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省空间的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8721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1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省空间的配电箱,其结构包括机罩壳装置、连接器、显示屏、控制按钮、控制面板、玻璃板、橡胶条、警报器、把手板、上罩门、下罩门、配电器、拉手架、电路槽、圆孔、控制电线、电流互感器,机罩壳装置外设有连接器,显示屏设于控制按钮的下方,玻璃板外设有橡胶条,警报器设于机罩壳装置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机罩壳装置,机罩壳装置内设有夹紧板,能将配电板通过固定住,避免出现由于震动造成内部的元件的损坏或接触不良的情况,还能根据配电板的厚度来对夹紧板的位置进行移动,还设有减震底座,避免由于地面的震动而导致配电箱也出现震动的现象。

A space saving distribution box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stribution box to save space, the structure includes a cover shell device, connector, display, control, button control panel, glass plate, rubber strip, alarm, handle, door, door cover, cover distributor, handle frame, circuit slot and a circular hole and a control wire, the current transformer casing device outside the connector control button on the display screen is arranged below the glass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ubber strip is arranged on the casing above the alarm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 cover device, the cover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plate, can be fixed through the distribution board, avoid due to vibration caused by the 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damaged or bad situation, but also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plate clamping plate position for movement,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damping base, Avoid the vibr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box caused by the ground vib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省空间的配电箱
本技术是一种节省空间的配电箱,属于配电箱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机械化设备的应用程度日益广泛,配电箱内的配电元件也随设备增加而增加,传统多为柜状,配电元件越多,需要的空间也就越大,配电箱也就需相应增大,或配置多台配电箱,严重影响成本,且容易搞错,操作时也不便利。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420791472.9的一种节省空间的配电箱,其包括配电箱主体和内框架,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内框架可在配电箱主体实现转动,配电元件固定设置在配电箱安装板上,可根据需求转动内框架,对配电元件进行操作。但是该现有技术的配电箱的框架不牢固,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晃动现象,容易由于震动造成内部的元件的损坏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省空间的配电箱,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配电箱的框架不牢固,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晃动现象,容易由于震动造成内部的元件的损坏或接触不良的情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节省空间的配电箱,其结构包括机罩壳装置、连接器、显示屏、控制按钮、控制面板、玻璃板、橡胶条、警报器、把手板、上罩门、下罩门、配电器、拉手架、电路槽、圆孔、控制电线、电流互感器,所述机罩壳装置外设有连接器,所述显示屏设于控制按钮的下方,所述玻璃板外设有橡胶条,所述警报器设于机罩壳装置的上方,所述上罩门外设有把手板,所述下罩门外设有拉手架,所述配电器上设有电流互感器,所述电路槽内设有控制电线,所述机罩壳装置包括外罩壳、减震底座、滑动槽、夹紧板、散热板,所述外罩壳内设有散热板、滑动槽和夹紧板,所述滑动槽与夹紧板相连接,所述减震底座设于外罩壳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槽设有圆孔,所述连接器与上罩门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玻璃板与上罩门通过橡胶条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配电器与控制电线相连接,所述电路槽设于配电器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该配电箱的上罩门、下罩门和外罩壳是由铝合金制成的。进一步地,所述该配电箱的上罩门和下罩门能避免灰尘进入到配电箱里。本技术一种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机罩壳装置,机罩壳装置内设有夹紧板,能将配电板通过固定住,避免出现由于震动造成内部的元件的损坏或接触不良的情况,还能根据配电板的厚度来对夹紧板的位置进行移动,还设有减震底座,避免由于地面的震动而导致配电箱也出现震动的现象。