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贯穿件成套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365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气贯穿件成套加工装置,包括机身外壳,所述机身外壳的底部对称安装有万向自锁轮,所述电气箱的前表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箱门,所述机身外壳内部靠近电气箱的一侧安装有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的一侧安装有液压泵,所述电气箱的上方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通过液压伸缩杆带动固定杆进行移动,可以根据电气贯穿件芯管的大小来调节固定杆的高度,固定杆下方的上压轮固定座和下压轮固定座之间通过上调节杆和下调节杆进行连接,且上调节杆与下调节杆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贯穿件芯管的大小来通过调节螺栓进行调节。

Complete set of processing device for electrical penetrating parts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electrical penetration assembly complete machin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body shell, at the bottom of the symmetrical body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universal wheel lock, front surface of the electrical box by a hing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x door, the side of the fuselage shell near the electrical box is installed on the side of the hydraulic oil tank, hydraulic oil tank equipped with a hydraulic pump, a guide rail is arranged above the electric box, one side of the guide rail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drive motor second, the invention is provided by hydraulic telescopic rod drives the fixing rod to move, according to the core tube of the electrical penetration assembly to adjust the size of the fixed rod height, the lower part of the fixing rod the pressing wheel fixing seat and a lower pressure wheel between the fixed base through a regulating rod and a regulating rod are connected, and the adjusting rod and the adjusting rod according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enetration The size of the core pipe is adjusted by adjusting the bo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气贯穿件成套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加工
,具体涉及电气贯穿件成套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电气贯穿件是由安装在一个筒体内的多个包容若干个导体的贯穿芯棒组成,电气贯穿件是核电关键设备之一,是为核电站安全壳内外的一些设备设施提供电力或通讯通信通路的一项重要电气设施,同时,作为安全壳的一部分,构成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安全屏障,反应堆安全壳电气贯穿件作为各种电缆贯穿安全壳的通道,既要满足相关电气性能要求,还必须保证可靠的密封性能,即使在各种事故工况包括失水、地震等)情况下,仍能维持安全壳压力边界的完整性和电气连续性。现有的电气贯穿件加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加工装置的加工不方便,操作麻烦,不能很好的对电气贯穿件的芯管进行校准直。在专利号是CN101733311B的中国专利中,提到了一种电气贯穿件的芯管加工装置,包括机架、导轨,机架上固定有位于导轨一端的固定夹头,导轨上设有活动夹头,活动夹头与设置在机架上且能带动活动夹头沿着导轨移动的张紧移动机构相连,活动夹头和固定夹头之间设有旋压校直机构,旋压校直机构与设置在机架上的旋压校直移动机构相连,虽然上述的电气贯穿件的芯管加工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电气贯穿件芯管的性能,但是使用起来不方便,加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气贯穿件成套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加工装置的加工不方便,操作麻烦,不能很好的对电气贯穿件的芯管进行校准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气贯穿件成套加工装置,包括机身外壳,所述机身外壳的底部对称安装有万向自锁轮,且机身外壳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电气箱,所述电气箱的前表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箱门,所述机身外壳内部靠近电气箱的一侧安装有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的一侧安装有液压泵,所述电气箱的上方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斜支架与机身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导轨的外部绕设有导轨固定座,所述导轨固定座的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下压轮固定座,两个下压轮固定座中间设置有转筒固定座,且两个下压轮固定座内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压轮,所述转筒固定座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筒,两个所述下压轮固定座均通过调节杆固定连接有上压轮固定座,所述调节杆包括上调节杆和下调节杆,所述上调节杆与下调节杆的连接位置处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上压轮固定座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方对称设置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液压伸缩杆,且支撑杆通过滑轨连接有固定立柱,所述液压伸缩杆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泵连接,所述机身外壳内部一侧靠近导轨的上方位置处安装有固定夹头,且机身外壳内部与固定夹头对称的一侧安装有活动夹头,所述活动夹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斜支架与机身外壳固定连接,且第一驱动电机的下方安装有XHDM-5控制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液压泵和第二驱动电机均与XHDM-5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液压油管的长度大于等于机身外壳的高度和固定立柱的长度之和。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结构。优选的,所述活动夹头与固定夹头均为可调节结构。