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轴对转电吊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04644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共轴对转电吊扇,包括:第一吊扇,其包括:第一马达,穿设于第一马达的定子内的第一机轴,与第一马达的转子连接的第一扇叶;第二吊扇,其包括:第二马达,穿设于第二马达的定子内的第二机轴,与第二马达的转子连接的第二扇叶;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的转动方向相反;联轴器,其用以将预先安装好的第一吊扇和第二吊扇连接成一体;启动装置,其设置在第一吊扇和第二吊扇之间,第一吊扇和第二吊扇均与启动装置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共轴对转电吊扇的送风效率,实现扭矩平衡和降低损耗,为电吊扇外观设计提供新平台,以及不颠覆现有吊扇马达制造工艺以及模具的前提下加快共轴对转电吊扇的生产速度。

Coaxial counter rotating ceiling fan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axial counter rotating electric fan, comprising: a first fan, comprising: a first motor stator, the first shaft penetrates the first motor in the rotor of the first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fan; second ceiling fan, which comprises second motor stator, arranged in second horses of the shaft second, connected with the rotor of the motor second blades; the direction of rotation of the first motor and the second motor coupling, with the opposite; connected with the good first and second will be pre installed fan fan into a whole; the start device, which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fan fan, fan and fan are the first second connected with electric star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wind sent coaxial electric fan, to achieve torque balance and reduce the loss, to provide a new platform for electric fan design, speed up the production of coaxial electric fan speed as well as the premise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the mold does not subvert the existing ceiling fan motor u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轴对转电吊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扇风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共轴对转电吊扇。
技术介绍
吊扇作为一种扇风装置,是炎炎夏日里一种不可缺少的物品,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吊扇均为采用三至四片扇叶组合的单吊扇结构,其送风效率低,且扭矩大,厂家为了得到较大的风量,一般通过增大扇叶的尺寸和电机的功率来解决,这样无疑增加了电机材料的消耗的同时,使用的吊扇的能量消耗也提高,且高速运转的吊扇扭矩会增大,变相增加了吊扇跌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轴对转电吊扇,该共轴对转电吊扇能够提高送风效率,实现扭矩平衡和降低损耗,为电吊扇外观设计提供新平台,以及不颠覆现有吊扇马达制造工艺以及模具的前提下加快共轴对转电吊扇的生产速度。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共轴对转电吊扇,其包括:第一吊扇,其包括:第一马达,穿设于所述第一马达的第一定子内的第一机轴,与所述第一马达的第一转子连接的第一扇叶;第二吊扇,其包括:第二马达,穿设于所述第二马达的第二定子内的第二机轴,与所述第二马达的第二转子连接的第二扇叶;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均为外转子马达,且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机轴和所述第二机轴处于同一竖直线上;联轴器,其用以将预先安装好的所述第一吊扇和所述第二吊扇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机轴和所述第二机轴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吊扇设置在所述第二吊扇的上方;启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吊扇和所述第二吊扇之间,所述第一吊扇和所述第二吊扇均与所述启动装置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联轴器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一机轴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孔拧紧配合以将所述第一机轴固定在所述联轴器上的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机轴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孔拧紧配合以将所述第二机轴固定在所述联轴器上的第二外螺纹。进一步地,所述联轴器设有保险销,所述保险销锁紧固定所述第一吊扇和所述第二吊扇与所述联轴器上。进一步地,所述启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联轴器上,所述联轴器还设置有接线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扇叶和所述第二扇叶的安装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共轴对转电吊扇还设有叶叉,所述叶叉包括马达安装部和扇叶安装部;所述马达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一马达或第二马达,所述扇叶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一扇叶或第二扇叶;所述第一扇叶通过所述叶叉与所述第一马达连接;所述第二扇叶通过所述叶叉与所述第二马达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马达设有第一锁固件,所述第一锁固件包括有第一锁紧杆、与所述第一锁紧杆拧紧配合的第一锁紧孔;所述第一扇叶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锁紧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并固定于所述第一锁紧孔内,固定所述第一扇叶于所述第一马达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马达设有第二锁固件,所述第二锁固件包括有第二锁紧杆、与所述第二锁紧杆拧紧配合的第二锁紧孔;所述第二扇叶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锁紧杆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并固定于所述第二锁紧孔内,固定所述第二扇叶于所述第二马达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紧孔和所述第二锁紧孔的开口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扇叶与所述第二扇叶尺寸长度是相同或不相同;所述第一扇叶与所述第二扇叶为直叶片或翘叶片;所述第一扇叶与所述第二扇叶的叶根宽于叶尖或叶尖宽于叶根;所述第一扇叶与所述第二扇叶的倾斜角度各自任意选择;所述第一扇叶与所述第二扇叶的数目由2-10片构成;所述第一扇叶与所述第二扇叶的材质为塑料或金属。