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款车内后视镜电子产品与原车车内镜的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3978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同一款车内后视镜电子产品与原车车内镜的装配结构,包括主机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主机上的支架,所述主机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位,所述支架对应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上;所述安装位的内部两侧设有至少一组、两两相对设置的突出部,所述支架的底部外侧设有与所述突出部相匹配的至少一组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经济、拆装便捷、能够满足不同用户使用需求等优点。

The assembly structure of the same car rearview mirror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the original car endoscop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ssembly structure with a car rearview mirror in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original car endoscopy, including the host and the bracket detachably connected on the host, the host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installation position, the corresponding bracket is mounted on the mounting position of the mounting position; the internal protrusion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at least one group, 22 relatively arranged, at least one set of groove matching the outer side of the bottom of th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protrusion.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and can meet the demand of different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一款车内后视镜电子产品与原车车内镜的装配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造技术后装电子产品领域,具体涉及同一款车内后视镜电子产品与原车车内镜的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制造业中,一般轿车的车载内后视镜是必不可少的零件,车内后视镜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观察车后的情况和倒车时使用的,车内后视镜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右反光镜的盲区,所以从车内后视镜是能够看到右后玻璃和后风挡玻璃左右侧的物象;除了行车过程中正确使用车内后视镜,在夜间行车中车主还需要防范经常出现的眩目情况。但是,现有同一款车内后视镜电子产品与原车车内镜的装配结构大多数为单一装配,只能将特定型号或结构的后视镜电子产品安装在车体内部,而无法解决用户对后视镜电子产品与原车车内镜装配方式多样化的安装需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对同一款车内后视镜以不同方式与原车后视镜结合的装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经济、拆装便捷、能够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同一款车内后视镜电子产品与原车车内镜的装配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有如下构成:同一款车内后视镜电子产品与原车车内镜的装配结构,包括主机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主机上的支架,所述主机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位,所述支架对应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上;所述安装位的内部两侧设有至少一组、两两相对设置的突出部,所述支架的底部外侧设有与所述突出部相匹配的至少一组凹槽。所述安装位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螺丝柱,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螺丝柱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突出部为U型结构。所述凹槽具有开口部以及与所述开口部连通设置的卡合部。所述开口部和所述卡合部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开口部的开口宽度大于等于所述突出部的宽度。所述卡合部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突出部的高度。所述支架为分体式结构,所述每个分体式结构分别卡合在所述安装位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主要通过主机和支架的可拆卸式连接方式来解决后视镜电子产品与原车车内镜结合的单一装配问题;本技术的支架为分体式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的后视镜装配方式来对应选择合适的支架,可选择性和灵活性较强;本技术中所述主机和所述支架中的任一种组合,均能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后视镜电子产品,从而实现同一款后视镜电子产品与原车后视镜的不同装配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本技术同一款车内后视镜电子产品与原车车内镜的装配结构图一;图2:本技术同一款车内后视镜电子产品与原车车内镜的装配结构图二;图3:本技术同一款车内后视镜电子产品与原车车内镜的装配结构图三;图4:本技术中突出部的放大示意图;图5:本技术中凹槽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同一款车内后视镜电子产品与原车车内镜的装配结构,包括主机10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主机10上的支架20,所述主机10安装在车体内部,所述支架20用于固定安装后视镜;本技术的支架20包括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三种结构,图1为主机和纯绑带支架的装配结构图;图2为主机、活动卡脚以及绑带支架的装配结构图;图三为主机和专车专用支架的装配结构图,使用如图3所示的装配结构时,需拆除原车车内镜。具体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的后视镜装配方式来对应选择相应的主机10和支架20。所述主机10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位11,所述支架20对应安装在所述安装位11上;所述安装位11的内部两侧设有至少一组、两两相对设置的突出部12,所述支架20的底部外侧设有与所述突出部12相匹配的至少一组凹槽21。所述突出部12和凹槽21相互匹配设置,卡合方便且较易实现定位安装。如图4所示,所述突出部12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卡合在所述凹槽21内,所述U型结构在保证强度要求的情况下还比较节省耗材。如图5所示,所述凹槽21具有开口部211以及与所述开口部211连通设置的卡合部212,且所述开口部211和所述卡合部212相互垂直设置。手持所述支架20往下移动并使所述突出部12从开口部211进入所述凹槽21内;然后沿与所述卡合部212设置方向相反的方向,水平推动所述支架20以使所述突出部21逐渐卡合至所述卡合部212内,见图1至图3中箭头所示的装配方向。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开口部211的开口宽度大于等于所述突出部12的宽度,所述卡合部212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突出部12的高度。上述设置方式便于所述突出部21能够顺利的与所述凹槽21卡合以实现主机10和支架20的可拆卸式安装。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安装位1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螺丝柱13,所述支架20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螺丝柱13相匹配的螺纹孔22。当上述突出部12卡合至所述卡合部212时,所述螺丝柱13的安装位置与所述螺纹孔22的安装位置上下相对,通过螺丝将所述螺纹孔22与所述螺丝柱13固定,此时主机10和支架20的装配完成;所述突出部12和凹槽21的配合以及所述螺丝柱13和螺纹孔22的螺钉固定方式,使得所述主机10和支架20的固定更加牢固。如图3所示的支架20上还设有用于安装专车专用标准支架的安装卡槽23。所述支架20亦可为分体式结构(见图1和图2所示),所述每个分体式结构分别卡合在所述安装位11上,本实施例中,两个支架20对应安装在所述主机10上的安装位11上。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拆卸式连接方式便于根据用户需求来对应安装后视镜,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因此,本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同一款车内后视镜电子产品与原车车内镜的装配结构

【技术保护点】
同一款车内后视镜电子产品与原车车内镜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10)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主机(10)上的支架(20),所述主机(10)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位(11),所述支架(20)对应安装在所述安装位(11)上;所述安装位(11)的内部两侧设有至少一组、两两相对设置的突出部(12),所述支架(20)的底部外侧设有与所述突出部(12)相匹配的至少一组凹槽(21)。

【技术特征摘要】
1.同一款车内后视镜电子产品与原车车内镜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10)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主机(10)上的支架(20),所述主机(10)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位(11),所述支架(20)对应安装在所述安装位(11)上;所述安装位(11)的内部两侧设有至少一组、两两相对设置的突出部(12),所述支架(20)的底部外侧设有与所述突出部(12)相匹配的至少一组凹槽(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1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螺丝柱(13),所述支架(20)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螺丝柱(13)相匹配的螺纹孔(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12)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伯健
申请(专利权)人:板牙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