优选的,所述压轮共设置有八个,且八个压轮对称设置在上压轮固定座和下压轮固定座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液压伸缩杆与支撑杆的上方均开设有滑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液压伸缩杆带动固定杆进行移动,可以根据电气贯穿件芯管的大小来调节固定杆的高度,固定杆下方的上压轮固定座和下压轮固定座之间通过上调节杆和下调节杆进行连接,且上调节杆与下调节杆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贯穿件芯管的大小来通过调节螺栓进行调节,使贯穿件的芯管可以稳定放置在上压轮固定座的压轮和下压轮固定座的压轮之间,方便对电气贯穿件芯管来进行校直加工。(2)本专利技术的上压轮固定座和下压轮固定座通过调节杆进行固定,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动导轨转动,导轨转动带动导轨固定座移动,导轨固定座移动带动下压轮固定座进行移动,下压轮固定座移动通过调节杆带动上压轮固定座移动,利用上压轮固定座的压轮和下压轮固定座的压轮以及转筒对贯穿件芯管进行校直加工,不需要再通过其他动力设备来带动上压轮固定座移动,操作起来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液压油管、2-液压伸缩杆、3-支撑杆、4-固定杆、5-固定立柱、6-滑轨、7-机身外壳、8-活动夹头、9-第一驱动电机、10-电气箱、11-箱门、12-液压油箱、13-万向自锁轮、14-液压泵、15-第二驱动电机、16-导轨、17-固定夹头、18-上压轮固定座、19-调节螺栓、20-调节孔、21-下压轮固定座、22-转筒固定座、23-压轮、24-调节杆、241-上调节杆、242-下调节杆、25-转筒、26-导轨固定座、27-XHDM-5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电气贯穿件成套加工装置,包括机身外壳7,机身外壳7的底部对称安装有万向自锁轮13,且机身外壳7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电气箱10,用于存放加工过程中需要的工具,电气箱10的前表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箱门11,机身外壳7内部靠近电气箱10的一侧安装有液压油箱12,液压油箱12的一侧安装有液压泵14,电气箱10的上方安装有导轨16,导轨16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5,第二驱动电机15通过斜支架与机身外壳7固定连接,导轨16的外部绕设有导轨固定座26,第二驱动电机15转动带动导轨16转动,导轨16转动带动导轨固定座26水平方向移动,导轨固定座26的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下压轮固定座21,两个下压轮固定座21中间设置有转筒固定座22,且两个下压轮固定座21内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压轮23,用于对贯穿件的芯管进行校直,转筒固定座22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筒25,两个下压轮固定座均通过调节杆24固定连接有上压轮固定座18,调节杆24包括上调节杆241和下调节杆242,上调节杆241与下调节杆242的连接位置处开设有调节孔20,调节孔20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螺栓19,调节螺栓19可以调节上调节杆241与下调节杆242的相对位置,上压轮固定座18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杆4,固定杆4的上方对称设置有支撑杆3,两个支撑杆3之间设置有液压伸缩杆2,且支撑杆3通过滑轨6连接有固定立柱5,用于带动固定杆4上下移动,液压伸缩杆2通过液压油管1与液压泵14连接,机身外壳7内部一侧靠近导轨16的上方位置处安装有固定夹头17,且机身外壳7内部与固定夹头17对称的一侧安装有活动夹头8,活动夹头8和固定夹头17用于固定贯穿件的芯管,活动夹头8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9,第一驱动电机9通过斜支架与机身外壳7固定连接,且第一驱动电机9的下方安装有XHDM-5控制器27,用于控制本装置正常工作,第一驱动电机9、液压泵14和第二驱动电机15均与XH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气贯穿件成套加工装置

【技术保护点】
电气贯穿件成套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外壳(7),所述机身外壳(7)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电气箱(10),所述电气箱(10)的前表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箱门(11),所述机身外壳(7)内部靠近电气箱(10)的一侧安装有液压油箱(12),所述液压油箱(12)的一侧安装有液压泵(14);以及导轨(16),所述导轨(16)安装在电气箱(10)的上方,该导轨(16)的外部绕设有导轨固定座(26),所述导轨固定座(26)的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下压轮固定座(21),两个下压轮固定座(21)中间设置有转筒固定座(22),且两个下压轮固定座(21)内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压轮(23),所述转筒固定座(22)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筒(25),两个所述下压轮固定座均通过调节杆(24)固定连接有上压轮固定座(18),所述调节杆(24)包括上调节杆(241)和下调节杆(242),所述上调节杆(241)与下调节杆(242)的连接位置处开设有调节孔(20),所述调节孔(20)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螺栓(19),所述上压轮固定座(18)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上方对称设置有支撑杆(3),两个所述支撑杆(3)之间设置有液压伸缩杆(2),且支撑杆(3)通过滑轨(6)连接有固定立柱(5),所述液压伸缩杆(2)通过液压油管(1)与液压泵(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气贯穿件成套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外壳(7),所述机身外壳(7)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电气箱(10),所述电气箱(10)的前表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箱门(11),所述机身外壳(7)内部靠近电气箱(10)的一侧安装有液压油箱(12),所述液压油箱(12)的一侧安装有液压泵(14);以及导轨(16),所述导轨(16)安装在电气箱(10)的上方,该导轨(16)的外部绕设有导轨固定座(26),所述导轨固定座(26)的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下压轮固定座(21),两个下压轮固定座(21)中间设置有转筒固定座(22),且两个下压轮固定座(21)内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压轮(23),所述转筒固定座(22)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筒(25),两个所述下压轮固定座均通过调节杆(24)固定连接有上压轮固定座(18),所述调节杆(24)包括上调节杆(241)和下调节杆(242),所述上调节杆(241)与下调节杆(242)的连接位置处开设有调节孔(20),所述调节孔(20)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螺栓(19),所述上压轮固定座(18)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上方对称设置有支撑杆(3),两个所述支撑杆(3)之间设置有液压伸缩杆(2),且支撑杆(3)通过滑轨(6)连接有固定立柱(5),所述液压伸缩杆(2)通过液压油管(1)与液压泵(1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贯穿件成套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6)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俞岚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恒大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