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频振动环境下使用的工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2736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在高频振动环境下使用的工程装置,电源模块包括接口a、接口b和接口c,接口c、第一电机和第三导电头依次电连接,接口a电连接于第一导电头,接口b电连接于第二导电头;接口b为负极接口,接口a和接口c为正极接口,且接口a的输出电压为接口c的输出电压的两倍。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高频振动环境下使用的工程装置,缓解外界震动,进而提高监测精度,使得监测数据更加准确;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普通电机就可以完成整个装置的工作,比起陀螺仪芯片、电平器和步进电机的工作方式,结构简单,体积减小,成本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高频振动环境下使用的工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监测领域,具体涉及在高频振动环境下使用的工程装置。
技术介绍
工程监测是指在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监测仪器对关键部位各项控制指标进行监测的技术手段,在监测值接近控制值时发出报警,用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也可用于检查施工过程是否合理。然而在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监测时,由于施工过程中,各种器械会导致环境震动频繁,从而导致监测精度下降,监测数据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施工过程中,各种器械会导致环境震动频繁,从而导致监测精度和监测数据下降,目的在于提供在高频振动环境下使用的工程装置,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在高频振动环境下使用的工程装置,包括设备外壳、设置于设备外壳内部的第一气泡管、第一电机和电源模块;所述第一气泡管包括第一导电液、第一气泡、第一导电头、第二导电头和第三导电头;所述第一导电液设置于第一气泡管内,且第一气泡设置于第一导电液内;所述第一导电头和第二导电头分别设置于第一气泡管的两端,且第一导电头和第二导电头接触于第一导电液;所述第三导电头设置于第一气泡管中部并与第一导电液接触,第一导电头和第二导电头到第三导电头的距离相等,且当第一气泡管水平时,第一气泡的轴线与第三导电头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电机的轴线与第一气泡管的轴线垂直,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设备外壳;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接口a、接口b和接口c,所述接口c、第一电机和第三导电头依次电连接,所述接口a电连接于第一导电头,所述接口b电连接于第二导电头;所述接口b为负极接口,所述接口a和接口c为正极接口,且接口a的输出电压为接口c的输出电压的两倍。现有技术中,在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监测时,由于施工过程中,各种器械会导致环境震动频繁,从而导致监测精度下降,监测数据不准确。本专利技术应用时,当外界没有震动时,第一气泡管水平,第一气泡的轴线与第三导电头的轴线重合,由于第一导电头和第二导电头到第三导电头的距离相等,电源的负极一般认为是0电压,所以第三导电头处的电压为第一导电头电压的一半,也就是电压为接口a电压的一半,并与接口c的输出电压相同,此时第一电机两端电压相同,不发生运动;当外界有震动存在时,第一气泡管发生倾斜,第一气泡管内的第一气泡运动,导致第一导电头和第三导电头、第二导电头和第三导电头之间的第一导电液的导电面积发生变化,从而第三导电头的电压发生变化,进而使得第一电机两端产生压力差,第一电机工作并带动设备外壳向第一气泡管倾斜相反方向运动,从而缓解外界震动,进而提高监测精度,使得监测数据更加准确;同时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普通电机就可以完成整个装置的工作,比起陀螺仪芯片、电平器和步进电机的工作方式,结构简单,体积减小,成本大幅降低。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第二气泡管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气泡管包括第二导电液、第二气泡、第四导电头、第五导电头和第六导电头;所述第二气泡管的轴线垂直于第一气泡管的轴线,且第二电机的轴线与第二气泡管的轴线垂直,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设备外壳;所述第二导电液设置于第二气泡管内,且第二气泡设置于第二导电液内;所述第四导电头和第五导电头分别设置于第二气泡管的两端,且第四导电头和第五导电头接触于第二导电液;所述第六导电头设置于第二气泡管中部并与第二导电液接触,第四导电头和第五导电头到第六导电头的距离相等,且当第二气泡管水平时,第二气泡的轴线与第六导电头的轴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接口d,所述接口d、第二电机和第六导电头依次电连接;所述接口a电连接于第四导电头,所述接口b电连接于第五导电头;所述接口d为正极接口,且接口a的输出电压为接口d的输出电压的两倍。本专利技术应用时,加入第二气泡管和第二电机,由于所述第二气泡管的轴线垂直于第一气泡管的轴线,且第二电机的轴线与第二气泡管的轴线垂直,从而使得第一气泡管和第二气泡管正交工作,从而完成了对装置整个水平方向上存在的震动进行缓冲,进而提高监测精度,使得监测数据更加准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液采用汞。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头、第二导电头和第三导电头采用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高频振动环境下使用的工程装置,缓解外界震动,进而提高监测精度,使得监测数据更加准确;同时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普通电机就可以完成整个装置的工作,比起陀螺仪芯片、电平器和步进电机的工作方式,结构简单,体积减小,成本大幅降低;2、本专利技术在高频振动环境下使用的工程装置,完成了对装置整个水平方向上存在的震动进行缓冲,进而提高监测精度,使得监测数据更加准确。