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桌自动转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339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餐桌自动转盘,它包括底座圈、承载圈、驱动圈、电机、控制电路和控制盒,所述底座圈上设有第一圈槽,所述的第一圈槽中有第一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承载圈上的承载圈槽组合形成供所述第一滚珠放置的空间,所述底座圈上有第二圈槽,所述第二圈槽内设有第二滚珠,第二滚珠与所述驱动圈上的驱动圈槽组成形成容置所述第二滚珠的容腔;所述底座圈上装设电机,所述电机轴接的齿轮以驱动所述驱动圈上的齿圈转动,它具备结构简单、牢固,制造成本低,自动转动餐盘,自动化程序高,设计合理,可自动或手动转换。它是一种技术性优越的产品。

Automatic turntable for dining table

The table automatic turntabl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bearing ring, ring, ring, drive motor, control circuit and control box, the base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ing groove, the first ball in the first ring groove, the ball bearing and the bearing ring groove is formed on the first ball for the combination ring placing the space, there are second ring groove of the base circle, the second r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ball, second ball and the driving ring groove ring formed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cavity of the second ball; the base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motor, the motor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e gear to drive the driving gear ring rotates, it has simple and reliable structur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automatic turning plate, high automation, reasonable design, automatic or manual conversion. It is a product of technical superior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桌自动转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餐桌自动转盘。
技术介绍
现有的餐桌的桌面的转盘均是手动来转的,一般是固定桌面的餐桌,多人同桌举行宴席时,由于桌面不能转动,就餐者食用远距离菜肴时非常不方便。所以出现了在餐桌中安装转盘的旋转餐桌,但该转盘的旋转传动方式一般采用齿轮传递,其传动效率低,运行不稳定,运行速度难于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自动转盘,但是其结构比较复杂,尤其是该种自动转盘传动系统复杂,且体积较大,通过齿轮传递动力使其运行方向固定,当在自动转盘上放置一桌面时,改变桌面运行方向时容易损坏该自动转盘的传动系统,而且该自动转盘的传动系统运行噪音较大且运行不稳定。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在就餐过程中,要不断地用手来转动盘体,但由于人手操作,不稳定,常常会出现转得过快,酒菜容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洒出,很不方便;还有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一些人碍于情面,不愿转动盘体,以致不能随意就餐。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的问题,研制了一种餐桌自动转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餐桌自动转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餐桌自动转盘,它包括底座圈、承载圈、驱动圈、电机、控制电路和控制盒,所述底座圈上设有第一圈槽,所述的第一圈槽中有第一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承载圈上的承载圈槽组合形成供所述第一滚珠放置的空间,所述底座圈上有第二圈槽,所述第二圈槽内设有第二滚珠,第二滚珠与所述驱动圈上的驱动圈槽组成形成容置所述第二滚珠的容腔;所述底座圈上装设电机,所述电机轴接的齿轮以驱动所述驱动圈上的齿圈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控制盒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盒设有红外线感应装置或接近感应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其还包括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活动块与所述活动块抵顶配合的凸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电路板电路为,由R18并联R1后联接开关,R1另一端联接二极管D1正极,D1的负极联接直流电源E的正极,直流电源E负极接地组成交直转换开关;接线板P1A点与开关K、集成块JSQ7脚、C1面极集成块IC11脚并联,B点接地,C点经R7与IC13脚、IC28脚、IC314脚、IC48脚、IC66脚、R6、R7、R10、C16正极,BG3和BG6的发射极以及D10和D12的负极并联;JSQ8脚接天线、1脚接地、2脚经R2联接D2正极、3脚经R3联接D3正极、4脚经R4联接D4正极;D2负极与D6的正极、D7的负极、IC3的5、6脚和R17并联;D3的负极与D5的正极、IC3的1、2脚、D9的负极和R12并联;D4的负极与IC3的8、9、12、13脚和R4并联;D5、D6的负极与C2并联后经R5接地,C2的另一端接IC5的4脚;R8的另一端与D8负极、C8的正极与IC5的1脚并联,D8的正极和C6的负极接地;IC2的2脚联接IC3的11脚,3脚与D7的正极和C5的正极并联,4脚与C7的正极和IC3的3脚并联,5脚联接C4,6、7脚与R6的另一端和C3正极并联;C3的负极与C4的另一端并接后接地,C5、C7的负极接地;IC3的4脚与IC4的4脚和C9的正极并联,7脚接地,10脚联接IC4的2脚,C9的负极接地;IC4的1脚接地,3脚与C13、D9的正极并联,5脚联接C12,6、7脚与R10的另一端、C11的正极并联,C13负极接地,C11的负极与C12的另一端并联接地;IC5的3脚联接C8,6脚接地;IC6的1脚联接G10的正极,8脚联接C10的负极,2、4脚并联接地,3脚与R9和C8另一端联接,5脚联接C15的正极,7脚联接C14,C14的另一端接地,C15的负极接P3(喇叭),P3(喇叭)的另一端接地,R9的另一端接地,R11的可调端联接BG1的基极,另一端接地;BG1的集电极经R13联接BG3的基极,发射极联接BG2的基极;BG2、BG6的集电极与D11的负极、D10的正极并接后接电机P28;BG2的发射极与BG7、BG8的集电极、BG5的发射极、D11、D13、D14的正极并联;D14、D15、D16串联;R14的另一端联接BG7的基极,BG7的发射极联接BG8的基极,BG8的发射极与D16的负极并联后接地;R17的另一端联接R16,R16的另一端接地,可调端联接BG4的基极,BG4的集电极联接R15的另一端,发射极联接BG5的基极;R15的另一端联接BG6的基极;BG5的集电极与BG3的集电极、D12的正极、D13的负极并联后接电机P28。本专利技术同
技术介绍
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它具备结构简单、牢固,制造成本低,自动转动餐盘,自动化程序高,设计合理,可自动或手动转换。它是一种技术性优越的产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餐桌自动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底座圈1、承载圈3、驱动圈5、电机8、控制电路9和控制盒10,所述底座圈1上设有第一圈槽13,所述的第一圈槽13中有第一滚珠2,所述滚珠2与所述承载圈3上的承载圈槽14组合形成供所述第一滚珠2放置的空间,所述底座圈1上有第二圈槽15,所述第二圈槽15内设有第二滚珠6,第二滚珠6与所述驱动圈5上的驱动圈槽16组成形成容置所述第二滚珠6的容腔;所述底座圈1上装设电机8,所述电机8轴接的齿轮7以驱动所述驱动圈5上的齿圈17转动,所述控制电路9与所述电机8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9与所述控制盒10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所述控制盒10上设有手动按钮,在另一实施例中的控制盒10设有红外线感应装置或接近感应装置,它还包括棘轮机构4,所述棘轮机构4包括活动块11与所述活动块11抵顶配合的凸块12。综合上述内容并结合所有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进一步进行描述:工作时,控制盒10发出工作指令,控制电路9接到指令后转化为电信号给电机8,以带动齿轮7,从而使驱动圈5转动,驱动圈5上的奇轮机构4上活动块11接触承载圈3上的凸块12而带动承载圈3匀速运动,承载圈3上的盘体100也随着转动。当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控制盒10给出信号就可控制停止、暂停等功能。电路板电路为,由R18并联R1后联接开关,R1另一端联接二极管D1正极,D1的负极联接直流电源E的正极,直流电源E负极接地组成交直转换开关;接线板P1A点与开关K、集成块JSQ7脚、C1面极集成块IC11脚并联,B点接地,C点经R7与IC13脚、IC28脚、IC314脚、IC48脚、IC66脚、R6、R7、R10、C16正极,BG3和BG6的发射极以及D10和D12的负极并联;JSQ8脚接天线、1脚接地、2脚经R2联接D2正极、3脚经R3联接D3正极、4脚经R4联接D4正极;D2负极与D6的正极、D7的负极、IC3的5、6脚和R17并联;D3的负极与D5的正极、IC3的1、2脚、D9的负极和R12并联;D4的负极与IC3的8、9、12、13脚和R4并联;D5、D6的负极与C2并联后经R5接地,C2的另一端接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餐桌自动转盘

