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当将检测平台配置为单相输出零电压,单相输出第一电流,单相输出第一相位后,通过检测平台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根据电流有效值及预设的校表系数确定函数计算每台智能电表的校表系数;当将检测平台配置为单相输出第一电压,单相输出第一电流,单相输出第一相位后,通过检测平台将包含有校表系数的校表命令发送给多台智能电表;当将检测平台配置为单相输出第一电压,单相零电流,单相输出第一相位后,通过检测平台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对于任一台智能电表,当电流有效值大于预设判定阈值时,确定该智能电表检测合格,达到快速校表及检表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表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其基本功能为计量用户用电量。为了保证用户放心用电,需要智能电表能够准确计量用户的用电量,因此,在工厂大批量生产智能电表后,需要对电表的各项参数进行校准。目前,为了提高智能电表计量的准确性,在智能电表出厂前,一般使用脉冲检测法检测电表的误差,然后再根据检测的误差对智能电表进行校准,但是使用脉冲检测法检测误差,出脉冲的时间长,导致每个智能电表所需的校准时间长,校准效率低,在大批量智能电表需要校准时,耗费的时间将会更加长,延误智能电表的出厂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方法及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每个智能电表所需的校准时间长,校准效率低,在大批量智能电表需要校准时,耗费的时间将会更加长,延误智能电表的出厂时间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方法,应用于上位机中,所述方法包括:当将检测平台配置为单相输出零电压,单相输出第一电流,单相输出第一相位后,通过所述检测平台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根据所述电流有效值及预设的校表系数确定函数计算每台智能电表的校表系数;当将检测平台配置为单相输出第一电压,单相输出第一电流,单相输出第一相位后,通过所述检测平台将包含有校表系数的校表命令发送给多台智能电表,以使多台智能电表存储所述校表系数,进而实现电表掉零线误差的校准;当将检测平台配置为单相输出第一电压,单相零电流,单相输出第一相位后,通过所述检测平台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对于任一台所述智能电表,当所述电流有效值大于预设判定阈值时,确定该智能电表检测合格。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当将检测平台配置为单相输出第一电压,单相输出第一电流,单相输出第二相位时,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检测平台向多台所述智能电表发送模式控制指令,以使多台所述智能电表进入工厂模式;通过所述检测平台向多台所述智能电表发送校表参数初始化指令,以使多台所述智能电表将其中存储的校表参数进行初始化;通过所述检测平台读取多台所述智能电表的数据参数。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检测平台向多台所述智能电表输出的平台输出参数;通过所述检测平台读取每台所述智能电表测量的电表测量参数;根据所述平台输出参数及所述电表测量参数确定每台所述智能电表的各相位的角度校正值及功率增益校正值;通过所述检测平台将各相位的所述角度校正值及所述功率增益校正值分别写入到对应的智能电表中。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检测平台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瞬时测量值,所述瞬时测量值包括瞬时测量电压和各相位的瞬时测量电流;针对每台智能电表,将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瞬时测量电压比较,得到瞬时电压校准值;将各相位的所述第一电流和对应相位的所述瞬时测量电流比较,得到各相位的瞬时电流校准值;通过所述检测平台将所述瞬时电压校准值和各相位的所述瞬时电流校准值分别写入到对应的智能电表中。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当检测平台被配置为单相输出第一电压,单相输出第二电流,单相输出第一相位时,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检测平台多次读取每台智能电表各相实际测量的有功功率;确定每台智能电表各相的平均有功功率;获取所述检测平台向多台所述智能电表输出的各相有功功率;利用智能电表输出的各相有功功率、智能电表各相的平均有功功率和预设的补偿值确定函数,计算每台智能电表各相的小信号功率补偿值;通过所述检测平台将各相的所述小信号功率补偿值写入到对应的智能电表中。