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整距离和角度的骶髂钉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0703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5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整距离和角度的骶髂钉定位装置,包括导板、卡设在导板上的调距套筒和安装在导板上角度调节装置,通过调整调距套筒卡设在导板上的位置可调节调距套筒与角度调节装置之间的距离,且角度调节装置可在平行于导板的平面内转动,角度调节装置内为上下贯通的调节内腔,调节内腔内设置有可在调节内腔内调节角度的导向套筒,导向套筒调节角度所在的平面与导板所在平面垂直,以在骶髂钉的置钉与取钉过程中结合术前影像和术中透视资料,适当调整两套筒之间的距离和角度,迅速将导针置入正确位置,以减少导针置入次数及透视次数,缩短骶髂钉置入与取出的手术时间,减小软组织损伤。

A positioning device for sacroiliac screws with adjustable distance and ang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djustable distance and angle of sacroiliac screw positioning device, including guide plate, clamped on the guide plate distance adjusting sleeve and the angle adjust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guide plate, by adjusting the distance adjusting sleeve clamped on the guide plate position adjusting distance between the sleeve and the angle adjusting device of the distance. And the angle adjusting device can rotate in parallel to the guide plane angle adjusting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inner cavity under regulation of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guide sleeve can adjust the angle in the regulation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guide sleeve, adjust the angle of the plane and the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te, the sacroiliac screw nail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nail in perspective of preoperative imaging information and operation, adjust the distance and angle between two sleeves, quickly lead wire into the correct posit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needle placement and Perspective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reduce the injury of soft tiss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整距离和角度的骶髂钉定位装置
本技术属于骶髂钉置入用套筒,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整距离和角度的骶髂钉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骶髂关节脱位的手术当中,经常需要置入两枚空心钉来固定骶髂关节。由于骶髂钉多为闭合置钉,而骨盆后侧又呈一斜面,导致空心钉的导针置入困难,经常偏离预设的轨道,从而使置入导针次数及透视次数增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局部软组织损伤。而骶髂钉一般在术后6月时需取出,此时也需先使用导针找到空心螺钉的钉孔,再用螺刀拧出。可见,在骶髂钉置钉和取钉的过程中,导针的正确置入都至关重要,直接关乎手术的成败及手术时间的长短。另外,若置钉时过多的软组织损伤会导致取钉过程中瘢痕组织出血量增加,甚至引发大出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整距离和角度的骶髂钉定位装置,以在骶髂钉的置钉与取钉过程中结合术前影像和术中透视资料,适当调整两套筒之间的距离和角度,迅速将导针置入正确位置,以减少导针置入次数及透视次数,缩短骶髂钉置入与取出的手术时间,减小软组织损伤。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整距离和角度的骶髂钉定位装置,包括导板、卡设在导板上的调距套筒和安装在导板上角度调节装置,通过调整调距套筒卡设在导板上的位置可调节调距套筒与角度调节装置之间的距离,且角度调节装置可在平行于导板的平面内转动,角度调节装置内为上下贯通的调节内腔,调节内腔内设置有可在调节内腔内调节角度的导向套筒,导向套筒调节角度所在的平面与导板所在平面垂直。所述导板采用矩形结构设计,其顶部均布有若干用于卡设调距套筒的卡槽,调距套筒为中空圆管状,一端外壁上设置有T型卡位装置,调距套筒通过卡位装置与卡槽配合卡设于导板上。所述导板的长为8cm,宽为3cm,厚为2mm,其顶部左半边上缘每隔1mm有一个宽1mm的卡槽,卡槽11深5mm,所述调距套筒的内径4.0mm,外径6.0mm,长为6cm。所述导板上还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正下方的导板上设置有与定位孔同心的弧形定位槽,角度调节装置为顶宽底窄直角梯形结构设计,调节内腔形状与角度调节装置形状对应,角度调节装置的一侧梯形面上安装有两个带有螺孔的固定柱,螺孔与梯形的直角腰垂直,固定柱包括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第一螺栓穿过定位孔旋入第一固定住内,第二螺栓穿过定位槽旋入第二固定柱内,实现角度调节装置的安装。所述定位孔开设在导板顶部右半边,直径为2mm,定位孔圆心与导板顶部距离为5mm,定位槽的宽为2mm,半径为2cm,弧度为60°,所述角度调节装置高为4cm,壁厚1mm,调节内腔顶部开口为30mmx6mm的矩形,底部开口为7mmx6mm的矩形,两固定柱相距2cm,螺孔内径2mm。所述导向套筒包括导向管和安装在导向管一端的把手,导向管另一端伸入调节内腔内,且导向管高度大于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导向管伸入调节内腔的一端端部开口为用于固定于骨表面锯齿状。所述导向管为内径4.0mm、外径6.0mm、长10cm的中空圆管,把手长6cm。所述定位槽下方的导板上设置有角度刻度。