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外科伤口扩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1082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普外科伤口扩张装置,包括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所述第二夹套通过加紧螺栓与第一夹套相连,所述第一夹套与第二夹套的连接处安装有铰链,所述第一夹套的左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连杆与第一夹套相连,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安装有外缸体,所述外缸体的内壁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外缸体的左右两侧内腔均安装有内缸体,所述内缸体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卡板。该普外科伤口扩张装置,通过第一夹套、第二夹套、铰链、加紧螺栓、支撑杆和连杆的配合,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减少了医生的疲劳感,内缸体带动拨片向外侧运动,拨片对切口进行扩张,从而实现对切口扩张度的调节,大大地满足了医生和患者的需求。

Wound expansion device for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wound expansion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and second jacket, jacket, the ja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fastening bolts through the first jacket, the first clip connection sleeve and second jacket is installed on the left hinge, the first clamping sleeve is equipped with a supporting rod, wherein the suppor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through the jacket, the support rod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outer cylinder body,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cylinder center position is fixed at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inner partition and the outer cylinder are installed inside the cylinder,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inner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clamping plate.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wound expansion device, through the first second jacket, jacket, hinges, bolts, a supporting rod and connecting rod to cooperate,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device, reduce the doctor's fatigue, the inner cylinder drives the paddles to lateral movement, picks expansion on the cut, so as to realize the regulation of incision expansion degree and greatly meets the demand of doctors and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外科伤口扩张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普外科伤口扩张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医学领域的进展,普外科新的诊断,治疗技术层出不穷,为了拓宽普外科主任的知识领域,了解和掌握疑难病症的诊治方法与治疗规范,提高诊疗水平,并对普外科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目前,普外科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手术时,创口有时需要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才能进行手术操作治疗。例如专利号为201220598227.7的专利,包括拉臂、弹力臂、套管、直角弯钩,拉臂的上部设有弹力臂,拉臂的前部设有套管,套管内设有直角拉钩,虽然一定程度上方便实用,但医生进行手术时需要一直手持着直到手术结束,增加了医生的疲劳感,且固定性不好,不能对扩张度进行调节,不能满足医生和患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外科伤口扩张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普外科伤口扩张装置,包括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所述第二夹套通过加紧螺栓与第一夹套相连,所述第一夹套与第二夹套的连接处安装有铰链,所述第一夹套的左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连杆与第一夹套相连,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安装有外缸体,所述外缸体的内壁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外缸体的左右两侧内腔均安装有内缸体,所述内缸体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通过第一弹簧与隔板相连,所述内缸体的内壁底端安装有第一外套体,所述第一外套体的内腔底端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依次贯穿第一外套体、内缸体和外缸体的外壁,所述顶杆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板通过第二弹簧与内缸体相连,所述外缸体的顶端外壁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外套体,所述第二外套体的内腔顶端安装有第一内柱体,所述第一内柱体贯穿第二外套体的顶端外壁,所述第一内柱体的顶端安装有按钮,所述第一内柱体的外壁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通过第三弹簧与内缸体相连,所述内缸体的底端外侧安装有拨片。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与连杆的连接处安装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内腔左侧安装有第二内柱体,所述第二内柱体贯穿装置外壳的左侧外壁,所述第二内柱体的右端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左侧外壁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左侧安装有滑轮,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壁安装有座体,所述座体的右侧外壁设有滑槽,所述滑轮与滑槽相匹配,所述第二内柱体的外壁安装有加紧螺纹套,所述加紧螺纹套与第二内柱体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内柱体与装置外壳的连接处安装有转环。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的内壁均设有软性垫。