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接线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设备外壳,2-第一气泡管,3-电源模块,4-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第二气泡管,21-第一导电液,22-第一气泡,23-第一导电头,24-第二导电头,25-第三导电头,61-第二导电液,62-第二气泡,63-第四导电头,64-第五导电头,65-第六导电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在高频振动环境下使用的工程装置,包括设备外壳1、设置于设备外壳1内部的第一气泡管2、第一电机4和电源模块3;所述第一气泡管2包括第一导电液21、第一气泡22、第一导电头23、第二导电头24和第三导电头25;所述第一导电液21设置于第一气泡管2内,且第一气泡22设置于第一导电液21内;所述第一导电头23和第二导电头24分别设置于第一气泡管2的两端,且第一导电头23和第二导电头24接触于第一导电液21;所述第三导电头25设置于第一气泡管2中部并与第一导电液21接触,第一导电头23和第二导电头24到第三导电头25的距离相等,且当第一气泡管2水平时,第一气泡22的轴线与第三导电头25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电机4的轴线与第一气泡管2的轴线垂直,且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于设备外壳1;所述电源模块3包括接口a、接口b和接口c,所述接口c、第一电机4和第三导电头25依次电连接,所述接口a电连接于第一导电头23,所述接口b电连接于第二导电头24;所述接口b为负极接口,所述接口a和接口c为正极接口,且接口a的输出电压为接口c的输出电压的两倍。还包括第二气泡管6和第二电机5;所述第二气泡管6包括第二导电液61、第二气泡62、第四导电头63、第五导电头64和第六导电头65;所述第二气泡管6的轴线垂直于第一气泡管2的轴线,且第二电机5的轴线与第二气泡管6的轴线垂直,且第二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于设备外壳1;所述第二导电液61设置于第二气泡管6内,且第二气泡62设置于第二导电液61内;所述第四导电头63和第五导电头64分别设置于第二气泡管6的两端,且第四导电头63和第五导电头64接触于第二导电液61;所述第六导电头65设置于第二气泡管6中部并与第二导电液61接触,第四导电头63和第五导电头64到第六导电头65的距离相等,且当第二气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在高频振动环境下使用的工程装置

【技术保护点】
在高频振动环境下使用的工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外壳(1)、设置于设备外壳(1)内部的第一气泡管(2)、第一电机(4)和电源模块(3);所述第一气泡管(2)包括第一导电液(21)、第一气泡(22)、第一导电头(23)、第二导电头(24)和第三导电头(25);所述第一导电液(21)设置于第一气泡管(2)内,且第一气泡(22)设置于第一导电液(21)内;所述第一导电头(23)和第二导电头(24)分别设置于第一气泡管(2)的两端,且第一导电头(23)和第二导电头(24)接触于第一导电液(21);所述第三导电头(25)设置于第一气泡管(2)中部并与第一导电液(21)接触,第一导电头(23)和第二导电头(24)到第三导电头(25)的距离相等,且当第一气泡管(2)水平时,第一气泡(22)的轴线与第三导电头(25)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电机(4)的轴线与第一气泡管(2)的轴线垂直,且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于设备外壳(1);所述电源模块(3)包括接口a、接口b和接口c,所述接口c、第一电机(4)和第三导电头(25)依次电连接,所述接口a电连接于第一导电头(23),所述接口b电连接于第二导电头(24);所述接口b为负极接口,所述接口a和接口c为正极接口,且接口a的输出电压为接口c的输出电压的两倍。...

【技术特征摘要】
1.在高频振动环境下使用的工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外壳(1)、设置于设备外壳(1)内部的第一气泡管(2)、第一电机(4)和电源模块(3);所述第一气泡管(2)包括第一导电液(21)、第一气泡(22)、第一导电头(23)、第二导电头(24)和第三导电头(25);所述第一导电液(21)设置于第一气泡管(2)内,且第一气泡(22)设置于第一导电液(21)内;所述第一导电头(23)和第二导电头(24)分别设置于第一气泡管(2)的两端,且第一导电头(23)和第二导电头(24)接触于第一导电液(21);所述第三导电头(25)设置于第一气泡管(2)中部并与第一导电液(21)接触,第一导电头(23)和第二导电头(24)到第三导电头(25)的距离相等,且当第一气泡管(2)水平时,第一气泡(22)的轴线与第三导电头(25)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电机(4)的轴线与第一气泡管(2)的轴线垂直,且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于设备外壳(1);所述电源模块(3)包括接口a、接口b和接口c,所述接口c、第一电机(4)和第三导电头(25)依次电连接,所述接口a电连接于第一导电头(23),所述接口b电连接于第二导电头(24);所述接口b为负极接口,所述接口a和接口c为正极接口,且接口a的输出电压为接口c的输出电压的两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高频振动环境下使用的工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气泡管(6)和第二电机(5);所述第二气泡管(6)包括第二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众邦凯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