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侧向装载的单元格式凹底双层小汽车运输列车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797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31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向装载的单元格式凹底双层小汽车运输列车车厢,其特征是所述车厢运行于标准轨铁路、车体的总高度≤4.5m,所述车厢横断面轮廓在GB146.1‑83车限‑1A规定的车辆限界内;两转向架之间采用凹底结构,充分利用列车底部限界来增加装载空间;两转向架之间车厢采用双层装载布局,两转向架外侧的车厢采用单层装载布局;沿列车长度方向设置若干个独立的单元格,每个单元格的两侧都开有侧门。当列车在铁路客运站台停靠后,借助站台上的辅助装卸设备,通过单元格的侧门完成小汽车的装卸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增加车厢装载空间,在标准轨铁路上运输中、小型轿车以及SUV、越野和MPV等车型。

Lateral loading unit format of automobile transportation train based on double base

The purpose of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lateral loading unit of double car train transport format bas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ar runs on standard gauge railway, the total height of less than 4.5m, the carriage of cross-sectional contours in the GB146.1 83 1A car limit prescribed vehicles limit in two; to concave structure with frame between, make full use of the bottom bound to increase the loading space; two bogies between the double loading layout, two car bogie with single lateral loading layout; a plurality of independent cells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train, on both sides of each cell are a side door. When the train stops at the railway passenger platform, with the help of auxiliary loading and unloading equipment on the platform, it completes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operation of the car through the side door of the cell.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loading space of the carriage, transport medium and small cars on the standard rail railway, and SUV, cross-country and MPV mod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侧向装载的单元格式凹底双层小汽车运输列车车厢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汽车运输列车车厢,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侧向装载的单元格式凹底双层小汽车运输列车车厢。
技术介绍
据统计,近五年销量较好的小型轿车、SUV、越野车和MPV尺寸分别为:轿车长度在4.0-4.7m,宽度在1.6-1.9m,高度在1.4-1.6m;SUV长度在4.3-5.0m,宽度在1.6-2.0m,高度在1.6-1.9m;越野车长度在4.7-5.2m,宽度在1.8-2.3m,高度在1.8-2.0m;MPV长度在4.3-5.3m,宽度在1.6-2.0m,高度在1.5-2.0m。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乘车舒适性和速度感的要求也日益提升。SUV、越野车和MPV凭借其视野开阔,多功能、大空间、实用性较强,具有良好性能等一系列优点而受到大众的青睐,成为现阶段汽车市场的主流车型。目前,铁路双层运输小汽车专用平车(比如:SQ5、JSQ5)上、下层净空高度都在1.7m左右,只能满足大多数轿车车型的装载,而无法实现车型高度在1.7m以上的SUV、越野车等车型的装载。为此,一些制造厂商改进设计了双层凹底小汽车运输专用车(比如:SQ6和JSQ6);但是由于传统的端门装载方式,使得车体下层底架的两端与中部的凹底部分必须有一斜坡连接,即呈“ ̄\_______/ ̄”形。为了保证装卸时较高车型(>1.7m)能够通过下层底板端部的平台,在设计上层底架时,采用了两端活动可调(即有水平、中间和全开3个工作位置)、中间固定的3段式结构。在下层小汽车装车时需要将车厢上层底架两端的活动底架调整到“全开”位,即增加下层底架两端和斜坡部分的净空高度,以提高小汽车的通过性;待下层装载完毕后,还需要将上层底架两端的活动底架调整到“水平”位置才能在上层装载汽车;而卸车的过程则与装车的过程刚好相反,即待卸载完上层的小汽车之后,再将上层底架两端的活动底架调整到“全开”位之后才能卸载下层装载的汽车。从上述装卸过程看,双层凹底小汽车运输专用车虽然给较高(>1.7m)小汽车的运输提供了可能,但装卸过程比较繁琐、不便,装卸时间也比较长,影响了小汽车运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先行的小汽车端门装载方式和车厢下层两端的平台以及斜坡成了较高小汽车运输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侧向装载的单元格式凹底双层小汽车运输列车车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侧向装载的单元格式凹底双层小汽车运输列车车厢,其特征是小汽车运输车厢车体行驶于标准轨铁路,车厢的总高度不大于4.5m,所述车体任意横断面轮廓均在GB146.1-83车限-1A规定的车辆限界内;两转向架之间采用凹底结构充分利用列车底部限界来增加装载车厢高度空间;两转向架之间车厢部分采用双层装载布局,可装载长5.0m以下,宽2m以下,高1.9m以下的小型汽车;两转向架外侧车辆一二位端位置的车厢部分采用单层装载布局,可装载长5.4m以下,宽2m以下,高2.14m以下的越野、MPV等车型;沿列车长度方向设置若干个独立的单元格(单元格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每个单元格的两侧都开有侧门。当车厢在铁路车站站台停靠后,借助站台上的辅助装卸设备,通过单元格的侧门将小汽车装入单元格或从单元格内取出。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增加车厢装载空间和装卸灵活性,可以适用于标准轨铁路运输各型中、小型轿车以及SUV、越野和MPV等车型。附图说明图1为小汽车在凹底双层运输车厢单元格内装载位置示意图。图中,1——运输车厢;2——车顶;3、单元格;4——上层地板;5——单元格侧门;6——小汽车;7——隔墙;8——凹底地板;9——铁轨;10——端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凹底双层小汽车运输车厢的设置包括:参见图1,凹底双层小汽车运输车厢1沿高度方向设置凹底地板8、上层地板4、车顶2,在车厢两端设置端墙10、中间设置隔墙7。端墙10和中间隔墙7将运输车厢1分隔成若干单元格3,单元格3为小汽车运输车6的承载空间。当凹底双层小汽车运输车厢1在铁路旅客列车车站站台停靠后,打开需要作业的单元格侧门5,借助站台上的辅助装卸设备,通过单元格侧门5将小汽车6装入单元格3或从单元格3内取出,完成作业后再关闭相应的单元格侧门5。本专利技术中的运输对象不仅仅限于小汽车,对于能够包装成适合单元格大小的铁路货运货物同样适用,运输方法相同。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基于侧向装载的单元格式凹底双层小汽车运输列车车厢

【技术保护点】
基于侧向装载的单元格式凹底双层小汽车运输列车车厢,其特征是小汽车运输车厢行驶于标准轨铁路,两转向架之间采用凹底结构,充分利用列车底部限界来增加装载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侧向装载的单元格式凹底双层小汽车运输列车车厢,其特征是小汽车运输车厢行驶于标准轨铁路,两转向架之间采用凹底结构,充分利用列车底部限界来增加装载空间。2.基于侧向装载的单元格式凹底双层小汽车运输列车车厢,其特征是两转向架之间车厢部分采用双层装载布局,沿列车长度方向设置若干个独立的单元格。3.基于侧向装载的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泽阳张琪宋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邱泽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