优选的,所述拨片的外壁设有防滑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普外科伤口扩张装置,通过第一夹套、第二夹套、铰链、加紧螺栓、支撑杆和连杆的配合,将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放置于患者手臂或腿部的手术部位附近,通过加紧螺栓对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进行固定,将拨片放置在切口处,对切口进行扩张,医生在手术时不需要一直手持着直到手术结束,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减少了医生的疲劳感,内缸体带动拨片向外侧运动,拨片对切口进行扩张,从而实现对切口扩张度的调节,大大地满足了医生和患者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夹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外套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外套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调节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夹套,2、第二夹套,3、铰链,4、加紧螺栓,5、支撑杆,6、连杆,7、调节装置,701、装置外壳,702、第二内柱体,703、转盘,704、转环,705、座体,706、滑槽,707、支架,708、滑轮,709、加紧螺纹套,8、外缸体,9、隔板,10、内缸体,11、第一卡板,12、第一弹簧,13、第一外套体,14、顶杆,15、第二卡板,16、第二弹簧,17、第二外套体,18、第一内柱体,19、按钮,20、卡块,21、第三弹簧,22、拨片,23、软性垫,24、防滑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普外科伤口扩张装置,包括第一夹套1和第二夹套2,第二夹套2通过加紧螺栓4与第一夹套1相连,第一夹套1与第二夹套2的连接处安装有铰链3,当医生对患者手臂或腿部进行手术时,切开创口后,若发现创口的位置不适应手术时,将第一夹套1和第二夹套2放置于患者手臂或腿部的手术部位附近,通过加紧螺栓4对第一夹套1和第二夹套2进行固定,固定效果好,第一夹套1的左侧设有支撑杆5,支撑杆5通过连杆6与第一夹套1相连,支撑杆5的底端安装有外缸体8,外缸体8的内壁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隔板9,外缸体8的左右两侧内腔均安装有内缸体10,内缸体10在外缸体8的内腔滑动,内缸体10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卡板11,第一卡板11通过第一弹簧12与隔板9相连,第一弹簧12为螺旋弹簧,弹性系数为20N/CM,内缸体10的内壁底端安装有第一外套体13,第一外套体13的内腔底端安装有顶杆14,顶杆14依次贯穿第一外套体13、内缸体10和外缸体8的外壁,顶杆14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卡板15,第二卡板15通过第二弹簧16与内缸体10相连,第二弹簧16为螺旋弹簧,弹性系数为15N/CM,外缸体8的顶端外壁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外套体17,第二外套体17的内腔顶端安装有第一内柱体18,第一内柱体18在第二外套体17的内腔滑动,顶杆14与第一内柱体18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内柱体18贯穿第二外套体17的顶端外壁,第一内柱体18的顶端安装有按钮19,第一内柱体18的外壁安装有卡块20,卡块20通过第三弹簧21与内缸体10相连,第三弹簧21为螺旋弹簧,弹性系数为10N/CM,内缸体10的底端外侧安装有拨片22,当扩张度不能满足医生手术要求时,按动按钮19,按钮19通过第一内柱体18带动卡块20挤压第三弹簧21,第三弹簧21产生弹性形变,第一内柱体18通过顶杆14带动第二卡板15挤压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产生弹性形变,顶杆14与内缸体10分离,第一卡板11在第一弹簧12弹性的作用下,带动内缸体10向远离隔板9的方向运动,内缸体10带动拨片22向外侧运动,拨片22对切口进行扩张,从而实现对切口扩张度的调节,支撑杆5与连杆6的连接处安装有调节装置7,通过调节装置7调节外缸体8的角度,调节装置7包括装置外壳701,装置外壳701的内腔左侧安装有第二内柱体702,第二内柱体702贯穿装置外壳701的左侧外壁,第二内柱体702的右端安装有转盘703,转盘703的左侧外壁安装有支架707,支架707的左侧安装有滑轮708,装置外壳701的内壁安装有座体705,座体705的右侧外壁设有滑槽706,滑轮708在滑槽706中运动,滑轮708与滑槽706相匹配,第二内柱体702的外壁安装有加紧螺纹套709,加紧螺纹套709与第二内柱体702螺纹连接,根据手术切口的位置对外缸体8的角度进行调节,转动第二内柱体702,第二内柱体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普外科伤口扩张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普外科伤口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套(1)和第二夹套(2),所述第二夹套(2)通过加紧螺栓(4)与第一夹套(1)相连,所述第一夹套(1)与第二夹套(2)的连接处安装有铰链(3),所述第一夹套(1)的左侧设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通过连杆(6)与第一夹套(1)相连,所述支撑杆(5)的底端安装有外缸体(8),所述外缸体(8)的内壁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隔板(9),所述外缸体(8)的左右两侧内腔均安装有内缸体(10),所述内缸体(10)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卡板(11),所述第一卡板(11)通过第一弹簧(12)与隔板(9)相连,所述内缸体(10)的内壁底端安装有第一外套体(13),所述第一外套体(13)的内腔底端安装有顶杆(14),所述顶杆(14)依次贯穿第一外套体(13)、内缸体(10)和外缸体(8)的外壁,所述顶杆(14)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卡板(15),所述第二卡板(15)通过第二弹簧(16)与内缸体(10)相连,所述外缸体(8)的顶端外壁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外套体(17),所述第二外套体(17)的内腔顶端安装有第一内柱体(18),所述第一内柱体(18)贯穿第二外套体(17)的顶端外壁,所述第一内柱体(18)的顶端安装有按钮(19),所述第一内柱体(18)的外壁安装有卡块(20),所述卡块(20)通过第三弹簧(21)与内缸体(10)相连,所述内缸体(10)的底端外侧安装有拨片(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外科伤口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套(1)和第二夹套(2),所述第二夹套(2)通过加紧螺栓(4)与第一夹套(1)相连,所述第一夹套(1)与第二夹套(2)的连接处安装有铰链(3),所述第一夹套(1)的左侧设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通过连杆(6)与第一夹套(1)相连,所述支撑杆(5)的底端安装有外缸体(8),所述外缸体(8)的内壁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隔板(9),所述外缸体(8)的左右两侧内腔均安装有内缸体(10),所述内缸体(10)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卡板(11),所述第一卡板(11)通过第一弹簧(12)与隔板(9)相连,所述内缸体(10)的内壁底端安装有第一外套体(13),所述第一外套体(13)的内腔底端安装有顶杆(14),所述顶杆(14)依次贯穿第一外套体(13)、内缸体(10)和外缸体(8)的外壁,所述顶杆(14)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卡板(15),所述第二卡板(15)通过第二弹簧(16)与内缸体(10)相连,所述外缸体(8)的顶端外壁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外套体(17),所述第二外套体(17)的内腔顶端安装有第一内柱体(18),所述第一内柱体(18)贯穿第二外套体(17)的顶端外壁,所述第一内柱体(18)的顶端安装有按钮(19),所述第一内柱体(18)的外壁安装有卡块(20),所述卡块(20)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峰牛跃平高健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