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型防冰输电线路系统的改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311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动型防冰输电线路系统的改造方法,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骤是预告步骤,使下游的用电单位和家庭作好准备;第二步骤是预备步骤;第三步骤是初始线塔改造步骤,第四步骤是输电线路改造步骤,第五步骤是下一线塔改造步骤,重复进行第五步骤和第四步骤,直到待改造的输电线路段的输电线路和线塔全部改造完成,结束改造。本发明专利技术步骤简便,可以较为方便地将现有输电线路改造为防冰输电线路,使冰雪无法附着、累积在防冰罩上,起到主动防冰的作用,相比以往只能针对已形成的覆冰层进行除冰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节省了人力物力,杜绝了覆冰过厚带来的危害。

Reconstruction method of active anti icing transmission line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of reconstructing the active anti icing system, followed by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first step is to make the forecast steps downstream of the power units and families ready; the next step is a preliminary step; a third step is step tower initial line, the last step is the transformation step transmission line 5 steps is the next line tower transformation steps, 5 steps and 4 steps are repeated, until the transmission line sections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s to be modified and wiretower all the transformation is complete, the end of reconstruc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simple steps, can be easily transformed into the existing transmission line anti icing transmission lines, the ice can not be attached, accumulated in the ice cover, the active anti icing effect, compared to the past only for the formation of ice cover has deicing operation, the invention saves the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to eliminate the the icing damages brought by thi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动型防冰输电线路系统的改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电
,尤其涉及一种防冰输电线路。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电力的正常供应。在冬季,由于气温低,因此在雨雪等天气条件下,输电线路上容易发生覆冰现象。输电线路,尤其是高压输电线路,供电距离长,输电的容量大,一旦发生故障,将会给下游的用电单位和个人造成总量巨大的经济损失。如2005年华中电网的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发生了倒塔并断线的事故,该次事故给下游的用电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1000万元。经查,该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输电线路的覆冰厚度超过设计允许的覆冰厚度所导致。当然,除了倒塔断线这种极端情况,输电线路覆冰的危害还可能表现在过负载、不均匀覆冰或不同期脱冰、覆冰导线舞动、绝缘子冰闪等方面。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许多用电大户如电解铝生产企业,根据生产的规模,一次停炉事故将会造成少则百万,多则一两千万的经济损失。因此,输电线路稳定供应电力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要求,输电线路防冰成为一个具有极强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目前,国际和国内的研究方向,聚集在除冰技术上,大致分为如下几类:1、自然外力除冰。