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天强专利>正文

药物粉笔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8276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粉笔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涉及备料→混合调浆→浇模→脱模→干燥等步骤,其特征是该粉笔是由煅烧石膏粉、添加剂和由适量黄芩、薄荷、桑白皮、甘草、麦冬、半枝莲、黄芪、海浮石、莪术、白芨、天冬、金果榄、三棱等混合熬制的中药水混合调制成浆后,浇入成型模中成型,然后脱模→熏蒸→干燥而得药物粉笔成品。该方法制得的药物粉笔具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和血化瘀之功效,对防治吸尘性肺病、肺结核有明显作用,对肺癌、胃癌等多种疾病也有一定预防作用,粉尘不飞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药物粉笔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书写用品药物粉笔的制造方法。多年以来,粉笔灰尘直接影响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以至一些老年教师在辛苦耕耘几十年后,却滋生多种肺部疾病,为此,各种无尘、药物粉笔便应运而出。如CN1100740A就公开了一种药物无尘粉笔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以纤维状石膏粉和凹凸棒土粉经700℃以上高温处理后作为主要原料,以中药玄参、麦冬、甘草、桔梗、菊花、苍术、川贝和无离子水熬制后作为辅助治疗剂,经混合搅拌、浇模、干燥得成品。该产品具有清热解毒、止血之功效,且粉尘不飞扬,无毒无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粉笔的制造方法,经该方法配制的药物粉笔具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活血化瘀之功效,并对防治吸尘性肺病、肺结核、肺癌、胃癌均有一定作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药物粉笔的制造方法所涉及的步骤是:备料→混合调浆→浇模→脱模→干燥,且备料过程包括:预备不含杂质的粒度不大于150目的煅烧石膏粉,配药及熬制药水:将适量的中药加适量的水熬制后滤出药水备用,其特征在于:A、所述中药含有(重量%)黄芩8-13%,薄荷2-6%,桑白皮10-20%,甘草1-4%,麦冬8-13%,半枝莲15-20%。黄芪9-14%,海浮石8-13%,莪术3-7%,白芨6-10%,且熬制时中药干重与加水总量之比为1-4∶80,药水既可一次加水熬制,也可分多次重复熬制→过滤→加清水→熬制这一过程,然后将每次熬制的药水混合,每次熬制时为煮沸后不少于5分钟;B、待滤出的药水冷至常温后,按药水与预备的煅烧石膏粉之比(重量)为11-13∶11将煅烧石膏粉加入药水中并均匀搅拌成浆状物;-->C、将浆状物浇注入模孔中涂有脱模油的粉笔模中,浇模4分钟后即可脱模;D、将脱模后的成形粉笔经晾晒或热风干燥后即可使用。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中药中还含有(重量%)板兰根0-24%,杏仁0-10%,百部0-13%,天冬0-18%,金果榄0-18%,三棱0-9%,砂仁0-8%,荆芥0-15%中的一种或多种成份。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浆状物中还加有活性剂和消泡剂。再进一步的方案是,脱模后的成形粉笔可置于熬药锅上面经药水蒸汽熏蒸后再干燥。更好的方案是浆状物中还加有防尘剂,防尘剂可以是甘油,特别是用白甘油为好。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效果是:1、在该方法中,所述中药利用了黄芩的清热燥湿,泻水解表,止血的效用;石膏的清热泻火,止喝除烦作用;薄荷的发汗散风、解热疹作用;板兰根的清热凉血、解毒作用;杏仁的宣肺润肠、止咳平喘作用;百部的润肺下气、止咳作用;桑白皮的泻肺行水、清肺止咳作用,天冬的清热养阴、润燥生津作用;麦冬的润肺清心、养胃生津作用;黄芪的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作用;金果榄的清热解毒作用;甘草的补中益气、润肺祛痰、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莪术的行气破血、消食化积作用;三棱的破血行气、消积通经作用;半枝莲的清热解表作用;白芨的敛肺止血、生肌止痛作用;海浮石的清肝化痰、软坚散洁作用;砂仁的化湿、行气、温中作用;荆芥的祛风解表、止血作用,上述成份配合使用具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活血化瘀之功效,对防治吸尘性肺病、肺结核有显著作用,对肺癌、胃癌等多种疾病也有一定预防作用。