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龙骨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810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31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音龙骨及其加工方法,所述隔音龙骨包括第一侧板、第一底板、第二侧板、第二底板以及隔音板,其中,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二端与所述隔音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隔音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该隔音龙骨通过设置隔音板作为吸音减震结构,在不增加墙体自身厚度的基础上,增加龙骨的隔音性能,从而有效提升墙体系统的隔音效果;而且,该隔音龙骨结构简单,便于施工。

Sound insulation keel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oundproof keel and a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insulation keel comprises a first side plate, first floor, second floor, second side plate, insulation board, wherein the first end of the first end of the first base plate and the first side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nd of the first bottom plate and the end of second the insulation board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sound insulation board second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base plate seco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nd,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 floor and the second side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he sound insulation board as the keel by setting the sound damping structure, without increas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wall itself, increase the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keel,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ound insulation wall system; moreover, the sound insulation ke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音龙骨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龙骨
,尤其涉及轻钢龙骨

技术介绍
建筑用龙骨常常采用C形龙骨与石膏板、岩棉组合构成墙体,但是这种组合构成的墙体隔音效果有限,无法满足居室和办公场所等环境的私密性要求。在实际施工中,常常采用双墙分立或弹性连接等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种方式不但增大了墙的厚度,并且增加了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任何一个的轻钢龙骨。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在不增加墙体厚度的情况下,提升其隔音性能的隔音龙骨,以及其加工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音龙骨,所述隔音龙骨包括第一侧板、第一底板、第二侧板、第二底板以及隔音板,其中,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二端与所述隔音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隔音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互相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位于所述隔音板的不同侧,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隔音板位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隔音板位于所述第二底板的同一侧。其中,所述隔音板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不同侧。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的第一夹角α大于90°,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的第二夹角β大于90°。其中,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褶皱。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的第一交角δ1大于90°小于等于100°,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的第二交角δ2大于90°小于等于100°。其中,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以上内容所述的隔音龙骨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为采用多组轧辊对带钢板进行冷轧成型,包括:S1)对带钢板的第一侧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所述第一侧板;对带钢板的第二侧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所述第二侧板;S2)在距离所述第一侧板的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所述第一底板;在距离所述第二侧板的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所述第二底板;在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之间,形成所述隔音板。其中,所述隔音板包括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连接板时,所述加工方法还包括:S3)在距离所述第一底板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所述第一支撑板;在距离所述第二底板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所述第二支撑板;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所述连接板。其中,所述连接板设置有多个褶皱时,所述加工方法在步骤S3)之后,还包括:S4)采用变形辊在所述连接板上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多个褶皱;或者步骤S1)之前还包括:S01)采用变形辊在带钢板的中央位置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多个褶皱。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加强筋时,所述加工方法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S0)在距离带钢板的第一侧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所述第一加强筋;在距离带钢板的第二侧预定距离处进行至少一次冷轧,形成所述第二加强筋。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隔音龙骨通过设置隔音板作为吸音减震结构,在不增加墙体自身厚度的基础上,增加龙骨的隔音性能,从而有效提升墙体系统的隔音效果;而且,该隔音龙骨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附图说明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隔音龙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隔音板作为吸音减震结构,在不增加龙骨自身厚度的基础上,增加龙骨的隔音性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隔音龙骨及其加工方法进行详细描述。为了在不增加墙体厚度的基础上,增强龙骨的隔音性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音龙骨,图1示出了该隔音龙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该隔音龙骨包括第一侧板10、第一底板20、第二侧板30、第二底板40以及隔音板50,其中,第一底板20的第一端201与第一侧板10的第一端101固定连接,第一底板20的第二端202与隔音板50的第一端501固定连接,隔音板50的第二端502与第二底板40的第二端402固定连接,第二底板40的第一端401与第二侧板30的第一端301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底板20和第二底板40互相平行设置,且第一底板20和第二底板40位于隔音板50的不同侧,第一侧板10和隔音板50位于第一底板20的同一侧,第二侧板30和隔音板50位于第二底板40的同一侧。隔音板50是该隔音龙骨的主要吸音部件,为多段折弯结构,能够吸收音波的震动能量,增强龙骨的隔音性能。示例性地,隔音板50可以为Z型、M型或者U型等折弯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隔音板50为Z型结构。具体地,隔音板50包括第一支撑板51、第二支撑板52和连接板53。其中,第一支撑板51的第一端511与第一底板20的第二端202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51的第二端512与连接板53的第一端531固定连接,连接板53的第二端532与第二支撑板52的第一端521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52的第二端522与第二底板40的第二端402固定连接;并且其中,第一支撑板51和第二支撑板52位于连接板53的不同侧。为了在增加隔音性能的同时,确保隔音龙骨的支撑强度,第一支撑板51和连接板53之间的第一夹角α大于90°,第二支撑板52和连接板53之间的第二夹角β大于90°。例如,第一夹角α与第二夹角β可以均设置为98°、105°、120°等。第一支撑板51与第一底板20之间可以垂直设置,也可以呈锐角或者钝角设置;相适应地,第二支撑板52与第二底板40之间可以垂直设置,也可以呈一定夹角设置。具体地,为了进一步增加龙骨的吸音性能,在连接板53上还可以设置有多个褶皱(图中未示出),用以吸收声音的传播震动能量。具体地,第一侧板10与第一底板20之间的第一交角δ1大于90°小于等于100°,第二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隔音龙骨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音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龙骨包括第一侧板(10)、第一底板(20)、第二侧板(30)、第二底板(40)以及隔音板(50),其中,所述第一底板(20)的第一端(201)与所述第一侧板(10)的第一端(1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板(20)的第二端(202)与所述隔音板(50)的第一端(501)固定连接,所述隔音板(50)的第二端(502)与所述第二底板(40)的第二端(40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板(40)的第一端(401)与所述第二侧板(30)的第一端(301)固定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底板(20)和所述第二底板(40)互相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底板(20)和所述第二底板(40)位于所述隔音板(50)的不同侧,所述第一侧板(10)和所述隔音板(50)位于所述第一底板(20)的同一侧,所述第二侧板(30)和所述隔音板(50)位于所述第二底板(40)的同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龙骨包括第一侧板(10)、第一底板(20)、第二侧板(30)、第二底板(40)以及隔音板(50),其中,所述第一底板(20)的第一端(201)与所述第一侧板(10)的第一端(1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板(20)的第二端(202)与所述隔音板(50)的第一端(501)固定连接,所述隔音板(50)的第二端(502)与所述第二底板(40)的第二端(40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板(40)的第一端(401)与所述第二侧板(30)的第一端(301)固定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底板(20)和所述第二底板(40)互相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底板(20)和所述第二底板(40)位于所述隔音板(50)的不同侧,所述第一侧板(10)和所述隔音板(50)位于所述第一底板(20)的同一侧,所述第二侧板(30)和所述隔音板(50)位于所述第二底板(40)的同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板(50)包括第一支撑板(51)、第二支撑板(52)和连接板(53),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51)的第一端(511)与所述第一底板(20)的第二端(2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51)的第二端(512)与所述连接板(53)的第一端(53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53)的第二端(532)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2)的第一端(5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52)的第二端(522)与所述第二底板(40)的第二端(402)固定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5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52)位于所述连接板(53)的不同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音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51)和所述连接板(53)之间的第一夹角α大于90°,所述第二支撑板(52)和所述连接板(53)之间的第二夹角β大于90°。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音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3)上设置有多个褶皱。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0)与所述第一底板(20)之间的第一交角δ1大于90°小于等于100°,所述第二侧板(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艳玲许刚孙佳莫芝孔庆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