这是目前最简单易行也是最成熟的除冰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自然中的大风和温差变化等自然外力去除输电线路覆冰;这是目前最简单易行也是最成熟的除冰技术。2、机械除冰。机械除冰是通过机械对覆冰直接铲除,主要包括电磁脉冲除冰、滑动铲刮除冰和人工除冰三种方式。这些除冰方法较成熟,但是除净率低,受环境影响大。电磁脉冲除冰充分利用涡流的磁场与线圈磁场感应产生的斥力使导线扩张,待电流脉冲消失后导线收缩的原理,使导线表面的覆冰经导线反复的扩张和收缩后胀裂而掉落。滑动铲刮除冰是将电容器的冲击放电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脉冲磁场转换为执行机构的脉冲力,进而将导线表面的覆冰击裂掉落。3.加热融冰法。加热融冰法是利用大于正常电流密度的传输电流通过输电线路时产生的焦耳热来融化导线的覆冰,极端情况为短路融冰。目前主要采用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两种加热融冰技术,利用高频高压激励产生的介电损耗融冰技术也有较小范围的应用。2011年,由湖南大学王耀南所带的研究团队和湖南电力试验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等多个机构联合承担并完成的“输电线路新型融冰、除冰技术及装置”的科研成果在输电线融冰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最新研制出来的行进直流融冰装置,已经在多条220kV输电线路上成功地实现了直流融冰。这些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于输电线路除冰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些研究都仅将研究方向放在了“覆冰后除冰”之上,目前尚没有如何防止输电线路覆冰的相关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型防冰输电线路系统的改造方法,能够将普通的输电线路改造为主动防冰输电线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主动型防冰输电线路系统的改造方法中,所述主动型防冰输电线路系统包括连接在线塔之间的输电线路和罩设在输电线路上的防冰罩筒,每一线塔上均设置有一防冰液箱,防冰液箱内盛装有防冰液;防冰液箱高于输电线路,防冰液箱为封闭式结构,防冰液箱顶端向上连接有放气管,防冰液箱上部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底部设有进液阀;防冰罩筒包括上罩筒和下罩筒,上罩筒和下罩筒均由钢化玻璃制成并均与输电线路相适配,上罩筒罩设在输电线路的上部,下罩筒罩设在输电线路下部并通过法兰结构向上与上罩筒固定连接;上罩筒上沿输电线路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道防冰液槽,各防冰液槽沿上罩筒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上罩筒和下罩筒长度相同,均大于等于0.5米且小于等于2米;法兰结构由钢化玻璃制成;防冰液箱底部连接有防冰液管,防冰液管的另一端与上罩筒最顶端的一道防冰液槽相连通,防冰液管上设有遥控电磁阀,遥控电磁阀配套设有遥控器;所述防冰液为氯化钠水溶液或氯化钙水溶液或氯化镁水溶液;所述放气管顶部连接有开口朝下的遮挡罩;所述进液管向下沿线塔延伸至地面处,进液管的下端连接有法兰接头;沿输电线路的长度方向,每隔1000米在最顶端的防冰液槽内设置用于隔断防冰液槽的堵头;还包括有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包括电控装置、在防冰液箱上部设置的上液位传感器和在防冰液箱下部设置的下液位传感器;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均通过信号线连接电控装置,电控装置连接有显示器、无线通讯模块和蓄电池,下液位传感器下方的防冰液箱的容积大于等于相邻两个线塔之间的所有防冰液槽的容积之和;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2G模块或3G模块或4G模块;沿输电线路每隔300至2000米设置一个监控箱,所述电控装置、显示器和无线通讯模块均设置在监控箱内,监控箱设有箱门。本改造方法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骤是预告步骤;在待施工的输电线路段下游区域,通过张贴停电公告以及发送通知短信的方式提前7天至2个月预告停电改造日期及时间段,使下游的用电单位和家庭作好准备;第二步骤是预备步骤;在预告时间段前5-24小时,将改造方法所需的设备及物资运输至改造现场,运输至改造现场的设备及物资包括装有起重车、装有防冰液的液罐、高压泵、防冰罩筒、防冰液箱、进液管及法兰接头、与高压泵的出液口相连接的输液管,防冰液管、遥控电磁阀、遥控器、上液位传感器、下液位传感器、监控箱、电控装置、显示器、蓄电池和无线通讯模块;高压泵的进液口连接液罐,输液管末端设有用于与进液管的法兰接头相连接的法兰接头;预告时间段到来时,对待施工的输电线路段实施断电操作;在地面上先在每一防冰液箱内安装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将防冰液管与防冰液箱相连接,并在防冰液管上安装好遥控电磁阀;地面人员将起重车开至待施工