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平顶山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蜱虫诱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3321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害虫灭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蜱虫诱杀装置,其包括底座、上盖、捕杀垫、供电装置、紧固螺环以及发热体;底座、上盖均俯视时整体呈圆形、且底座的圆形与上盖的圆形外径相等;底座的外缘向上延伸地设置有四个安装槽、且四个安装槽绕底座的轴心均布;上盖的外缘向下延伸地设置有四个支撑插块、且四个支撑插块绕上盖的轴心均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比较简单,适合在牲畜饲养场设置较多的数量使用;可以将各蜱虫诱杀装置依次平稳地叠放;进而可以节省空间,方便运输、存放;方便更换捕杀垫。

A tick trapp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est control,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tick trapp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 upper cover, killing pad, power supply device, a fastening screw ring and a heating body; base and the upper cover are overlooking the overall circular outer circular and circular base and upper cover of equal diameter base; the outer edge of the extension is provided with four mounting grooves, and four mounting grooves around the base of the axis are on the edge of the cover cloth; extending down to set up a four axis support block, and inserted four support blocks are inserted around the upper cover cloth.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uitable for livestock breeding field set up the number of ticks can be used; the trapping device are smoothly stacked; and can save space,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convenient storage; replacement of killing p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蜱虫诱杀装置
本技术涉及害虫灭杀
,具体涉及一种蜱虫诱杀装置。
技术介绍
蜱虫,又名壁虱、扁虱、草爬子,是一类重要的吸血性体外寄生虫,是多种自然疫源性疫病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兼贮存宿主。蜱虫大多以吸食宿主血液为生,叮咬的同时还会造成刺伤处的发炎,蜱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蜱虫极其喜欢皮毛丛密的动物,尤其喜欢黄牛等牲畜,经常可以在黄牛的脖子下方、四腿内侧发现其身影,多时会聚集成群,并且非常不容易剔除。目前引诱蜱虫的一种较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模拟动物的体温来引诱蜱虫。一些大型的牲畜饲养场,由于其占地面积较大,通常需要设置多个蜱虫诱杀装置来灭色蜱虫。但是,传统的蜱虫诱杀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导致其外形不规则,占据的空间比较大,不能叠放导致不方便运输,因此不适合在大型的牲畜饲养场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蜱虫诱杀装置。本技术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一种蜱虫诱杀装置,其包括底座、上盖、捕杀垫、供电装置、紧固螺环以及发热体;底座、上盖均俯视时整体呈圆形、且底座的圆形与上盖的圆形外径相等;底座的外缘向上延伸地设置有四个安装槽、且四个安装槽绕底座的轴心均布;上盖的外缘向下延伸地设置有四个支撑插块、且四个支撑插块绕上盖的轴心均布;上盖的中心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贯穿上盖且向下延伸;安装孔的底端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安装内环;捕杀垫为柔性材料制成,捕杀垫整体呈圆形、且上端面涂有胶涂层;供电装置设置有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