【技术保护点】
一种餐桌自动转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圈、承载圈、驱动圈、电机、控制电路和控制盒,所述底座圈上设有第一圈槽,所述的第一圈槽中有第一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承载圈上的承载圈槽组合形成供所述第一滚珠放置的空间,所述底座圈上有第二圈槽,所述第二圈槽内设有第二滚珠,第二滚珠与所述驱动圈上的驱动圈槽组成形成容置所述第二滚珠的容腔;所述底座圈上装设电机,所述电机轴接的齿轮以驱动所述驱动圈上的齿圈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桌自动转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圈、承载圈、驱动圈、电机、控制电路和控制盒,所述底座圈上设有第一圈槽,所述的第一圈槽中有第一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承载圈上的承载圈槽组合形成供所述第一滚珠放置的空间,所述底座圈上有第二圈槽,所述第二圈槽内设有第二滚珠,第二滚珠与所述驱动圈上的驱动圈槽组成形成容置所述第二滚珠的容腔;所述底座圈上装设电机,所述电机轴接的齿轮以驱动所述驱动圈上的齿圈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桌自动转盘,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控制盒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桌自动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设有红外线感应装置或接近感应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桌自动转盘,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活动块与所述活动块抵顶配合的凸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自动转盘的自动折叠餐桌,其特征在于:电路板电路为,由R18并联R1后联接开关,R1另一端联接二极管D1正极,D1的负极联接直流电源E的正极,直流电源E负极接地组成交直转换开关;接线板P1A点与开关K、集成块JSQ7脚、C1面极集成块IC11脚并联,B点接地,C点经R7与IC13脚、IC28脚、IC314脚、IC48脚、IC66脚、R6、R7、R10、C16正极,BG3和BG6的发射极以及D10和D12的负极并联;JSQ8脚接天线、1脚接地、2脚经R2联接D2正极、3脚经R3联接D3正极、4脚经R4联接D4正极;D2负极与D6的正极、D7的负极、IC3的5、6脚和R17并联;D3的负极与D5的正极、IC3的1、2脚、D9的负极和R12并联;D4的负极与IC3的8、9、12、13脚和R4并联;D5、D6的负极与C2并联后经R5接地,C2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丙洋
申请(专利权)人:鄄城海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