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0574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500KV配电装置区域、220KV配电装置区域、主变及低压侧区域,主变及低压侧区域的东西两侧为220KV配电装置区域、北侧为500KV配电装置区域,三者之间的布置结构为矩形框架结构;且所述东西两侧的220kV配电装置分别向东、向西出线8回;500KV配电装置分别向东、向西出线2回,向北出线6回;全站配电装置布置分区明确、布线合理紧凑、接线顺畅,设备投资低,钢材量减少,占地节省,整体布局协调统一,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超高压输变电设计领域,涉及一种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土地使用资源的紧张,变电站的站址选择难度也在不断增大。主要体现在:对于边远地区尤其在我国西南地区,其地质条件复杂,山地较多,限制了变电站站址的选择;此外,对于发达地区其输电走廊日益狭窄,土地使用紧张且价格昂贵,对变电站的选址造成约束。变电站的占地面积愈小,越利于变电站的选址,且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优化变电站的总平面布置格局,使布置更为紧凑,能够有效减少变电站占地面积。户外变电站总平面布置格局及尺寸与设备型式密切相关,配电装置采用GIS设备能够有效节省占地空间,使总平面布置尺寸大为减少。对于全GIS变电站,低压无功配电装置占地面积比例较大,对无功配电装置设备的适当选型,可以满足紧凑型布置要求,减少变电站的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结构,包括500KV配电装置区域、220KV配电装置区域、主变及低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500KV配电装置区域、220KV配电装置区域、主变及低压侧区域,主变及低压侧区域的东西两侧为220KV配电装置区域、北侧为500KV配电装置区域,三者之间的布置结构为矩形框架结构;且所述东西两侧的220kV配电装置分别向东、向西出线8回;500KV配电装置分别向东、向西出线2回,向北出线6回;所述的500KV配电装置包括两组母线、母线横梁、进出线构架、HGIS设备,所述的HGIS设备沿母线横向设置一个C型完整串,C型完整串按照A、B、C三项分别对应:C型完整串的两个边断路器的外端侧各设有一个HGIS出线套管、内端侧各设有一个连接母线的母线套管,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500KV配电装置区域、220KV配电装置区域、主变及低压侧区域,主变及低压侧区域的东西两侧为220KV配电装置区域、北侧为500KV配电装置区域,三者之间的布置结构为矩形框架结构;且所述东西两侧的220kV配电装置分别向东、向西出线8回;500KV配电装置分别向东、向西出线2回,向北出线6回;所述的500KV配电装置包括两组母线、母线横梁、进出线构架、HGIS设备,所述的HGIS设备沿母线横向设置一个C型完整串,C型完整串按照A、B、C三项分别对应:C型完整串的两个边断路器的外端侧各设有一个HGIS出线套管、内端侧各设有一个连接母线的母线套管,中间断路器的两端分别通过分支母线并接在两个边断路器的外端侧;所述的母线横梁下方安装有Ⅰ号V型绝缘子串、Ⅱ号V型绝缘子串,Ⅰ母线安装在Ⅰ号V型绝缘子串上且Ⅰ母线引至一号母线套管,Ⅱ母线安装在Ⅱ号V型绝缘子串上且Ⅱ母线引至二号母线套管,所述的母线横梁为两组母线共用的横梁,取消母线间的支撑立柱,HGIS出线套管就近与主变引出线或线路引出线连接,所述的主变引出线和线路引出线位于配电装置的外侧,分别通过进出线构架上的出线挂点引出;所述两个间隔的HGIS母线共用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俊强庞晓洋葛云威范岩唐华李远吴蕾赵澄宇刘明欣莫孟斌王亚琼赵亚飞董若溪邓大磊张林涛蔡玲玲商刚姜光侠黄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郑州电力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