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型USB Type‑C插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0437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水型USB Type‑C插座连接器,包括有绝缘主体、下绝缘件、上绝缘件、下排端子、上排端子、屏蔽片以及屏蔽壳;该绝缘主体的后端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第一封胶槽和便于吃锡焊接的第一通槽;下绝缘件的后端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第二封胶槽,该上绝缘件的后端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第三封胶槽和便于吃锡焊接的第二通槽,下排端子穿过第二封胶槽,上排端子穿过第三封胶槽和第二通槽。通过在绝缘主体、下绝缘件和上绝缘件上均设置有封胶槽,在生产组装时,可采用全自动点胶机往各封胶槽进行灌胶,以确保全部缝隙融入,达到防水效果,以满足使用要求。

USB Type C waterproof socket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proof type USB Type C socket connector,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body, insulation, insulation, row terminals, terminals, shielding and shielding upper shell; the insulating body on the surface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sealing glue groove and easy to eat first through soldering under the insulation groove; the rear end surface is formed through the second sealing glue groove, the insulating member rear upper and lower surface is formed through the third sealing groove and second for tin welding groove, the lower terminal through the second sealing glue groove, on the terminal through the third sealing grooves and second grooves. The insulation body, under the insulating parts and the upper insulation piece is arranged on the sealing glue groove in the production, assembly, to the sealing glue groove glue using automatic dispensing machine,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all the gap into, achieve the waterproof effect,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型USBType-C插座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防水型USBType-C插座连接器。
技术介绍
USBTypeC连接器产品的亮点在于更加纤薄的设计、更快的传输速度以及更强悍的电力传输;Type-C支持USB接口双面插入,正式解决了“USB永远插不准”的世界性难题,正反面随便插。目前,USBTypeC连接器产品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众多厂商都推出了USBTypeC连接器产品。目前的USBType-C插座连接器其主要结构包括有绝缘本体、上排端子、下排端子、屏蔽片以及屏蔽壳等,在制作组装时,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均分别与上绝缘件和下绝缘件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然后,将屏蔽片夹设于上绝缘件和下绝缘件之间,然后,再成型绝缘本体;然而,由于这种连接器结构没有封胶空间,导致防水性能较差,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型USBType-C插座连接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USBType-C插座连接器防水性能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型USBType-C插座连接器,包括有绝缘主体、下绝缘件、上绝缘件、下排端子、上排端子、屏蔽片以及屏蔽壳;该绝缘主体的后端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第一封胶槽和便于吃锡焊接的第一通槽,第一封胶槽位于第一通槽的前侧;该下绝缘件镶嵌成型在绝缘主体中,下绝缘件的后端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第二封胶槽,该上绝缘件镶嵌成型在绝缘主体中,上绝缘件的后端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第三封胶槽和便于吃锡焊接的第二通槽,该第三封胶槽位于第一封胶槽的下方并彼此连通,第二通槽位于第一通槽的下方并彼此连通;该下排端子和上排端子分别设置于下绝缘件和上绝缘件上,下排端子穿过第二封胶槽,上排端子穿过第三封胶槽和第二通槽,上排端子的接触部露出绝缘主体之舌板的上表面,下排端子的接触部露出绝缘主体之舌板的下表面;该屏蔽片夹设于下绝缘件和上绝缘件之间并镶嵌成型固定于绝缘主体内;该屏蔽壳包覆住绝缘主体。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屏蔽壳外套设有塑胶壳,该塑胶壳的两侧均镶嵌成型固定有接地脚,每一接地脚均具有连接部和插接部,该连接部与屏蔽壳导通连接,该插接部伸出塑胶壳外。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与屏蔽壳的搭接部固定导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塑胶壳的前端外周侧面套设有密封套。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封套通过组装的方式固定于塑胶壳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封套通过镶嵌成型的方式固定于塑胶壳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绝缘件的上表面凸设有固定柱,该屏蔽片上设置有通孔,该上绝缘件的底面设置有固定孔,该固定柱穿过通孔插入固定孔中固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主体之舌板的后端套设有接地壳,接地壳与屏蔽片接触导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一、通过在绝缘主体、下绝缘件和上绝缘件上均设置有封胶槽,在生产组装时,可采用全自动点胶机往各封胶槽进行灌胶,以确保全部缝隙融入,达到防水效果,以满足使用要求。二、通过设置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孔,使得各个端子的焊接部外露,以便于贴板吃锡,提高产品的安装质量。