的输电线路段一侧端部的线塔处;第三步骤是初始线塔改造步骤,地面人员通过起重车悬吊的作业斗将作业人员以及防冰液箱和遥控电磁阀吊运至线塔上部,作业人员将防冰液箱固定连接在输电线路上方的线塔上,并将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的信号线引出防冰液箱;将进液管沿上下方向连接在线塔上,并将进液管的顶端与防冰液箱的上部相连接,使进液管的顶端高于上液位传感器,在进液管底部安装进液阀;本步骤完成后,地面人员控制起重车将载有作业人员的作业斗下放至地面;第四步骤是输电线路改造步骤,将上罩筒和下罩筒放入作业斗内,作业人员进入作业斗,地面人员控制起重车将作业斗起吊至输电线路处;作业人员先将一个上罩筒由上至下罩在输电线路上,然后再将一个下罩筒正对刚装好的上罩筒由下至上扣在输电线路上,通过法兰结构将上罩筒和下罩筒连接在一起并扣紧输电线路;安装好一组上罩筒和下罩筒后,紧邻该组上罩筒和下罩筒采用同样的方法安装下一组上罩筒和下罩筒,并使各相邻上罩筒的防冰液槽相互连通;安装第一组上罩筒和下罩筒时,将第三步骤中安装在线塔上的防冰液箱所连接的防冰液管的出口固定至第一组上罩筒最顶端的防冰液槽处;将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的信号线沿输电线路进行卡接固定;重复进行安装上罩筒和下罩筒以及固定信号线的操作,直到将下一线塔之前的输电线路上装满上罩筒和下罩筒;在本步骤的进行过程中,地面人员控制起重车跟随作业人员的作业进度,向改造施工的方向间歇移动起重车,使作业斗内的作业人员始终正对需要安装上罩筒和下罩筒的输电线路段;本步骤完成后,地面人员控制起重车将载有作业人员的作业斗下放至地面;第五步骤是下一线塔改造步骤,本步骤与第三步骤的不同之处在于,作业人员在将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主动型防冰输电线路系统的改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主动型防冰输电线路系统的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型防冰输电线路系统包括连接在线塔之间的输电线路和罩设在输电线路上的防冰罩筒,每一线塔上均设置有一防冰液箱,防冰液箱内盛装有防冰液;防冰液箱高于输电线路,防冰液箱为封闭式结构,防冰液箱顶端向上连接有放气管,防冰液箱上部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底部设有进液阀;防冰罩筒包括上罩筒和下罩筒,上罩筒和下罩筒均由钢化玻璃制成并均与输电线路相适配,上罩筒罩设在输电线路的上部,下罩筒罩设在输电线路下部并通过法兰结构向上与上罩筒固定连接;上罩筒上沿输电线路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道防冰液槽,各防冰液槽沿上罩筒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上罩筒和下罩筒长度相同,均大于等于0.5米且小于等于2米;法兰结构由钢化玻璃制成;防冰液箱底部连接有防冰液管,防冰液管的另一端与上罩筒最顶端的一道防冰液槽相连通,防冰液管上设有遥控电磁阀,遥控电磁阀配套设有遥控器;所述防冰液为氯化钠水溶液或氯化钙水溶液或氯化镁水溶液;所述放气管顶部连接有开口朝下的遮挡罩;所述进液管向下沿线塔延伸至地面处,进液管的下端连接有法兰接头;沿输电线路的长度方向,每隔1000米在最顶端的防冰液槽内设置用于隔断防冰液槽的堵头;还包括有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包括电控装置、在防冰液箱上部设置的上液位传感器和在防冰液箱下部设置的下液位传感器;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均通过信号线连接电控装置,电控装置连接有显示器、无线通讯模块和蓄电池,下液位传感器下方的防冰液箱的容积大于等于相邻两个线塔之间的所有防冰液槽的容积之和;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2G模块或3G模块或4G模块;沿输电线路每隔300至2000米设置一个监控箱,所述电控装置、显示器和无线通讯模块均设置在监控箱内,监控箱设有箱门;本改造方法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骤是预告步骤;在待施工的输电线路段下游区域,通过张贴停电公告以及发送通知短信的方式提前7天至2个月预告停电改造日期及时间段,使下游的用电单位和家庭作好准备;第二步骤是预备步骤;在预告时间段前5-24小时,将改造方法所需的设备及物资运输至改造现场,运输至改造现场的设备及物资包括装有起重车、装有防冰液的液罐、高压泵、防冰罩筒、防冰液箱、进液管及法兰接头、与高压泵的出液口相连接的输液管,防冰液管、遥控电磁阀、遥控器、上液位传感器、下液位传感器、监控箱、电控装置、显示器、蓄电池和无线通讯模块;高压泵的进液口连接液罐,输液管末端设有用于与进液管的法兰接头相连接的法兰接头;预告时间段到来时,对待施工的输电线路段实施断电操作;在地面上先在每一防冰液箱内安装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将防冰液管与防冰液箱相连接,并在防冰液管上安装好遥控电磁阀;地面人员将起重车开至待施工的输电线路段一侧端部的线塔处;第三步骤是初始线塔改造步骤,地面人员通过起重车悬吊的作业斗将作业人员以及防冰液箱和遥控电磁阀吊运至线塔上部,作业人员将防冰液箱固定连接在输电线路上方的线塔上,并将