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共轴对转电吊扇,所述第一吊扇和所述第二吊扇的转动方向相反,提高了所述共轴对转电吊扇的出风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第一吊扇和第二吊扇扭矩的自平衡,降低其因扭矩过大跌落的机率;所述联轴器将预先安装好的所述第一吊扇和第二吊扇连接成一体,加快了共轴对转电吊扇的生产速度;所述启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吊扇和第二吊扇之间,在不改变机轴内径和马达的定子内径的情况下,机轴只需要通过4-5条IEC规格的导线,符合现有机轴内径9-11毫米的需求。所述联轴器设有保险销,进一步确保第一吊扇和第二吊扇连接的安全性,防止其脱落。所述联轴器设有接线装置和启动装置,能够更好地利用第一吊扇和第二吊扇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一扇叶和所述第二扇叶的安装方向相反,进一步增加共轴对转电吊扇的出风效率。所述共轴对转电吊扇设有叶叉,能够方便扇叶的更换和加长扇叶的长度。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共轴对转电吊扇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共轴对转电吊扇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共轴对转电吊扇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共轴对转电吊扇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共轴对转电吊扇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联轴器的示意图;图6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第一吊扇1第一马达11第一机轴12第一扇叶13第一锁固件14第一锁紧杆15第一锁紧孔16第一外螺纹17第二吊扇2第二马达21第二机轴22第二扇叶23第二锁固件24第二锁紧杆25第二锁紧孔26第二外螺纹27联轴器3保险销31内螺纹孔32空腔33卡槽34凸部35卡扣装置36启动装置4通孔5接线装置6叶叉7马达安装部71扇叶安装部72定子80转子81外壳82吊杆8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1-7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共轴对转电吊扇,其包括:第一吊扇1,其包括:第一马达11,穿设于所述第一马达11的定子80内的第一机轴12,与所述第一马达11的转子81连接的第一扇叶13;第二吊扇2,其包括:第二马达21,穿设于所述第二马达21的定子80内的第二机轴22,与所述第二马达21的转子81连接的第二扇叶23;所述第一马达11和所述第二马达21均为外转子马达,且所述第一马达11和所述第二马达21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机轴和所述第二机轴处于同一竖直线上;联轴器3,其用以将预先安装好的所述第一吊扇1和所述第二吊扇2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机轴12和所述第二机轴22通过所述联轴器3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吊扇1设置在所述第二吊扇2的上方;启动装置4,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吊扇1和所述第二吊扇2之间。优选地,所述启动装置4设置在所述联轴器3上,所述联轴器3还设置有接线装置6。所述第一机轴12和第二机轴22均为细长的管状并开设有通孔5,所述第一吊扇1和第二吊扇2的电线可以通过所述通孔5与所述启动装置4电连接。制造所述共轴对转电吊扇时,制造者可以提前将所述第一吊扇1和所述第二吊扇2的零部件安装好,随后通过联轴器3将所述第一机轴12和所述第二机轴22接驳,从而使所述第一吊扇1和第二吊扇2形成一个整体;电线穿设入所述通孔5后布置在所述机轴内,所述第一机轴12和所述第二机轴22内的电线在所述联轴器3中交汇并与设置在所述联轴器3上的启动装置44电连接。优选地,所述联轴器3设有保险销31,所述保险销31锁紧固定所述第一吊扇1和所述第二吊扇2与所述联轴器3上。如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联轴器3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内螺纹孔32;所述第一机轴12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孔32拧紧配合以将所述第一机轴12固定在所述联轴器3上的第一外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共轴对转电吊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共轴对转电吊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吊扇,其包括:第一马达,穿设于所述第一马达的定子内的第一机轴,与所述第一马达的转子连接的第一扇叶;第二吊扇,其包括:第二马达,穿设于所述第二马达的定子内的第二机轴,与所述第二马达的转子连接的第二扇叶;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均为外转子马达,且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机轴和所述第二机轴处于同一竖直线上;联轴器,其用以将预先安装好的所述第一吊扇和所述第二吊扇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机轴和所述第二机轴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吊扇设置在所述第二吊扇的上方;启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吊扇和所述第二吊扇之间,所述第一吊扇和所述第二吊扇均与所述启动装置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轴对转电吊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吊扇,其包括:第一马达,穿设于所述第一马达的定子内的第一机轴,与所述第一马达的转子连接的第一扇叶;第二吊扇,其包括:第二马达,穿设于所述第二马达的定子内的第二机轴,与所述第二马达的转子连接的第二扇叶;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均为外转子马达,且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机轴和所述第二机轴处于同一竖直线上;联轴器,其用以将预先安装好的所述第一吊扇和所述第二吊扇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机轴和所述第二机轴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吊扇设置在所述第二吊扇的上方;启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吊扇和所述第二吊扇之间,所述第一吊扇和所述第二吊扇均与所述启动装置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共轴对转电吊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一机轴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孔拧紧配合以将所述第一机轴固定在所述联轴器上的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机轴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孔拧紧配合以将所述第二机轴固定在所述联轴器上的第二外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共轴对转电吊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设有保险销,所述保险销锁紧固定所述第一吊扇和所述第二吊扇与所述联轴器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共轴对转电吊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联轴器上,所述联轴器还设置有接线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共轴对转电吊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叶和所述第二扇叶的安装方向相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崇坚赵均任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新会区华利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