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内局部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3682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管道内局部钻孔装置,包括传动软轴、支架、驱动装置、钻孔装置和连接装置,传动软轴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架为圆形,支架与第一端同轴连接,支架的外周间隔设置有若干与管道的内壁接触的滚轮;驱动装置与第二端连接,驱动装置可通过传动软轴将扭力传递至支架,以驱动支架沿管道的长度方向运动;钻孔装置和连接装置,位于支架远离驱动装置的一侧,钻孔装置通过连接装置与支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将钻孔装置输送至预定位置,通过钻孔装置对管道的内表面进行局部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对管道进行拆除或者切割处理,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

A local drilling device in pipel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ocal pipe drilling device, including a flexible transmission shaft and a bracket and a driving device, a drilling device and a connecting device, transmission flexible shaft has opposing first and second ends; support for the circular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nd of the coaxial, roller bracket peripheral intervals are arranged with the pipe wall contact number; driving device and driving device can be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end, through a flexible transmission shaft torque is transferred to the bracket to drive the bracket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movement of a pipe; a drilling device and a connecting device, one side in the bracket away from the driving device, drilling device connected with the bracket through the connec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drilling device is transported to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pipe drilling device for local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without the need for pipeline dismantling or cutting processing, can save a lot of manpower, material resources and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内局部钻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路系统作业
,具体涉及一种管道内局部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船舶、工业等管路系统种类繁多,有各种大小通径,管路弯弯曲曲,材质各有不同。在管路制作、安装时需要对管道内的某些位置进行钻孔处理。一些管道的长度较大,弯管数量多,在管道内钻孔极为不便。首先需要检查管道的内表面,以确定钻孔位置,如果使用内窥镜,由于没有辅助内窥镜移动的行走装置,只能采用塑料管等推杆向前推动内窥镜移动,但无法经过较多数量的弯管位置,对于弯管位置只能拆下管段进行处理;确定钻孔位置后,对于弯管位置或者管道较长时,如果采用拆管方法,对于采用可拆卸连接的管道如法兰等连接的管道可以直接拆下,但如果是对焊或套管烧焊连接的管路则需切割下来处理,特别是周围有其他物件阻挡时,还要移除周围物件,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耗费较长的工作时间。在管道外钻孔时需要对管道外表面的孔进行焊接封堵,影响该管道的强度和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内局部钻孔装置,可将钻孔装置输送至管道内的预定位置并对管道内进行局部钻孔处理。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管道内局部钻孔装置,包括:传动软轴,所述传动软轴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架,所述支架为圆形,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端同轴连接,所述支架的外周间隔设置有若干与管道的内壁接触的滚轮;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可通过所述传动软轴将扭力传递至所述支架,以驱动所述支架沿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运动;钻孔装置和连接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所述钻孔装置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支架连接。作为管道内局部钻孔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中心轴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心轴外周的第一支架本体,所述第一支架本体可绕所述第一中心轴的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中心轴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中心轴外周的第二支架本体,所述第二支架本体可绕所述第二中心轴的轴线转动;所述钻孔装置包括转动轴、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一端的钻头、设置在所述转动轴另一端的摩擦球以及位于所述钻头与所述摩擦球之间且套设在所述转动轴外部的轴套,所述钻头可与管道内壁选择性抵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中心轴组件和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组件外周的连接本体,所述中心轴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中心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摩擦球抵接的摩擦盘,所述摩擦盘可带动所述转动轴及所述摩擦球转动,所述连接本体通过弹性组件与所述转动轴的轴套连接,以使所述摩擦球始终与所述摩擦盘抵接;所述传动软轴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传动软轴和第二传动软轴,所述第一中心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软轴与所述第二中心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心轴组件连接,所述第二中心轴远离所述第一中心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软轴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作为管道内局部钻孔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中心轴的外周通过第一齿轮组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连接,所述第二中心轴的外周通过第二齿轮组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组的齿轮的数量为奇数,所述第二齿轮组的齿轮的数量为偶数。作为管道内局部钻孔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本体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组件外周的第三齿轮组,所述中心轴组件包括第三中心轴,沿所述第三中心轴的径向,所述第三齿轮组依次包括第三中心齿轮、第四中间齿轮以及第三齿轮壳体,所述第三中心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中心轴的外周并通过所述第四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壳体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壳体的内周具有与所述第四中间齿轮相啮合的齿轮;所述第三中心轴外套设有衬套,所述衬套具有内径与所述第三中心轴的外径相匹配的第一衬套和用于安装所述第四中间齿轮的第二衬套,所述第二衬套与所述第三中心轴之间具有所述第三中心齿轮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三齿轮壳体沿其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径与所述第一衬套的外径相匹配,邻近所述钻孔装置的所述盖板通过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转动轴的轴套连接。作为管道内局部钻孔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组件包括铰接轴、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和弹簧,所述第一铰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盖板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第二铰接部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铰接部远离所述铰接轴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的轴套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盖板邻近其内周的位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部连接,所述弹簧始终具有拉动所述第二铰接部绕所述铰接轴的轴线朝向靠近所述摩擦盘的一侧的转动趋势。