解,降解产物对土壤没有二次污染,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为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的植物养分累积释放率曲线。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复合肥料是指化学方法或(和)混合方法制成的含作物营养元素氮、磷、钾中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化肥。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化肥不能物尽其用、氮肥利用率较低的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本申请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以复合肥料为内核,由内核向外依次包覆植物油层、脲醛树脂、酚醛树脂和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所述植物油层中包括植物油、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其中,将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溶解于植物油中,使植物油包覆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本专利技术将复合肥料采用植物油进行包膜将氮素养分与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分隔开,并防止肥料结块和吸潮,植物油膜外,脲醛树脂、酚醛树脂和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多层包膜,控制养分释放时间的工作。本专利技术工艺易于实现,能有效减缓养分向外界的释放及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速率,对肥料中养分在土壤中的释放进行有效控制,有效地减轻养分快速释放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而且所用包膜材料可以完全生物降解,降解产物对土壤没有二次污染。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包膜复合肥料缓释、控释的效果,本申请优选的,各原料以质量份数计,复合肥料80~98份,脲酶抑制剂0.1~1份,消化抑制剂0.1~1份,植物油0.3~1份,脲醛树脂1~3份,酚醛1~3份,聚乙烯醇改性脲醛1~3份。为了方便制备包膜的复合肥料,本申请优选的,将复合肥料制成复合肥料颗粒作为内核。为了增加作物对复合肥料的吸收效果,本申请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复合肥料颗粒的直径为3~4mm。本申请的另一种典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上述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将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溶解在植物油中形成油溶液,将所述油溶液均匀分散至预热后的复合肥料颗粒表面制备成颗粒1,再将脲醛树脂均匀分散至颗粒1的表面制备成颗粒2,然后将酚醛树脂均匀分散至颗粒2的表面形成颗粒3,最后将聚乙烯醇改性脲醛均匀分散至颗粒3的表面,即可获得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优选的,其步骤为:(1)复合肥料颗粒加入到包膜机中,对复合肥颗粒进行预热,将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溶解在植物油中制备成油溶液,从包膜机侧面将植物油喷成雾状,使其均匀分散在复合肥料颗粒的表面制备成颗粒1;(2)从包膜机的侧面将脲醛树脂的预聚物喷成雾状,使脲醛树脂均匀分散在颗粒1的表面制备成颗粒2;(3)从包膜机的侧面将酚醛树脂的预聚物喷成雾状,使酚醛树脂均匀分散在颗粒2的表面制备成颗粒3;(4)从包膜机的侧面将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的预聚物喷成雾状,使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均匀分散在颗粒3的表面制备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为了提高脲醛树脂、酚醛树脂及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的固化速度,本申请进一步优选的,步骤(2)中,从包膜机的侧面将脲醛树脂的预聚物喷成雾状,从包膜机的另一个侧面喷入氯化铵溶液;步骤(3)中,从包膜机的侧面将酚醛树脂的预聚物喷成雾状,从包膜机的另一个侧面喷入氯化铵溶液;步骤(4)中,从包膜机的侧面将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的预聚物喷成雾状,从包膜机的另一个侧面喷入氯化铵溶液。喷入氯化铵溶液不仅能够加快各种树脂高分子层的固化速度,还能够为各高分子层提高氮元素,从而增加了养分智能缓控的效果。为了提高复合肥料的包覆效果,本申请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预热的温度为50~70℃。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其特征是,以复合肥料为内核,由内核向外依次包覆植物油层、脲醛树脂、酚醛树脂和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所述植物油层中包括植物油、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其中,将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溶解于植物油中,使植物油包覆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其特征是,以复合肥料为内核,由内核向外依次包覆植物油层、脲醛树脂、酚醛树脂和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所述植物油层中包括植物油、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其中,将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溶解于植物油中,使植物油包覆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其特征是,各原料以质量份数计,复合肥料80~98份,脲酶抑制剂0.1~1份,消化抑制剂0.1~1份,植物油0.3~1份,脲醛树脂1~3份,酚醛1~3份,聚乙烯醇改性脲醛1~3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其特征是,将复合肥料制成复合肥料颗粒作为内核。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其特征是,所述复合肥料颗粒的直径为3~4mm。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溶解在植物油中形成油溶液,将所述油溶液均匀分散至预热后的复合肥料颗粒表面制备成颗粒1,再将脲醛树脂均匀分散至颗粒1的表面制备成颗粒2,然后将酚醛树脂均匀分散至颗粒2的表面形成颗粒3,最后将聚乙烯醇改性脲醛均匀分散至颗粒3的表面,即可获得可降解保水树脂包膜复合肥料。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海涛杜延全张元元钟琪刘宇虹郑杰殷慧敏赵旭东王忠刚钟涛陈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朝阳作物营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