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节省空间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机罩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机罩壳装置-1、连接器-2、显示屏-3、控制按钮-4、控制面板-5、玻璃板-6、橡胶条-7、警报器-8、把手板-9、上罩门-10、下罩门-11、配电器-12、拉手架-13、电路槽-14、圆孔-15、控制电线-16、电流互感器-17、外罩壳-101、减震底座-102、滑动槽-103、夹紧板-104、散热板-10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与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节省空间的配电箱的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机罩壳装置1、连接器2、显示屏3、控制按钮4、控制面板5、玻璃板6、橡胶条7、警报器8、把手板9、上罩门10、下罩门11、配电器12、拉手架13、电路槽14、圆孔15、控制电线16、电流互感器17,所述机罩壳装置1外设有连接器2,所述显示屏3设于控制按钮4的下方,所述玻璃板6外设有橡胶条7,所述警报器8设于机罩壳装置1的上方,所述上罩门10外设有把手板9,所述下罩门11外设有拉手架13,所述配电器12上设有电流互感器17,所述电路槽14内设有控制电线16,所述机罩壳装置1包括外罩壳101、减震底座102、滑动槽103、夹紧板104、散热板105,所述外罩壳101内设有散热板105、滑动槽103和夹紧板104,所述滑动槽103与夹紧板104相连接,所述减震底座102设于外罩壳101的下方,所述控制面板5上设有显示屏3和控制按钮4,所述电路槽14设有圆孔15,所述连接器2与上罩门10相连接,所述玻璃板6与上罩门10通过橡胶条7相连接,所述配电器12与控制电线16相连接,所述电路槽14设于配电器12的下方,所述该配电箱的上罩门10、下罩门11和外罩壳101是由铝合金制成的,所述该配电箱的上罩门10和下罩门11能避免灰尘进入到配电箱里。本专利所说的电流互感器17的原理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二次侧绕组匝数比较多,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所述配电器12又叫配电隔离器,配电隔离器工作原理是工业现场一般需要采用两线制传输方式,既要为变送器等一次仪表提供24V配电电源,同时又要对输入的电流信号进行采集、放大、运算、和进行抗干扰处理后,再输出隔离的电流和电压信号,供后面的二次仪表或其它仪表使用。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通过减震底座102将外罩壳101固定住,然后将配电板放置到外罩壳101内,然后通过夹紧板104在滑动槽103里的移动来将配电板固定住,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5上的显示屏3与控制按钮4来进行操作,操作完成之后将上罩门10和下罩门11关闭,并分别通过把手板9和拉手架13锁住。本技术的机罩壳装置1、连接器2、显示屏3、控制按钮4、控制面板5、玻璃板6、橡胶条7、警报器8、把手板9、上罩门10、下罩门11、配电器12、拉手架13、电路槽14、圆孔15、控制电线16、电流互感器17、外罩壳101、减震底座102、滑动槽103、夹紧板104、散热板10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配电箱的框架不牢固,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晃动现象,容易由于震动造成内部的元件的损坏或接触不良的情况,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结合,可以达到将配电板通过固定住,避免出现由于震动造成内部的元件的损坏或接触不良的情况,还能根据配电板的厚度来对夹紧板的位置进行移动,还设有减震底座,避免由于地面的震动而导致配电箱也出现震动的现象,具体如下所述:所述机罩壳装置1包括外罩壳101、减震底座102、滑动槽103、夹紧板104、散热板105,所述外罩壳101内设有散热板105、滑动槽103和夹紧板104,所述滑动槽103与夹紧板104相连接,所述减震底座102设于外罩壳101的下方。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节省空间的配电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省空间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机罩壳装置(1)、连接器(2)、显示屏(3)、控制按钮(4)、控制面板(5)、玻璃板(6)、橡胶条(7)、警报器(8)、把手板(9)、上罩门(10)、下罩门(11)、配电器(12)、拉手架(13)、电路槽(14)、圆孔(15)、控制电线(16)、电流互感器(17),所述机罩壳装置(1)外设有连接器(2),所述显示屏(3)设于控制按钮(4)的下方,所述玻璃板(6)外设有橡胶条(7),所述警报器(8)设于机罩壳装置(1)的上方,所述上罩门(10)外设有把手板(9),所述下罩门(11)外设有拉手架(13),所述配电器(12)上设有电流互感器(17),所述电路槽(14)内设有控制电线(16),所述机罩壳装置(1)包括外罩壳(101)、减震底座(102)、滑动槽(103)、夹紧板(104)、散热板(105),所述外罩壳(101)内设有散热板(105)、滑动槽(103)和夹紧板(104),所述滑动槽(103)与夹紧板(104)相连接,所述减震底座(102)设于外罩壳(101)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省空间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机罩壳装置(1)、连接器(2)、显示屏(3)、控制按钮(4)、控制面板(5)、玻璃板(6)、橡胶条(7)、警报器(8)、把手板(9)、上罩门(10)、下罩门(11)、配电器(12)、拉手架(13)、电路槽(14)、圆孔(15)、控制电线(16)、电流互感器(17),所述机罩壳装置(1)外设有连接器(2),所述显示屏(3)设于控制按钮(4)的下方,所述玻璃板(6)外设有橡胶条(7),所述警报器(8)设于机罩壳装置(1)的上方,所述上罩门(10)外设有把手板(9),所述下罩门(11)外设有拉手架(13),所述配电器(12)上设有电流互感器(17),所述电路槽(14)内设有控制电线(16),所述机罩壳装置(1)包括外罩壳(101)、减震底座(102)、滑动槽(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隆兵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