作为管道内局部钻孔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中间齿轮通过所述第一中心轴的轴套固定,沿所述第一中心轴的轴向且朝向靠近所述钻孔装置的方向,所述第一中心轴的轴套与所述第一中心轴之间顺序设置有第一让位区、第二让位区和第三让位区;所述第二中间齿轮和所述第三中间齿轮通过所述第二中心轴的轴套固定,沿所述第二中心轴的轴向且朝向靠近所述钻孔装置的方向,所述第二中心轴的轴套与所述第二中心轴之间顺序设置有第四让位区、第五让位区和第六让位区;所述第四中间齿轮通过所述第三中心轴的衬套固定,沿所述第三中心轴的轴向且朝向靠近所述钻孔装置的方向,所述第三中心轴与所述第二衬套之间顺序设置有第七让位区、第八让位区和第九让位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控制部,沿朝向所述钻孔装置的方向,所述控制部依次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当所述控制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中心齿轮位于所述第一让位区,所述第二中心齿轮位于所述第四让位区,所述第三中心齿轮位于所述第七让位区,以使所述第一中心齿轮与所述第一中间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中心齿轮与所述第二中间齿轮啮合,以及所述第三中心齿轮与所述第四中间齿轮分离;当所述控制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中心齿轮位于所述第二让位区,所述第二中心齿轮位于所述第五让位区,所述第三中心齿轮位于所述第八让位区,以使所述第一中心齿轮与所述第一中间齿轮分离,所述第二中心齿轮与所述第二中间齿轮分离,以及所述第三中心齿轮与所述第四中间齿轮啮合;当所述控制部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中心齿轮位于所述第三让位区,所述第二中心齿轮位于所述第六让位区,所述第三中心齿轮位于所述第九让位区,以使所述第一中心齿轮与所述第一中间齿轮分离、所述第二中心齿轮与所述第二中间齿轮分离,以及所述第三中心齿轮与所述第四中间齿轮分离。作为管道内局部钻孔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心轴组件还包括第一卡轴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中心轴内的第二卡轴,所述第三中心轴远离所述第二卡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中心轴连接,所述第一卡轴一端插入至所述第一衬套内与所述第二卡轴选择性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衬套的外部与所述摩擦盘连接,所述第一卡轴可沿其轴向相对于所述第一衬套移动;当所述控制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卡轴与所述第二卡轴分离,所述钻头与管道内壁分离;当所述控制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卡轴与所述第二卡轴分离,所述钻头与管道内壁分离;当所述控制部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卡轴与所述第二卡轴卡接,所述钻头与管道内壁抵接。作为管道内局部钻孔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轴的轴套上还设置有摄像装置。作为管道内局部钻孔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电动机和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的空心轴,所述空心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软轴连接,所述空心轴外设置有空心轴套,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管道内局部钻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内局部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软轴,所述传动软轴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架,所述支架为圆形,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端同轴连接,所述支架的外周间隔设置有若干与管道的内壁接触的滚轮;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可通过所述传动软轴将扭力传递至所述支架,以驱动所述支架沿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运动;钻孔装置和连接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所述钻孔装置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支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内局部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软轴,所述传动软轴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架,所述支架为圆形,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端同轴连接,所述支架的外周间隔设置有若干与管道的内壁接触的滚轮;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可通过所述传动软轴将扭力传递至所述支架,以驱动所述支架沿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运动;钻孔装置和连接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所述钻孔装置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支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局部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中心轴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心轴外周的第一支架本体,所述第一支架本体可绕所述第一中心轴的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中心轴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中心轴外周的第二支架本体,所述第二支架本体可绕所述第二中心轴的轴线转动;所述钻孔装置包括转动轴、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一端的钻头、设置在所述转动轴另一端的摩擦球以及位于所述钻头与所述摩擦球之间且套设在所述转动轴外部的轴套,所述钻头可与管道内壁选择性抵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中心轴组件和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组件外周的连接本体,所述中心轴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中心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摩擦球抵接的摩擦盘,所述摩擦盘可带动所述转动轴及所述摩擦球转动,所述连接本体通过弹性组件与所述转动轴的轴套连接,以使所述摩擦球始终与所述摩擦盘抵接;所述传动软轴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传动软轴和第二传动软轴,所述第一中心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软轴与所述第二中心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心轴组件连接,所述第二中心轴远离所述第一中心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软轴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内局部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轴的外周通过第一齿轮组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连接,所述第二中心轴的外周通过第二齿轮组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组的齿轮的数量为奇数,所述第二齿轮组的齿轮的数量为偶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内局部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组件外周的第三齿轮组,所述中心轴组件包括第三中心轴,沿所述第三中心轴的径向,所述第三齿轮组依次包括第三中心齿轮、第四中间齿轮以及第三齿轮壳体,所述第三中心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中心轴的外周并通过所述第四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壳体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壳体的内周具有与所述第四中间齿轮相啮合的齿轮;所述第三中心轴外套设有衬套,所述衬套具有内径与所述第三中心轴的外径相匹配的第一衬套和用于安装所述第四中间齿轮的第二衬套,所述第二衬套与所述第三中心轴之间具有所述第三中心齿轮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三齿轮壳体沿其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径与所述第一衬套的外径相匹配,邻近所述钻孔装置的所述盖板通过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转动轴的轴套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内局部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铰接轴、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和弹簧,所述第一铰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盖板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第二铰接部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铰接部远离所述铰接轴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的轴套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盖板邻近其内周的位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部连接,所述弹簧始终具有拉动所述第二铰接部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家骥文华平梁惠群党长青谢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