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ive symmetrical ultra wideband 10dB directional coupler, the coupler can achieve 5 times the bandwidth ratio, using broadside coupled line section five fold symmetrical structure, the coupled line section length of 1/4 wavelength. Coupler using LTCC (LTCC) 3D integration technology, with straight port small insertion loss, coupled with small fluctuation port and wide frequency band, direct phase orthogonality between the port and the port coupling is good, stable and reliable performance, can batch production and other advantages, is widely used in military and civilian communication fiel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节对称超宽带10dB定向耦合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波
,具体涉及一种五节对称超宽带10dB定向耦合器,广泛运用于军用、民用通信等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微波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微波器件朝着微型化、宽频带高速发展。定向耦合器广泛运用于微波系统,是微波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分路元件,从本质上来说,定向耦合器是一种可以改变信号相位的功率分配器件。定向耦合器为四端口无源器件,包括输入端、直通端、耦合端、隔离端定向耦合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插损、回损、耦合度、隔离度、工作带宽等。相比于传统工艺技术,LTCC(低温共烧陶瓷)技术能够实现三维集成,其采用的低温共烧陶瓷材料同样具有导电率高,Q值高,损耗小等优势。采用多层低温陶瓷共烧技术,可以很好的加工出小型化,紧密型好,轻量化,损耗小的微波无源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节对称超宽带10dB定向耦合器,采用五节对称结构的宽边折叠耦合线构成,采用LTCC(低温共烧陶瓷)三维集成技术实现,具有插入损耗小、带内波动小、工作频带宽、直通端口与耦合端口之间的相位正交性好、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批量生产等优势。实现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五节对称超宽带10dB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该五节对称超宽带10dB定向耦合器从上往下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第三接地层(GND3),第二个部分中五节宽边折叠耦合线的上下两层垂直放置,第三个部分为第四接地层(GND4);特征阻抗为50欧姆的第三端口(P3)与特征阻抗为50欧姆的第一端口(P1)从前往后依次分布在耦合器的一侧,特征阻抗为50欧姆的第二端口(P2)与特征阻抗为50欧姆的第四端口(P4)从前往后依次分布在耦合器的另一侧;五节宽边折叠耦合线均包括上下两层,第一宽边折叠耦合线上层折叠线(L1a)一端与第一上层连接柱(H1a)的上端相连,第一上层连接柱(H1a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节对称超宽带10dB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该五节对称超宽带10dB定向耦合器从上往下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第三接地层(GND3),第二个部分中五节宽边折叠耦合线的上下两层垂直放置,第三个部分为第四接地层(GND4);特征阻抗为50欧姆的第三端口(P3)与特征阻抗为50欧姆的第一端口(P1)从前往后依次分布在耦合器的一侧,特征阻抗为50欧姆的第二端口(P2)与特征阻抗为50欧姆的第四端口(P4)从前往后依次分布在耦合器的另一侧;五节宽边折叠耦合线均包括上下两层,第一宽边折叠耦合线上层折叠线(L1a)一端与第一上层连接柱(H1a)的上端相连,第一上层连接柱(H1a)的下端与第二宽边折叠耦合线上层折叠线(L2a)一端连接,第二宽边折叠耦合线上层折叠线(L2a)另一端连接第二上层连接柱(H2a)上端,第二上层连接柱(H2a)下端与第三宽边折叠耦合线上层折叠线(L3a)一端连接,第三宽边折叠耦合线上层折叠线(L3a)另一端连接第三上层连接柱(H3a)下端,第三上层连接柱(H3a)上端与第四宽边折叠耦合线上层折叠线(L4a)一端连接,第四宽边折叠耦合线上层折叠线(L4a)另一端连接第四上层连接柱(H4a)下端,第四上层连接柱(H4a)上端与第五宽边折叠耦合线上层折叠线(L5a)一端连接;第一宽边折叠耦合线下层折叠线(L1b)一端与第一下层连接柱(H1b)的下端相连,第一下层连接柱(H1b)的上端与第二宽边折叠耦合线下层折叠线(L2b)一端连接,第二宽边折叠耦合线下层折叠线(L2b)另一端连接第二下层连接柱(H2b)下端,第二下层连接柱(H2b)上端与第三宽边折叠耦合线下层折叠线(L3b)一端连接,第三宽边折叠耦合线下层折叠线(L3b)另一端连接第三下层连接柱(H3b)上端,第三下层连接柱(H3b)下端与第四宽边折叠耦合线下层折叠线(L4b)一端连接,第四宽边折叠耦合线下层折叠线(L4b)另一端连接第四下层连接柱(H4b)上端,第四下层连接柱(H4b)下端与第五宽边折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智强,王鑫,戴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