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植物白粉病的农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09660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植物白粉病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活性成分Ⅰ和活性成分Ⅱ,活性成分Ⅰ与活性成分Ⅱ的重量比为0.1‑20:30‑0.1,所述的活性成分Ⅰ是硝苯菌酯,活性成分Ⅱ是氟环唑、环丙唑醇和氟喹唑中任意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可以制作成悬浮剂、微囊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乳油、烟雾剂和农药组合物等剂型,适合于叶面喷雾;用于防治小麦、草莓、青枣、蔬菜和烟草等作物由真菌引起的白粉病;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协同增效、延缓抗性、扩大靶标和安全使用期长等的优点。

Pesticide composition for controlling powdery mildew of pla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esticide composition for controlling plant powdery mildew,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active ingredient contains active ingredients I and II, active ingredients 1 and active ingredients of the weight ratio of 0.1 20:30 0.1, wherein the active ingredient is 1 nitric benzene ester bacteria, active ingredients of any epoxiconazole, cyproconazole and fluorine in a quinazoline. The pesticide composition of the invention can be made into microcapsule suspending agent, suspending agent, microemulsion, aqueous emulsion, missible oil, smoke agent and pesticide formulations such as composition, suitable for foliar spray; for the control of wheat, strawberry, jujube, vegetables and tobacco and other crops caused by fungus powder disease; the invention has synergistic effect, delaying resistance and expand the advantages of long period of use and safety targe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植物白粉病的农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
,具体是含硝苯菌酯(Meptyldinocap)与三唑类杀菌剂氟环唑(Epoxiconazole)、环丙唑醇(Cyproconazole)和氟喹唑(Fluquinconazole)中任选一种复配为二元有效成分的农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随着近几年来化学农药三唑类药剂的单一、频繁和大量使用,使白粉病对药剂本身的抗性与日俱增。同时,化学农药的频繁大量使用,给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硝苯菌酯作为一种全新的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对所有三唑类药剂起抗性的白粉病有特效。将硝苯菌酯与三唑类药剂的组合具有能延缓抗性,协同增效等优点。同时,硝苯菌酯与三唑类药剂的组合物能降低药剂使用量和次数,降低农药残留,对改善化学农药带给生态环境的破坏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可见,防治植物白粉病的农药组合物对农业生产和生活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活性成分(Ⅰ)的硝苯菌酯,中文名称:2,4-二硝基-6-(1-甲基)苯基巴豆酸酯,是一种全新的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具预防、治疗及铲除功能并兼具有限的渗透特性。它含单一异构体,具有低毒,使用剂量低(2~10g/hm2)等特点。它在许多国家已登记用于防治重要农作物(例如:葡萄、蔬菜)的白粉病;对环境友好、对天敌安全。硝苯菌酯的作用机制与其他防治白粉病的杀菌剂相比是独特的,可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作为活性成分(Ⅱ)之一的氟环唑,化学名称:(2RS,3RS)-1-[3-(2-氯苯基)-2,3-环氧-2-(4-氟苯基)丙基]-1H-1,2,4-三唑,属于新颖的三唑类杀菌剂之一。其活性成分通过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阻碍病菌细胞壁的形成,并且对真菌酶(14-dencthylase)的活性也有很强抑制作用,与目前已知的杀菌剂相比,能更有效的抑制病原真菌的发生。同时氟环唑还可以提高作物的几丁质酶活性,导致真菌吸器的收缩,抑制病菌侵入,提高作物对病害的免疫能力。氟环唑能有效的防治禾谷类立枯病、白粉病、眼纹病,香蕉、葱蒜、芹菜、菜豆、瓜类、芦笋、花生、甜菜等作物上叶斑病、白粉病、锈病,以及葡萄上的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作为活性成分(Ⅱ)之二的环丙唑醇,化学名称:(±)-1-[2-(2,4-二氯苯基)-4-正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属于三唑类广谱低毒型杀菌剂之一。其作用机理是影响甾醇的生物合成,使病原菌的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从而起到杀菌、防病和治病的功效,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同时丙环唑具有内吸性,可被植物的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能有效的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特别是对葡萄白粉病、稻曲病,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香蕉叶斑病具有优秀的防治效果。作为活性成分(Ⅱ)之三的氟喹唑,化学名称:(2RS,3RS)-1-[3-(2-氯苯基)-2,3-环氧-2-(4-氟苯基)丙基]-1H-1,2,4-三唑,属于新颖的三唑类杀菌剂之一。