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空气循环加热烹调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1173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空气循环加热烹调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及其内设置的烹调腔体、热风箱、烹调容器,热风箱设置在烹调腔体外,烹调腔体的前部开口,容纳烹调容器,后部和/或侧部设置有上风口和下风口,烹调容器设置有与上风口、下风口对应的开孔,热风箱与上风口和下风口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循环加热,从而达到均匀烹调食物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空气循环加热烹调锅
本专利技术涉及烹调锅
,尤其涉及一种热空气循环加热烹调锅。
技术介绍
目前,供煮热食物的烹调锅在市面上种类繁多,烹调锅大致上采用内锅锅底置于外锅内,直接接触加热源加热,从而使得食物受热,达到煮熟的目的。然而,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的高质量需求,人们对于烹调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功能也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烹调锅有对食物的蒸煮、煎、炸、烤等功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尤其在实现蒸煮过程时,热量均从外锅与内锅的底部接触面进行传递,使得内锅的食物上下受热不均匀,严重影响着食物的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加热均匀,环保节能的热空气循环加热烹调锅。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热空气循环加热烹调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及其内设置的烹调腔体、热风箱、烹调容器,热风箱设置在烹调腔体外,烹调腔体的前部开口,容纳烹调容器,后部和/或侧部设置有上风口和下风口,烹调容器设置有与上风口、下风口对应的开孔,用于热风循环,热风箱与上风口和下风口对应;所述热风箱内设置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内设置有上加热管、风轮和下加热管,在气体通道的两端有通风口分别对应烹调腔体的上风口、下风口;空气由下风口吸进,经气体通道的下加热管加热后,再由上加热管二次加热,由上风口排出到烹调容器,被加热的空气吹入烹调容器,与待烹调的食物进行热交换后,较低温度的空气从下风口,被吸入,再次经过两个加热管加热后又从上风口吹出,如此循环加热,从而达到烹调食物目的;由于上下风口都有发热管,根据烹调的需求,也可以通过变换电机的旋转方向,使热空气循环方向从上风口进,下风口出。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烹调容器内设置有活动的网篮。进一步地,烹调容器的前面有把手,方便提取,前面板有透光板用于观察容器内食物。进一步地,烹调腔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架,支架固定在外壳底部,为烹调腔体提供支撑。进一步地,。进一步地,所述风轮设置在上、下加热管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气体通道两端的通风口位于热风箱的同一侧,呈上下设置。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在烹调腔体设置上风口和下风口,设置在烹调腔体内的烹调容器相应的设置开孔,并且,上风口和下风口外对应配置热风箱,热风箱加热并使空气对流,被加热的空气吹入烹调容器,与待烹调的食物进行热交换后,较低温度的空气从通风口,被吸入,再次经过加热管加热后又从另一个通风口吹出,如此循环加热,从而达到烹调食物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1-1、侧面透风孔槽1-2、底部透风孔槽1-21、开口2、烹调腔体3、热风箱3-1、气体通道3-2、上加热管3-3、风轮3-4、下加热管3-5、下通风口3-6、上通风口4、烹调容器5、网篮6、把手7、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热空气循环加热烹调锅,它包括外壳1及其内设置的烹调腔体2、热风箱3、烹调容器4,热风箱设置在烹调腔体外,烹调腔体的前部开口,容纳烹调容器,后部设置有上风口和下风口,烹调容器设置有与上风口、下风口对应的开孔,用于热风循环,热风箱与上风口和下风口对应,使热风箱内空气由下风口吸进,加热后由上风口排出到烹调容器,被加热的空气吹入烹调容器,与待烹调的食物进行热交换后,较低温度的空气从下风口,被吸入,再次经过两个加热管加热后又从上风口吹出,如此循环加热,从而达到烹调食物目的。根据烹调的需求,也可以通过变换电机的旋转方向,使热空气循环方向从上风口进,下风口出。进一步地,烹调容器活动内设置有网篮5,烹调容器的前面有把手6,方便提取,前面板有透光板用于观察容器内食物。进一步地,烹调腔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架7,支架固定在外壳底部,为烹调腔体提供支撑。进一步地,所述热风箱3内设置有气体通道3-1,气体通道内设置有上加热管3-2、风轮3-3和下加热管3-4,在气体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烹调腔体的上风口对应的上通风口3-6、与下风口对应的下通风口3-5。风轮设置在上、下加热管之间,由位于风箱侧面的电机带动旋转,上通风口和下通风口之间有导风挡板。进一步地,所述上通风口和下通风口位于热风箱的同一侧,呈上下设置。进一步地,壳体的侧部设置有侧面透风孔槽1-1,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向内部凸出的底部透风孔槽1-2,底部透风孔槽的侧部设置有开口1-2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在烹调腔体设置上风口和下风口,设置在烹调腔体内的烹调容器相应的设置开孔,并且,上风口和下风口外对应配置热风箱,热风箱加热并使空气对流,被加热的空气由其中一个风口吹入烹调容器,与待烹调的食物进行热交换后,较低温度的空气从另一个风口,被吸入,再次经过加热管加热后又从原风口吹出,如此循环加热,从而达到烹调食物目的。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空气循环加热烹调锅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空气循环加热烹调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及其内设置的烹调腔体、热风箱、烹调容器,热风箱设置在烹调腔体外,烹调腔体的前部开口,容纳烹调容器,后部和/或侧部设置有上风口和下风口,烹调容器设置有与上风口、下风口对应的开孔,热风箱有通风口与上风口和下风口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空气循环加热烹调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及其内设置的烹调腔体、热风箱、烹调容器,热风箱设置在烹调腔体外,烹调腔体的前部开口,容纳烹调容器,后部和/或侧部设置有上风口和下风口,烹调容器设置有与上风口、下风口对应的开孔,热风箱有通风口与上风口和下风口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空气循环加热烹调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烹调容器内设置有活动的网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空气循环加热烹调锅,其特征在于,烹调容器的前面有把手,前面板有透光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空气循环加热烹调锅,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刚黄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爱德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