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的信号线引出防冰液箱;将进液管沿上下方向连接在线塔上,并将进液管的顶端与防冰液箱的上部相连接,使进液管的顶端高于上液位传感器,在进液管底部安装进液阀;本步骤完成后,地面人员控制起重车将载有作业人员的作业斗下放至地面;第四步骤是输电线路改造步骤,将上罩筒和下罩筒放入作业斗内,作业人员进入作业斗,地面人员控制起重车将作业斗起吊至输电线路处;作业人员先将一个上罩筒由上至下罩在输电线路上,然后再将一个下罩筒正对刚装好的上罩筒由下至上扣在输电线路上,通过法兰结构将上罩筒和下罩筒连接在一起并扣紧输电线路;安装好一组上罩筒和下罩筒后,紧邻该组上罩筒和下罩筒采用同样的方法安装下一组上罩筒和下罩筒,并使各相邻上罩筒的防冰液槽相互连通;安装第一组上罩筒和下罩筒时,将第三步骤中安装在线塔上的防冰液箱所连接的防冰液管的出口固定至第一组上罩筒最顶端的防冰液槽处;将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的信号线沿输电线路进行卡接固定;重复进行安装上罩筒和下罩筒以及固定信号线的操作,直到将下一线塔之前的输电线路上装满上罩筒和下罩筒;在本步骤的进行过程中,地面人员控制起重车跟随作业人员的作业进度,向改造施工的方向间歇移动起重车,使作业斗内的作业人员始终正对需要安装上罩筒和下罩筒的输电线路段;本步骤完成后,地面人员控制起重车将载有作业人员的作业斗下放至地面;第五步骤是下一线塔改造步骤,本步骤与第三步骤的不同之处在于,作业人员在将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的信号线引出防冰液箱时,一方面使该处信号线与上一段信号线相连接,另一方面使该处信号线向改造施工的方向延伸;重复进行第五步骤和第四步骤,直到待改造的输电线路段的输电线路和线塔全部改造完成,结束改造;在第五步骤和第四步骤的重复进行的过程中,地面人员每隔300-2000米在地面设置一个监控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主动型防冰输电线路系统的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型防冰输电线路系统包括连接在线塔之间的输电线路和罩设在输电线路上的防冰罩筒,每一线塔上均设置有一防冰液箱,防冰液箱内盛装有防冰液;防冰液箱高于输电线路,防冰液箱为封闭式结构,防冰液箱顶端向上连接有放气管,防冰液箱上部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底部设有进液阀;防冰罩筒包括上罩筒和下罩筒,上罩筒和下罩筒均由钢化玻璃制成并均与输电线路相适配,上罩筒罩设在输电线路的上部,下罩筒罩设在输电线路下部并通过法兰结构向上与上罩筒固定连接;上罩筒上沿输电线路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道防冰液槽,各防冰液槽沿上罩筒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上罩筒和下罩筒长度相同,均大于等于0.5米且小于等于2米;法兰结构由钢化玻璃制成;防冰液箱底部连接有防冰液管,防冰液管的另一端与上罩筒最顶端的一道防冰液槽相连通,防冰液管上设有遥控电磁阀,遥控电磁阀配套设有遥控器;所述防冰液为氯化钠水溶液或氯化钙水溶液或氯化镁水溶液;所述放气管顶部连接有开口朝下的遮挡罩;所述进液管向下沿线塔延伸至地面处,进液管的下端连接有法兰接头;沿输电线路的长度方向,每隔1000米在最顶端的防冰液槽内设置用于隔断防冰液槽的堵头;还包括有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包括电控装置、在防冰液箱上部设置的上液位传感器和在防冰液箱下部设置的下液位传感器;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均通过信号线连接电控装置,电控装置连接有显示器、无线通讯模块和蓄电池,下液位传感器下方的防冰液箱的容积大于等于相邻两个线塔之间的所有防冰液槽的容积之和;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2G模块或3G模块或4G模块;沿输电线路每隔300至2000米设置一个监控箱,所述电控装置、显示器和无线通讯模块均设置在监控箱内,监控箱设有箱门;本改造方法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骤是预告步骤;在待施工的输电线路段下游区域,通过张贴停电公告以及发送通知短信的方式提前7天至2个月预告停电改造日期及时间段,使下游的用电单位和家庭作好准备;第二步骤是预备步骤;在预告时间段前5-24小时,将改造方法所需的设备及物资运输至改造现场,运输至改造现场的设备及物资包括装有起重车、装有防冰液的液罐、高压泵、防冰罩筒、防冰液箱、进液管及法兰接头、与高压泵的出液口相连接的输液管,防冰液管、遥控电磁阀、遥控器、上液位传感器、下液位传感器、监控箱、电控装置、显示器、蓄电池和无线通讯模块;高压泵的进液口连接液罐,输液管末端设有用于与进液管的法兰接头相连接的法兰接头;预告时间段到来时,对待施工的输电线路段实施断电操作;在地面上先在每一防冰液箱内安装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将防冰液管与防冰液箱相连接,并在防冰液管上安装好遥控电磁阀;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波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