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系统,包括:上位机、检测平台、标准功率表和多台待检测的智能电表;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检测平台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检测平台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根据所述电流有效值及预设的校表系数确定函数计算每台智能电表的校表系数;通过所述检测平台将包含有校表系数的校表命令发送给多台智能电表;对于任一台所述智能电表,当所述电流有效值大于预设判定阈值时,确定该智能电表检测合格;所述检测平台分别与所述标准功率表和多台所述智能电表连接,用于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所述标准功率表,用于在掉零线误差校准过程中、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之前,为所述检测平台提供单相输出零电压,单相输出第一电流,单相输出第一相位;在掉零线误差校准过程中、将包含有校表系数的校表命令发送给多台智能电表之前,为检测平台提供为单相输出第一电压,单相输出第一电流,单相输出第一相位;在检表过程中、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之前,为检测平台提供单相输出第一电压,单相零电流,单相输出第一相位;所述智能电表,用于存储所述校表系数,进而实现电表掉零线误差的校准。结合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检测平台通过串口连接。结合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检测平台分别与所述标准功率表和多台所述智能电表通过串口连接。结合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标准功率表还用于模拟交流电压,以为与所述标准功率表连接的脉冲灯提供电能。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掉零线误差进行校准由于仅需要配置检测平台各项输出参数、传输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生成及传输校表命令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在12秒以内,在检表过程中仅需配置检测平台各项输出参数、读取电流有效值及上位机内部运算的时间,因此掉零线误差校准及检表的速度非常快,校准及检表效率高,可以对大批量智能电表同时进行掉零线误差校准和检表,节省智能电表出厂前校准及检表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标:1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上位机中,所述方法包括:当将检测平台配置为单相输出零电压,单相输出第一电流,单相输出第一相位后,通过所述检测平台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根据所述电流有效值及预设的校表系数确定函数计算每台智能电表的校表系数;当将检测平台配置为单相输出第一电压,单相输出第一电流,单相输出第一相位后,通过所述检测平台将包含有校表系数的校表命令发送给多台智能电表,以使多台智能电表存储所述校表系数,进而实现电表掉零线误差的校准;当将检测平台配置为单相输出第一电压,单相零电流,单相输出第一相位后,通过所述检测平台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对于任一台所述智能电表,当所述电流有效值大于预设判定阈值时,确定该智能电表检测合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上位机中,所述方法包括:当将检测平台配置为单相输出零电压,单相输出第一电流,单相输出第一相位后,通过所述检测平台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根据所述电流有效值及预设的校表系数确定函数计算每台智能电表的校表系数;当将检测平台配置为单相输出第一电压,单相输出第一电流,单相输出第一相位后,通过所述检测平台将包含有校表系数的校表命令发送给多台智能电表,以使多台智能电表存储所述校表系数,进而实现电表掉零线误差的校准;当将检测平台配置为单相输出第一电压,单相零电流,单相输出第一相位后,通过所述检测平台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对于任一台所述智能电表,当所述电流有效值大于预设判定阈值时,确定该智能电表检测合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将检测平台配置为单相输出第一电压,单相输出第一电流,单相输出第二相位时,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检测平台向多台所述智能电表发送模式控制指令,以使多台所述智能电表进入工厂模式;通过所述检测平台向多台所述智能电表发送校表参数初始化指令,以使多台所述智能电表将其中存储的校表参数进行初始化;通过所述检测平台读取多台所述智能电表的数据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检测平台向多台所述智能电表输出的平台输出参数;通过所述检测平台读取每台所述智能电表测量的电表测量参数;根据所述平台输出参数及所述电表测量参数确定每台所述智能电表的各相位的角度校正值及功率增益校正值;通过所述检测平台将各相位的所述角度校正值及所述功率增益校正值分别写入到对应的智能电表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检测平台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瞬时测量值,所述瞬时测量值包括瞬时测量电压和各相位的瞬时测量电流;针对每台智能电表,将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瞬时测量电压比较,得到瞬时电压校准值;将各相位的所述第一电流和对应相位的所述瞬时测量电流比较,得到各相位的瞬时电流校准值;通过所述检测平台将所述瞬时电压校准值和各相位的所述瞬时电流校准值分别写入到对应的智能电表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京生,牛延谋,董占国,方文娟,梁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