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线材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02464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线材的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模盒一侧的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为中空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两侧的第一立柱单元和第二立柱单元,所述第一立柱单元位于所述模盒和所述第二基座之间;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上的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包括一清洁模块、一摄像模块和一驱动所述清洁模块与所述摄像模块的驱动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检测结果精准可靠的优点。

A detecting device for stainless steel wi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tection device, a stainless steel wire includes: set in the second base side of the mold box, the second base is a hollow structure; the column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unit of the second sides of the base and the second column unit between the first column unit is in the mould box and the second.; the execution unit is installed in the second base, the execution unit includes a cleaning module, a drive module drives the camera module and a cleaning module and the camera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liable and accurate detection resul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线材的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不锈钢线材的加工检测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不锈钢线材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不锈钢线材是钢材的四大品种之一,是用热轧盘条经冷拉制成的再加工产品,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十分广泛。因此,不锈钢线材的质量也十分重要,若不锈钢线材的生产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检测,就可能发生因不锈钢线材断裂而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市场上现有的不锈钢线材的检测装置通常结构都比较复杂,且缺少相应的可以对线材进行清洁的装置,易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线材的检测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检测结果精准可靠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锈钢线材的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模盒一侧的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为中空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两侧的第一立柱单元和第二立柱单元,所述第一立柱单元位于所述模盒和所述第二基座之间;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上的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包括一清洁模块、一摄像模块和一驱动所述清洁模块与所述摄像模块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基座的中空腔内的气缸、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连的气缸套、与所述气缸套连接的固定杆,所述气缸套套设在所述固定杆的中点处;所述清洁模块包括一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杆一端的第一压块、一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的顶端面上的第一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一压块的一对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压块相配合且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的顶端面上的第一座块,所述第一座块的上部成型有供不锈钢线材穿设的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U型槽的槽底和槽壁上分别设置有刷毛组,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第一U型槽相对的底端面上也设置有所述刷毛组;所述摄像模块包括一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杆另一端的第二压块、一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的顶端面上的第二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和所述第二压块的一对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压块相配合且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的顶端面上的第二座块,所述第二座块的上部成型有供不锈钢线材穿设的第二U型槽,所述第二U型槽的槽底和槽壁上分别设置有摄像头,所述第二压块与所述第二U型槽相对的底端面上也设置有所述摄像头;所述第一座块和所述第二座块位于同一直线的延长线上;当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一压块压合在所述第一座块上,所述第二压块压合在所述第二座块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柱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压块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柱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块铰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立柱单元包括一位于所述模盒和所述第二基座之间的第一立柱和一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上的第一辊轮,所述第一辊轮上成型有与不锈钢线材相匹配的线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立柱单元包括一位于所述第二基座一侧的第二立柱和一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柱上的第二辊轮,所述第二辊轮上成型有与不锈钢线材相匹配的线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辊轮的转轴连接有一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所述第二立柱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通过设置清洁模块能够对进行检测的不锈钢线材进行清洁,去除不锈钢线材表面粘附的多余润滑粉,从而确保不锈钢线材的检测精度;清洁模块和摄像模块通过同一驱动模块驱动,有效的简化了设备的结构,结构较为简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后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座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座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模盒;11、第一基座;20、第二基座;30、第一立柱单元;40、第二立柱单元;50、执行单元;51、清洁模块;511、第一支撑柱;512、第一连杆;513、第一压块;514、第一座块;515、刷毛组;52、摄像模块;521、第二支撑柱;522、第二连杆;523、第二压块;524、第二座块;525、摄像头;53、气缸套;54、固定杆;60、电机;61、电机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不锈钢线材的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模盒10一侧的第二基座20,所述第二基座20为中空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20两侧的第一立柱单元30和第二立柱单元40,所述第一立柱单元30位于所述模盒10和所述第二基座20之间;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20上的执行单元50,所述执行单元50包括一清洁模块51、一摄像模块52和一驱动所述清洁模块51与所述摄像模块52的驱动模块。