其活性成分通过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阻碍病菌细胞壁的形成,并且对真菌酶(14-dencthylase)的活性也有很强抑制作用,与目前已知的杀菌剂相比,能更有效的抑制病原真菌的发生。同时氟环唑还可以提高作物的几丁质酶活性,导致真菌吸器的收缩,抑制病菌侵入,提高作物对病害的免疫能力。氟环唑能有效的防治禾谷类立枯病、白粉病、眼纹病,香蕉、葱蒜、芹菜、菜豆、瓜类、芦笋、花生、甜菜等作物上叶斑病、白粉病、锈病,以及葡萄上的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目前,活性成分(Ⅰ)硝苯菌酯是美国陶氏益农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杀菌剂。硝苯菌酯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以白粉病为主的真菌性病害有特效。目前市面上有36%的乳油和18%悬浮剂(与嘧菌酯)有登记;其次活性成分(Ⅱ)之氟环唑、环丙唑醇和氟喹唑在市面上常见有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种衣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和水分散粒剂等单剂和复配剂多种剂型。但硝苯菌酯与氟环唑、环丙唑醇和氟喹唑复配的农药组合物国内外也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含硝苯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氟环唑、环丙唑醇和氟硅唑中之一复配为二元有效成分的农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植物白粉病的农药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Ⅰ和活性成分Ⅱ,活性成分Ⅰ与活性成分Ⅱ的重量比为0.1-20:30-0.1,所述的活性成分Ⅰ是硝苯菌酯,活性成分Ⅱ是氟环唑、环丙唑醇和氟喹唑中任意一种。一种防治植物白粉病的超低容量液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作为优选,所述的活性成分Ⅰ是硝苯菌酯,活性成分Ⅱ是氟环唑、环丙唑醇和氟喹唑中任选一种。作为优选,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苄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作为优选,所述溶剂为芳烃类溶剂和极性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芳烃类溶剂包括三甲苯、四甲苯、二乙苯、邻氯二苯、丁苯;极性溶剂包括苯无水乙醇、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正己醇、正辛醇、松油醇、环己酮。作为优选,所述助溶剂为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二线油、大豆油、棉籽油、蓖麻油、玉米油、松节油、油酸甲酯、油酸乙酯、环丁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防治植物白粉病的超低容量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带搅拌器的混合釜中,先用部分溶剂将活性成分搅拌溶解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剩余的溶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即得防治植物白粉病的农药组合物;工艺参数为:搅拌速度控制为60-15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15-60分钟,温度为常温,压力为常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增加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延缓抗性,扩大靶标,协同增效。三唑类杀菌剂属于甾醇的生物合成抑制剂,通过阻碍甾醇的生物合成,使病原菌的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与硝苯菌酯复配,能有效增加三唑类杀菌剂对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的抑制,扩大靶标,延缓病害抗性增长,起到协同增效作用。(2)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安全使用期长。农药组合物采用低毒原药和溶剂,对天敌昆虫、人体和畜牧毒性低;使用过程中残留少,对生态威胁少。因此,开发防治植物白粉病的农药组合物有划时代的意义。(3)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减少了用药量,能有效节省防治成本。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用以下具体实施例予以详细说明其有益效果。实施例1:30.1%硝苯菌酯·氟环唑农药组合物常温常压下,在称取配方要求的配比原料,先将溶剂投入反应釜中,开启反应釜搅拌器,在搅拌条件下投入硝苯菌酯及三唑类杀菌剂原药,待完全溶解后(约15分钟),投入助溶剂、助剂,物料加完后继续搅拌15-60分钟,得到均匀透明的油状产品。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可以制备以下实施例。实施例2:20%硝苯菌酯·氟环唑农药组合物实施例3:24%硝苯菌酯·氟环唑农药组合物实施例4:20.1%硝苯菌酯·氟环唑农药组合物实施例5:30.1%硝苯菌酯·环丙唑醇农药组合物实施例6:30%硝苯菌酯·环丙唑醇农药组合物实施例7:22%硝苯菌酯·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植物白粉病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活性成分Ⅰ和活性成分Ⅱ,活性成分Ⅰ与活性成分Ⅱ的重量比为0.1‑20:30‑0.1,所述的活性成分Ⅰ是硝苯菌酯,活性成分Ⅱ是氟环唑、环丙唑醇和氟喹唑中任意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植物白粉病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活性成分Ⅰ和活性成分Ⅱ,活性成分Ⅰ与活性成分Ⅱ的重量比为0.1-20:30-0.1,所述的活性成分Ⅰ是硝苯菌酯,活性成分Ⅱ是氟环唑、环丙唑醇和氟喹唑中任意一种。2.一种防治植物白粉病的超低容量液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植物白粉病的超低容量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Ⅰ是硝苯菌酯,活性成分Ⅱ是氟环唑、环丙唑醇和氟喹唑中任选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植物白粉病的超低容量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苄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增忠邹格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宁黑泥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