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模具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173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模具散热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深槽,所述深槽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冷凝管,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深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模,所述下模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冷凝管,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下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工作台、深槽、第一冷凝管、下模、第二冷凝管、冷凝液箱、水泵、软管、双通管和凹槽的配合使用,能够高效快速全面的对模具进行散热,不会使产品产生局部的缩孔、收缩不均、疏松等缺陷,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质量,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加快了生产的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模具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高效模具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模具行业通常的散热方式主要是通过气介质散热但是由于各产品零件尺寸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尤其是形状复杂且性能要求较高的零件,对模具结构的合理性、散热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气介质散热不能完全介入模具中,产品零件会在气介质不能到达的局部产生缩孔、收缩不均、疏松等缺陷,故造成成型合格率低、质量稳定性差,增加生产成本,影响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模具散热装置,具备散热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气介质散热不能完全介入模具中,产品零件会在气介质不能到达的局部产生缩孔、收缩不均、疏松等缺陷,故造成成型合格率低、质量稳定性差,增加生产成本,影响生产进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模具散热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深槽,所述深槽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冷凝管,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深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模,所述下模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冷凝管,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下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模,所述工作台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两个支腿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凝液箱,所述隔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侧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冷凝液箱连通,所述水泵的左侧和冷凝液箱的右侧均连通有双通管,所述第一冷凝管和第二冷凝管均与双通管连通。优选的,所述下模的底部和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设置有散热片。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且位于电动伸缩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有扇叶。优选的,所述支腿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优选的,所述上模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与第二冷凝管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工作台、深槽、第一冷凝管、下模、第二冷凝管、冷凝液箱、水泵、软管、双通管和凹槽的配合使用,能够高效快速全面的对模具进行散热,不会使产品产生局部的缩孔、收缩不均、疏松等缺陷,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质量,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加快了生产的进度。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凹槽和散热片,能够更好的将模具的热量进行吸收散热,更好的保证了散热的效果,通过设置电机和扇叶,能够更好的对模具进行散热,更好的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通过设置滚轮,能够更好的将本装置进行移动,更方便生产工作的进行,通过设置挡板,能够更好的保证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密闭性,更好的保证了产品的锻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冷凝管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深槽、3第一冷凝管、4下模、5第二冷凝管、6支撑柱、7支撑板、8电动伸缩杆、9上模、10支腿、11隔板、12冷凝液箱、13水泵、14软管、15双通管、16凹槽、17散热片、18连接杆、19电机、20扇叶、21滚轮、22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高效模具散热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顶部开设有深槽2,深槽2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冷凝管3,工作台1的顶部且位于深槽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模4,下模4的底部和两侧均开设有凹槽16,凹槽16的内腔设置有散热片17,通过设置凹槽16和散热片17,能够更好的将模具的热量进行吸收散热,更好的保证了散热的效果,下模4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冷凝管5,工作台1的顶部且位于下模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6,支撑柱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底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8,支撑板7的底部且位于电动伸缩杆8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连接杆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9,电机19的转轴固定连接有扇叶20,通过设置电机19和扇叶20,能够更好的对模具进行散热,更好的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电动伸缩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模9,上模9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22,挡板22的底部与第二冷凝管5接触,通过设置挡板22,能够更好的保证上模9与下模4之间的密闭性,更好的保证了产品的锻造,工作台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10,支腿10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21,通过设置滚轮21,能够更好的将本装置进行移动,更方便生产工作的进行,两个支腿10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11,隔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凝液箱12,隔板1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泵13,水泵13的右侧连通有软管14,软管14远离水泵13的一端与冷凝液箱12连通,水泵13的左侧和冷凝液箱12的右侧均连通有双通管15,第一冷凝管3和第二冷凝管5均与双通管15连通,通过工作台1、深槽2、第一冷凝管3、下模4、第二冷凝管5、冷凝液箱12、水泵13、软管14、双通管15和凹槽16的配合使用,能够高效快速全面的对模具进行散热,不会使产品产生局部的缩孔、收缩不均、疏松等缺陷,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质量,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加快了生产的进度。使用时,通过水泵13和软管14将冷凝液箱12内的冷凝液抽送进第一冷凝管3和第二冷凝管5的内腔,通过第一冷凝管3和第二冷凝管5迅速的将下模的表面和底部的热量带走,通过散热片17,能够更快的将下模4内部的热量吸出,通过电机19和扇叶20,能够快速的将产品表面的热量吹走。综上所述:该高效模具散热装置,通过工作台1、深槽2、第一冷凝管3、下模4、第二冷凝管5、冷凝液箱12、水泵13、软管14、双通管15和凹槽16的配合,解决了气介质散热不能完全介入模具中,产品零件会在气介质不能到达的局部产生缩孔、收缩不均、疏松等缺陷,故造成成型合格率低、质量稳定性差,增加生产成本,影响生产进度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模具散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模具散热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开设有深槽(2),所述深槽(2)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冷凝管(3),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且位于深槽(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模(4),所述下模(4)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冷凝管(5),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且位于下模(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底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8),所述电动伸缩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模(9),所述工作台(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10),两个支腿(10)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凝液箱(12),所述隔板(1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泵(13),所述水泵(13)的右侧连通有软管(14),所述软管(14)远离水泵(13)的一端与冷凝液箱(12)连通,所述水泵(13)的左侧和冷凝液箱(12)的右侧均连通有双通管(15),所述第一冷凝管(3)和第二冷凝管(5)均与双通管(1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模具散热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开设有深槽(2),所述深槽(2)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冷凝管(3),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且位于深槽(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模(4),所述下模(4)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冷凝管(5),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且位于下模(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底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8),所述电动伸缩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模(9),所述工作台(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10),两个支腿(10)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凝液箱(12),所述隔板(1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泵(13),所述水泵(13)的右侧连通有软管(14),所述软管(14)远离水泵(13)的一端与冷凝液箱(12)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桂勤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华翊电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