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垂直于导板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角度刻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导板上卡设调距套筒和安装角度调节装置,通过将调距套筒卡设在导板上的不同卡槽内,来调节调距套筒与角度调节装置之间的距离,同时,角度调节装置可在平行于导板的平面内转动,导向套筒的导向管伸入调节内腔内,可在与导板垂直的平面内调节角度,实现了导向套筒横向和纵向的角度调节,通过在骶髂钉的置钉与取钉过程中结合术前影像和术中透视资料,适当调整两套筒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可迅速将导针置入正确位置,大大减少导针置入次数及透视次数,缩短骶髂钉置入与取出的手术时间,减小软组织损伤。进一步的,导板上卡槽的间距只有1mm,能够更加精细的对调距套筒与角度调节装置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进一步的,角度调节装置为顶宽底窄直角梯形结构设计,调节内腔的底部开口稍大于导向管的尺寸,既不影响导向管伸出,又能较好的以导向杆底端为旋转中心进行导向管角度的调节。进一步的,导向管的末端设置有锯齿状,能够更好固定于骨表面进行导针的置入。进一步的,定位槽下方的导板上设置有角度刻度,角度调节装置垂直于导板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角度刻度,能够辅助操作人员进行精准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导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调节套筒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角度调节装置一侧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角度调节装置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导向套筒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中,1、导板,11、卡槽,12、定位孔,13、定位槽,2、调距套筒,21、卡位装置,3、角度调节装置,31、第一固定柱,32、第二固定柱,33、调节内腔,4、导向套筒,41、导向管,42、锯齿,43、把手,51、第一螺栓,52、第二螺栓,6、导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导板1、卡设在导板1上的调距套筒2和安装在导板1上角度调节装置3,其中:如图4所示,导板1采用矩形结构设计,导板1的长为8cm,宽为3cm,厚为2mm,其顶部左半边上缘每隔1mm有一个宽1mm的卡槽11,卡槽11深5mm,导板1顶部右半边开设有定位孔12,直径为2mm,定位孔12圆心与导板1顶部距离为5mm,定位孔12正下方的导板1上设置有与定位孔12同心的弧形定位槽13,定位槽的宽为2mm,半径为2cm,弧度为60°;定位槽13下方的导板1上设置有角度刻度;如图5和图6所示,调距套筒2为中空圆管状,内径4.0mm,外径6.0mm,长为6cm;其一端外壁上设置有T型卡位装置21;如图7和图8所示,角度调节装置3为顶宽底窄直角梯形结构设计,角度调节装置3高为4cm,壁厚1mm,角度调节装置3内为上下贯通的调节内腔33,调节内腔33形状与角度调节装置3形状对应,调节内腔33顶部开口为30mmx6mm的矩形,底部开口为7mmx6mm的矩形;角度调节装置3的一侧梯形面上安装有两个带有螺孔的固定柱,螺孔与梯形的直角腰垂直,固定柱包括第一固定柱31和第二固定柱32,两固定柱相距2cm,螺孔内径2mm;另一侧梯形面上设置有便于导向套筒4进行调节的角度刻度;如图9所示,导向套筒4包括导向管41和安装在导向管41一端的长6cm的把手43,导向管41为内径4.0mm、外径6.0mm、长10cm的中空圆管,导向管41另一端伸入调节内腔33内,导向管41伸入调节内腔33的一端端部开口为用于固定于骨表面锯齿状。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调距套筒2通过卡位装置21与卡槽11配合卡设于导板1上,图3中,第一螺栓51穿过定位孔12旋入第一固定住31内,第二螺栓52穿过定位槽13旋入第二固定柱32内,实现角度调节装置3安装在导板1上,并且通过调整调距套筒2卡设在导板1上的不同卡槽11内,可调节调距套筒2与角度调节装置3之间的距离,且角度调节装置3可在平行于导板1的平面内转动,即以定位孔12为圆心在导板1上转动,并通过定位槽13限定角度调节装置3可调节的角度范围,调节完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调整距离和角度的骶髂钉定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整距离和角度的骶髂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板(1)、卡设在导板(1)上的调距套筒(2)和安装在导板(1)上角度调节装置(3),通过调整调距套筒(2)卡设在导板(1)上的位置可调节调距套筒(2)与角度调节装置(3)之间的距离,且角度调节装置(3)可在平行于导板(1)的平面内转动,角度调节装置(3)内为上下贯通的调节内腔(33),调节内腔(33)内设置有可在调节内腔(33)内调节角度的导向套筒(4),导向套筒(4)调节角度所在的平面与导板(1)所在平面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整距离和角度的骶髂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板(1)、卡设在导板(1)上的调距套筒(2)和安装在导板(1)上角度调节装置(3),通过调整调距套筒(2)卡设在导板(1)上的位置可调节调距套筒(2)与角度调节装置(3)之间的距离,且角度调节装置(3)可在平行于导板(1)的平面内转动,角度调节装置(3)内为上下贯通的调节内腔(33),调节内腔(33)内设置有可在调节内腔(33)内调节角度的导向套筒(4),导向套筒(4)调节角度所在的平面与导板(1)所在平面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整距离和角度的骶髂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1)采用矩形结构设计,其顶部均布有若干用于卡设调距套筒(2)的卡槽(11),调距套筒(2)为中空圆管状,一端外壁上设置有T型卡位装置(21),调距套筒(2)通过卡位装置(21)与卡槽(11)配合卡设于导板(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整距离和角度的骶髂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1)的长为8cm,宽为3cm,厚为2mm,其顶部左半边上缘每隔1mm有一个宽1mm的卡槽(11),卡槽11深5mm,所述调距套筒(2)内径4.0mm,外径6.0mm,长为6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整距离和角度的骶髂钉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1)上还开设有定位孔(12),定位孔(12)正下方的导板(1)上设置有与定位孔(12)同心的弧形定位槽(13),角度调节装置(3)为顶宽底窄直角梯形结构设计,调节内腔(33)形状与角度调节装置(3)形状对应,角度调节装置(3)的一侧梯形面上安装有两个带有螺孔的固定柱,螺孔与梯形的直角腰垂直,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龙赵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