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广礼专利>正文

一种保肥、抗板结水稻田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9745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肥、抗板结水稻田垄的处理方法,对刚刚进行收割完成的小麦和油菜的秸秆进行处理,暴露秸秆表层纤维素层,通过接枝高吸水性树脂在秸秆的表面形成三维网格状结构,然后与扩发培养的微生物菌剂混合用于水稻大田底层的构建,秸秆的韧性可以预留大田底部足够的空间,提高田间的保水、保肥和抗板结的能力,加入的微生物由于提供了很好的生存环境,效果也比一般的微生物肥料效果好。

A processing method for fertilizer and hardening the paddy fiel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ing method of fertilizer and hardening paddy field ridge, to deal with the just completed harvest wheat and rape straw, straw cellulose layer exposed surface, the grafted superabsorbent resin mesh shaped structure formed in the straw surface, then mixed microbial culture and expansion of hair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ottom of the rice field, straw toughness can set aside enough space at the bottom of the field, the field to improve the water and fertilizer conservation and hardening ability, adding microorganisms due to provide a good living environment, the effect is good than the general effect of microbial fertil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肥、抗板结水稻田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种植的工艺
,具体涉及到一种保肥、抗板结水稻田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一般种植包括水直播、旱直播和机插秧几种类型,最节省人力和物力的方式是旱直播,但是旱直播的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没有经过大田大规模的翻耕,导致田中垄上还具有相对较多的杂草,因为没有翻土导致生命力还比较顽强,这部分杂草在后期的处理过程中非常的困难,同时,土壤相对板结,造成的不利影响表现在后续的以下几个表现:(1)土壤板结透气性差,水稻根际的呼吸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相对机耕翻土的稻田尤为明显;(2)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较差,由于为翻耕,这种水稻田即使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土壤也没有从本质上得到提升,相对板结的土壤使水分很难第一时间渗透到土壤的深层,无法完全被土壤包裹吸收的水分,很快流失或者蒸发,而与水分息息相关的肥料也会相应受到影响;(3)水稻的扎根难度提高,水稻办法第一时间扎根土壤,导致水稻种子很容易在水稻田灌水的时候,造成种子漂起,造成后期补苗的工作,即使成功扎根的水稻幼苗,其根际并未充分延展,稳定性方面不好,倒伏现象严重。在土壤中尤其是在植物根际存在着大量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肥、抗板结水稻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将小麦和油菜的秸秆剪切至3~4cm的长度,按1:6~12的料液比与浓度为4~8%的NaOH溶液混合,于反应釜中保温30~40℃浸泡5~10h,完成后捞出秸秆,经流水洗涤;(2)将(1)所述的秸秆晾干,机械碾压后敲打5~10min,然后加入其质量分数10~30%的淀粉,按1:3~5的料液比加水搅拌混匀,加热搅拌至淀粉糊化,过滤多余水分;(3)将量相同的丙烯酸单体和丙烯酰胺单体混合,按65~80%的浓度配置成溶液,按料液比1:5~10的比例加入上述秸秆,同时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钾2~6%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肥、抗板结水稻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将小麦和油菜的秸秆剪切至3~4cm的长度,按1:6~12的料液比与浓度为4~8%的NaOH溶液混合,于反应釜中保温30~40℃浸泡5~10h,完成后捞出秸秆,经流水洗涤;(2)将(1)所述的秸秆晾干,机械碾压后敲打5~10min,然后加入其质量分数10~30%的淀粉,按1:3~5的料液比加水搅拌混匀,加热搅拌至淀粉糊化,过滤多余水分;(3)将量相同的丙烯酸单体和丙烯酰胺单体混合,按65~80%的浓度配置成溶液,按料液比1:5~10的比例加入上述秸秆,同时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钾2~6%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5~2.0%,于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广礼李友星姜威
申请(专利权)人:丁广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