的导线,供电装置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凸缘,供电装置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螺纹套,螺纹套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捕杀垫铺设在底座内,四个支撑插块的顶端分别插入四个安装槽,从而使底座与上盖可拆卸地连接;供电装置插入安装孔中、且安装内环与凸缘相互抵持;紧固螺环与螺纹套螺纹连接,从而使供电装置固定在安装孔内;发热体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进一步地,上盖的上端面为一平面;供电装置的顶端与上盖的上端面平齐,上盖的上端面还设置有凹陷的卡线槽,导线卡入卡线槽内。可以使蜱虫诱杀装置的顶端面整体在一个平面内,运输或者存放蜱虫诱杀装置时,可以将各蜱虫诱杀装置依次平稳地叠放;进而可以节省空间,方便运输、存放。进一步地,各安装槽之间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栏,限位栏的中部向下凹陷从而使限位栏整体呈凹弧形;各支撑插块之间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栏,限位栏的中部向下凹陷从而使限位栏整体呈凹弧形。限位栏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可以底座的承重能力以及上盖的承重能力,从而可以将更多的蜱虫诱杀装置依次叠放、提高空间利用率。进一步地,捕杀垫设置有四个绕捕杀垫轴心均布的定位缺口,定位缺口与安装槽相匹配。可以将捕杀垫固定在底座内,比较方便。进一步地,底座的一个限位栏设置有贯穿的抽出槽,抽出槽的两端向上翘起,捕杀垫设置有抽出耳。将抽出耳的两侧的捕杀垫向上弯曲,拉动抽出耳可以方便地将捕杀垫抽出,方便更换捕杀垫。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上盖的上端面为锥形。可以防止夜间露水等积累在上盖上而降低蜱虫诱杀装置内的温度,降低蜱虫诱杀装置对蜱虫的效果。优选地,发热体为PTC加热体。优选地,底座以及上盖均为PVC塑料注塑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结构比较简单,适合在牲畜饲养场设置较多的数量使用;2、可以将各蜱虫诱杀装置依次平稳地叠放;进而可以节省空间,方便运输、存放;3、方便更换捕杀垫。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一种蜱虫诱杀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一种蜱虫诱杀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二的一种蜱虫诱杀装置的剖视的示意图。底座1;安装槽11;限位栏12;抽出槽121;上盖2;安装孔21;安装内环22;支撑插块23;捕杀垫3;定位缺口31;抽出耳32;供电装置4;螺纹套42;凸缘43;导线44;紧固螺环5;发热体6。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为一种蜱虫诱杀装置。请参阅图1、图2,一种蜱虫诱杀装置,其包括底座1、上盖2、捕杀垫3、供电装置4、紧固螺环5以及发热体6。底座1、上盖2均俯视时整体呈圆形、且底座1的圆形与上盖2的圆形外径相等;底座1的外缘向上延伸地设置有四个安装槽11、且四个安装槽11绕底座1的轴心均布。上盖2的外缘向下延伸地设置有四个支撑插块23、且四个支撑插块23绕上盖2的轴心均布;上盖2的中心设置有安装孔21,安装孔21贯穿上盖2且向下延伸;安装孔21的底端设置有向内延伸(即朝向安装孔21的轴心)的安装内环22。底座1以及上盖2均为PVC塑料注塑制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硬质材料制成。捕杀垫3为柔性材料制成,比如塑料纸,捕杀垫3整体呈圆形、且上端面涂有胶涂层。胶涂层的基底通常为合成树脂乳,用于将蜱虫粘在捕杀垫3上后一定时间后使蜱虫死亡;通常,还会在胶涂层中添加常规的灭虫成分(比如,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等)供电装置4设置有与供电装置4电性连接的导线44,供电装置4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凸缘43,供电装置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螺纹套42,螺纹套42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发热体6为常规的恒温发热体,优选为PTC加热体,当然,可以采用与恒温控制器连接的电热管等。捕杀垫3铺设在底座1内,四个支撑插块23的顶端分别插入四个安装槽11(为过盈配合),从而使底座1与上盖2可拆卸地连接。供电装置4插入安装孔21中、且安装内环22与凸缘43相互抵持;紧固螺环5与螺纹套42螺纹连接,从而使供电装置4固定在安装孔21内;发热体6与供电装置4电性连接(常规的方法,比如通过插头插入插座的方式实现电性连接)。本实施例的一种蜱虫诱杀装置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本实施例的一种蜱虫诱杀装置放置在所需(通常为牲畜饲养场的地面上)的位置,将导线44与电源连接、使发热体6加热并实现恒温,通常将发热体6的加热温度控制在三十五摄氏度左右;利用蜱虫喜欢高温的特性将蜱虫引诱至捕杀垫3上,由捕杀垫3将蜱虫粘接并杀死。