所述模盒10设置在第一基座11上,所述模盒10内设置有润滑粉,不锈钢线材通过模盒10后经由所述第一立柱单元30和所述第二立柱单元40输送至下一工序,所述执行单元50位于所述第一立柱单元30和所述第二立柱单元40之间。所述清洁模块51能够去除不锈钢线材表面粘附的多余润滑粉,从而确保不锈钢线材的检测精度,避免不锈钢线材表面的润滑粉对检测产生不必要的影响,避免误差的产生;本技术中,所述清洁模块51和所述摄像模块52通过同一驱动模块驱动,有效的简化了设备的结构,结构较为简单。见图1至图4所示,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基座20的中空腔内的气缸(图未示)、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连的气缸套53、与所述气缸套53连接的固定杆54,所述气缸套53套设在所述固定杆54的中点处;所述清洁模块51包括一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杆54一端的第一压块513、一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20的顶端面上的第一支撑柱511、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511和所述第一压块513的一对第一连杆512、与所述第一压块513相配合且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20的顶端面上的第一座块514,所述第一座块514的上部成型有供不锈钢线材穿设的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U型槽的槽底和槽壁上分别设置有刷毛组515,所述第一压块513与所述第一U型槽相对的底端面上也设置有所述刷毛组515;所述刷毛组515能够对不锈钢线材的上、下、左和右方向进行清洁,清洁效果好。所述摄像模块52包括一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杆54另一端的第二压块523、一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20的顶端面上的第二支撑柱521、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521和所述第二压块523的一对第二连杆522、与所述第二压块523相配合且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20的顶端面上的第二座块524,所述第二座块524的上部成型有供不锈钢线材穿设的第二U型槽,所述第二U型槽的槽底和槽壁上分别设置有摄像头525,所述第二压块523与所述第二U型槽相对的底端面上也设置有所述摄像头525,所述摄像头525能够对不锈钢线材的上、下、左和右方向进行图像采集。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连杆5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柱51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压块513铰接;所述第二连杆5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柱52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块523铰接,所述第一座块514和所述第二座块524位于同一直线的延长线上;当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一压块513压合在所述第一座块514上,所述第二压块523压合在所述第二座块524上。本技术采用压块和座块的结构形式是为了便于维修和保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不锈钢线材的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锈钢线材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模盒(10)一侧的第二基座(20),所述第二基座(20)为中空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20)两侧的第一立柱单元(30)和第二立柱单元(40),所述第一立柱单元(30)位于所述模盒(10)和所述第二基座(20)之间;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20)上的执行单元(50),所述执行单元(50)包括一清洁模块(51)、一摄像模块(52)和一驱动所述清洁模块(51)与所述摄像模块(52)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基座(20)的中空腔内的气缸、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连的气缸套(53)、与所述气缸套(53)连接的固定杆(54),所述气缸套(53)套设在所述固定杆(54)的中点处;所述清洁模块(51)包括一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杆(54)一端的第一压块(513)、一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20)的顶端面上的第一支撑柱(511)、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511)和所述第一压块(513)的一对第一连杆(512)、与所述第一压块(513)相配合且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20)的顶端面上的第一座块(514),所述第一座块(514)的上部成型有供不锈钢线材穿设的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U型槽的槽底和槽壁上分别设置有刷毛组(515),所述第一压块(513)与所述第一U型槽相对的底端面上也设置有所述刷毛组(515);所述摄像模块(52)包括一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杆(54)另一端的第二压块(523)、一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20)的顶端面上的第二支撑柱(521)、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521)和所述第二压块(523)的一对第二连杆(522)、与所述第二压块(523)相配合且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20)的顶端面上的第二座块(524),所述第二座块(524)的上部成型有供不锈钢线材穿设的第二U型槽,所述第二U型槽的槽底和槽壁上分别设置有摄像头(525),所述第二压块(523)与所述第二U型槽相对的底端面上也设置有所述摄像头(525);所述第一座块(514)和所述第二座块(524)位于同一直线的延长线上;当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一压块(513)压合在所述第一座块(514)上,所述第二压块(523)压合在所述第二座块(52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线材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模盒(10)一侧的第二基座(20),所述第二基座(20)为中空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20)两侧的第一立柱单元(30)和第二立柱单元(40),所述第一立柱单元(30)位于所述模盒(10)和所述第二基座(20)之间;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20)上的执行单元(50),所述执行单元(50)包括一清洁模块(51)、一摄像模块(52)和一驱动所述清洁模块(51)与所述摄像模块(52)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基座(20)的中空腔内的气缸、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连的气缸套(53)、与所述气缸套(53)连接的固定杆(54),所述气缸套(53)套设在所述固定杆(54)的中点处;所述清洁模块(51)包括一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杆(54)一端的第一压块(513)、一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20)的顶端面上的第一支撑柱(511)、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511)和所述第一压块(513)的一对第一连杆(512)、与所述第一压块(513)相配合且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20)的顶端面上的第一座块(514),所述第一座块(514)的上部成型有供不锈钢线材穿设的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U型槽的槽底和槽壁上分别设置有刷毛组(515),所述第一压块(513)与所述第一U型槽相对的底端面上也设置有所述刷毛组(515);所述摄像模块(52)包括一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杆(54)另一端的第二压块(523)、一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20)的顶端面上的第二支撑柱(521)、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521)和所述第二压块(523)的一对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廖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