其药物成份的配比是根据中医理论和名老中医的多年临床应用综合而得。2、加入上述药物后,通过各种有效成份的有机结合,还可对粉笔原料中的有害物起到消毒杀菌作用。3、在粉笔中,因含有白甘油等防尘剂,可使粉尘互为结合,形成较大颗粒,粉尘一般在距黑板5-10cm内坠落。4、在粉笔中,因加有活性剂和消泡剂,从而粉笔中原料颗粒之间结构均匀紧密,基本无气泡,表面光洁度好。5、该粉笔具有药物芳香,可起到醒脑明目作用,使师生不易因紧-->张的教学活动而产生疲劳烦闷,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师生身心健康。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描述。一种药物粉笔的制造方法是:A、备料:预备粒度为180目的不含杂质的煅烧石膏粉1.65Kg;取黄芩20g,薄荷8g,桑白皮20g,甘草5g,麦冬20g,半枝莲30g,黄芪18g,海浮石20g,莪术10g,白芨15g,板兰根30g,杏仁12g,百部15g,天冬20g,金果榄20g,三棱10g,砂仁10g,荆芥20g,合计303g,将其混合后加6Kg水煮沸后微火熬煮25分钟,滤出药水,再在渣中加水4Kg煮沸后微火熬煮30分钟滤出药水,再在第二次滤渣中加水2Kg煮沸后微火熬煮35分钟滤出药水,然后将三次熬制的药水混合后备用。B、取冷至常温的药水1.8Kg,并在药水中注入活性剂聚乙稀醇液10滴、消泡剂磷酸三丁脂5滴、防尘剂白甘油15g,然后将预备的1.65Kg煅烧石膏粉加入药水中,并均匀搅拌成浆状物。C、将浆状物浇注入涂有脱模油的模具中,即可制得一模(500支)粉笔,浇模6分钟后即可脱模,然后将粉笔置于干燥架上。D、将装有成形粉笔的干燥架放在药水蒸煮锅上面,经药水蒸汽熏蒸后即可放入干燥室干燥,干燥后即得粉笔成品。本专利技术中各种药物成份可由药性相近的其它中药代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药物粉笔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所涉及的步骤是:备料→混合调浆→浇模→脱模→干燥,且备料过程包括:预备不含杂质的粒度不大于150目的煅烧石膏粉,配药及熬制药水:将适量的中药加适量的水熬制后滤出药水备用,其特征在于:A、所述中药含有(重量% )黄芩8-13%,薄荷2-6%,桑白皮10-20%,甘草1-4%,麦冬8-13%,半枝莲15-20%。黄芪9-14%,海浮石8-13%,莪术3-7%,白芨6-10%,且熬制时中药干重与加水总量之比为1-4∶80,药水既可一次加水熬制,也可分多次重复熬制→过滤→加清水→熬制这一过程,然后将每次熬制的药水混合,每次熬制时为煮沸后不少于5分钟;B、待滤出的药水冷至常温后,按药水与预备的煅烧石膏粉之比(重量)为11-13∶11将煅烧石膏粉加入药水中并均匀搅拌成浆状物;C、将浆 状物浇注入模孔中涂有脱模油的粉笔模中,浇模4分钟后即可脱模;D、将脱模后的成形粉笔经晾晒或热风干燥后即可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粉笔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所涉及的步骤是:备料→混合调浆→浇模→脱模→干燥,且备料过程包括:预备不含杂质的粒度不大于150目的煅烧石膏粉,配药及熬制药水:将适量的中药加适量的水熬制后滤出药水备用,其特征在于:A、所述中药含有(重量%)黄芩8-13%,薄荷2-6%,桑白皮10-20%,甘草1-4%,麦冬8-13%,半枝莲15-20%。黄芪9-14%,海浮石8-13%,莪术3-7%,白芨6-10%,且熬制时中药干重与加水总量之比为1-4∶80,药水既可一次加水熬制,也可分多次重复熬制→过滤→加清水→熬制这一过程,然后将每次熬制的药水混合,每次熬制时为煮沸后不少于5分钟;B、待滤出的药水冷至常温后,按药水与预备的煅烧石膏粉之比(重量)为11-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强
申请(专利权)人:李天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