进一步地,上盖2的上端面为一平面;供电装置4的顶端与上盖2的上端面平齐,上盖2的上端面还设置有凹陷的卡线槽(附图未画出),导线44卡入卡线槽内。可以使蜱虫诱杀装置的顶端面整体在一个平面内,运输或者存放蜱虫诱杀装置时,可以将各蜱虫诱杀装置依次平稳地叠放;进而可以节省空间,方便运输、存放。进一步地,各安装槽11之间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栏12(即四个限位栏12),限位栏12的中部向下凹陷从而使限位栏12整体呈凹弧形;各支撑插块23之间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栏12(即四个限位栏12),限位栏12的中部向下凹陷从而使限位栏12整体呈凹弧形。限位栏12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可以底座1的承重能力以及上盖2的承重能力,从而可以将更多的蜱虫诱杀装置依次叠放、提高空间利用率。进一步地,捕杀垫3设置有四个绕捕杀垫3轴心均布的定位缺口31,定位缺口31与安装槽11相匹配(定位缺口31的形状与安装槽11的截面形状相同)。可以将捕杀垫3固定在底座1内,比较方便(防止移动蜱虫诱杀装置时捕杀垫3错位而再次使用时需要重新铺设捕杀垫3)。进一步地,底座1的一个限位栏12(即底座1的四个限位栏12中的任意一个限位栏12)设置有贯穿的抽出槽121,抽出槽121的两端向上翘起,捕杀垫3设置有抽出耳32。将抽出耳32的两侧的捕杀垫3向上弯曲,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蜱虫诱杀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蜱虫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上盖(2)、捕杀垫(3)、供电装置(4)、紧固螺环(5)以及发热体(6);底座(1)、上盖(2)均俯视时整体呈圆形、且底座(1)的圆形与上盖(2)的圆形外径相等;底座(1)的外缘向上延伸地设置有四个安装槽(11)、且四个安装槽(11)绕底座(1)的轴心均布;上盖(2)的外缘向下延伸地设置有四个支撑插块(23)、且四个支撑插块(23)绕上盖(2)的轴心均布;上盖(2)的中心设置有安装孔(21),安装孔(21)贯穿上盖(2)且向下延伸;安装孔(21)的底端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安装内环(22);捕杀垫(3)为柔性材料制成,捕杀垫(3)整体呈圆形、且上端面涂有胶涂层;供电装置(4)设置有与供电装置(4)电性连接的导线(44),供电装置(4)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凸缘(43),供电装置(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螺纹套(42),螺纹套(42)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捕杀垫(3)铺设在底座(1)内,四个支撑插块(23)的顶端分别插入四个安装槽(11),从而使底座(1)与上盖(2)可拆卸地连接;供电装置(4)插入安装孔(21)中、且安装内环(22)与凸缘(43)相互抵持;紧固螺环(5)与螺纹套(42)螺纹连接,从而使供电装置(4)固定在安装孔(21)内;发热体(6)与供电装置(4)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蜱虫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上盖(2)、捕杀垫(3)、供电装置(4)、紧固螺环(5)以及发热体(6);底座(1)、上盖(2)均俯视时整体呈圆形、且底座(1)的圆形与上盖(2)的圆形外径相等;底座(1)的外缘向上延伸地设置有四个安装槽(11)、且四个安装槽(11)绕底座(1)的轴心均布;上盖(2)的外缘向下延伸地设置有四个支撑插块(23)、且四个支撑插块(23)绕上盖(2)的轴心均布;上盖(2)的中心设置有安装孔(21),安装孔(21)贯穿上盖(2)且向下延伸;安装孔(21)的底端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安装内环(22);捕杀垫(3)为柔性材料制成,捕杀垫(3)整体呈圆形、且上端面涂有胶涂层;供电装置(4)设置有与供电装置(4)电性连接的导线(44),供电装置(4)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凸缘(43),供电装置(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螺纹套(42),螺纹套(42)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捕杀垫(3)铺设在底座(1)内,四个支撑插块(23)的顶端分别插入四个安装槽(11),从而使底座(1)与上盖(2)可拆卸地连接;供电装置(4)插入安装孔(21)中、且安装内环(22)与凸缘(43)相互抵持;紧固螺环(5)与螺纹套(42)螺纹连接,从而使供电装置(4)固定在安装孔(21)内;发热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科白现广王福安郑新华陈秋范卫卫杜会强黄建新卫晓娅汤万权刘冰许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