三、通过设置有塑胶壳,并配合设置密封套,使得本产品的防水效果更好,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再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图7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图。附图标识说明:10、绝缘主体11、第一封胶槽12、第一通槽13、舌板20、下绝缘件21、第二封胶槽22、固定柱30、上绝缘件31、第三封胶槽32、第二通槽33、固定孔40、下排端子41、接触部50、上排端子51、接触部60、屏蔽片61、通孔70、屏蔽壳71、搭接部80、塑胶壳90、接地脚91、连接部92、插接部101、密封套102、接地壳。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绝缘主体10、下绝缘件20、上绝缘件30、下排端子40、上排端子50、屏蔽片60以及屏蔽壳70。该绝缘主体10的后端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第一封胶槽11和便于吃锡焊接的第一通槽12,第一封胶槽11位于第一通槽12的前侧;该下绝缘件20镶嵌成型在绝缘主体10中,下绝缘件20的后端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第二封胶槽21,该上绝缘件30镶嵌成型在绝缘主体10中,上绝缘件30的后端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第三封胶槽31和便于吃锡焊接的第二通槽32,该第三封胶槽31位于第一封胶槽11的下方并彼此连通,第二通槽32位于第一通槽12的下方并彼此连通。该下排端子40和上排端子50分别设置于下绝缘件20和上绝缘件30上,下排端子40穿过第二封胶槽21,上排端子50穿过第三封胶槽31和第二通槽32,上排端子50的接触部51露出绝缘主体10之舌板13的上表面,下排端子40的接触部41露出绝缘主体10之舌板13的下表面;在本实施例中,下排端子40和上排端子50分别与下绝缘件20和上绝缘件30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该屏蔽片60夹设于下绝缘件20和上绝缘件30之间并镶嵌成型固定于绝缘主体10内;该屏蔽壳70包覆住绝缘主体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壳70外套设有塑胶壳80,该塑胶壳80的两侧均镶嵌成型固定有接地脚90,每一接地脚90均具有连接部91和插接部92,该连接部91与屏蔽壳70导通连接,该插接部92伸出塑胶壳80外。并且,所述连接部91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与屏蔽壳70的搭接部71固定导通连接。此外,所述塑胶壳80的前端外周侧面套设有密封套101,所述密封套101通过组装的方式固定于塑胶壳80上或者通过镶嵌成型的方式固定于塑胶壳80上,不以为限。以及,所述下绝缘件20的上表面凸设有固定柱22,该屏蔽片60上设置有通孔61,该上绝缘件30的底面设置有固定孔33,该固定柱22穿过通孔61插入固定孔33中固定。另外,所述绝缘主体10之舌板13的后端套设有接地壳102,接地壳102与屏蔽片60接触导通。详述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如下:首先,将下排端子40和上排端子50分别与下绝缘件20和上绝缘件30镶嵌成型固定,接着,将屏蔽片60夹设固定于下绝缘件20和上绝缘件30之间;然后,将下绝缘件20、上绝缘件30、下排端子40、上排端子50和屏蔽片60一并放入模具中成型出绝缘主体10,接着,将接地壳102套设于绝缘主体10之舌板13的后端,然后,将屏蔽壳70套设于绝缘主体10外固定;接着,接地脚90与塑胶壳80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然后,将塑胶壳80套设于屏蔽壳70外壳,并使连接部91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与屏蔽壳70的搭接部71固定导通连接,接着,采用全自动点胶机往第一封胶槽11、第二封胶槽21和第三封胶槽31进行灌胶,以确保全部缝隙融入,达到防水效果,最后,将密封套101套设于塑胶壳80的前端外周侧面上。本技术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201720155187.html" title="防水型USB Type‑C插座连接器原文来自X技术">防水型USB Type‑C插座连接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型USB Type‑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绝缘主体、下绝缘件、上绝缘件、下排端子、上排端子、屏蔽片以及屏蔽壳;该绝缘主体的后端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第一封胶槽和便于吃锡焊接的第一通槽,第一封胶槽位于第一通槽的前侧;该下绝缘件镶嵌成型在绝缘主体中,下绝缘件的后端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第二封胶槽,该上绝缘件镶嵌成型在绝缘主体中,上绝缘件的后端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第三封胶槽和便于吃锡焊接的第二通槽,该第三封胶槽位于第一封胶槽的下方并彼此连通,第二通槽位于第一通槽的下方并彼此连通;该下排端子和上排端子分别设置于下绝缘件和上绝缘件上,下排端子穿过第二封胶槽,上排端子穿过第三封胶槽和第二通槽,上排端子的接触部露出绝缘主体之舌板的上表面,下排端子的接触部露出绝缘主体之舌板的下表面;该屏蔽片夹设于下绝缘件和上绝缘件之间并镶嵌成型固定于绝缘主体内;该屏蔽壳包覆住绝缘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型USBType-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绝缘主体、下绝缘件、上绝缘件、下排端子、上排端子、屏蔽片以及屏蔽壳;该绝缘主体的后端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第一封胶槽和便于吃锡焊接的第一通槽,第一封胶槽位于第一通槽的前侧;该下绝缘件镶嵌成型在绝缘主体中,下绝缘件的后端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第二封胶槽,该上绝缘件镶嵌成型在绝缘主体中,上绝缘件的后端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第三封胶槽和便于吃锡焊接的第二通槽,该第三封胶槽位于第一封胶槽的下方并彼此连通,第二通槽位于第一通槽的下方并彼此连通;该下排端子和上排端子分别设置于下绝缘件和上绝缘件上,下排端子穿过第二封胶槽,上排端子穿过第三封胶槽和第二通槽,上排端子的接触部露出绝缘主体之舌板的上表面,下排端子的接触部露出绝缘主体之舌板的下表面;该屏蔽片夹设于下绝缘件和上绝缘件之间并镶嵌成型固定于绝缘主体内;该屏蔽壳包覆住绝缘主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USBType-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外套设有塑胶壳,该塑胶壳的两侧均镶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林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昆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