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7727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9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包括主壳体、底盖及顶盖,所述主壳体包括壳体本体以及两侧板,所述两个侧板与所述壳体本体一体成型而成,所述底盖、顶盖分别卡合在所述主壳体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前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底盖垂直,所述第一挡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两个侧板与主壳体的连接处为光滑曲面,所述两个侧板分别设有水平延伸板,所述两个水平延伸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挡板与底盖的连接处为光滑曲面,所述顶盖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顶盖垂直且设于顶盖的前端,所述第二挡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All inclusive intelligent equipment protection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urnkey smart device shell comprises a main casing, a bottom cover and a top cover, wherein the main body comprises a shell body and two side plates, forming one of the two side plate and the shell body and the bottom cap, respectively clamped at both ends of the main shell. It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bottom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affle, the first vertical baffle and the bottom cover, the first baffl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first through hole, at the junction of the two side plate and the main body for the smooth surface, the two side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horizontal extension plate, the two a horizontal extension plate disposed opposite, connecting positions of the first baffle and the bottom cover is a smooth surface, the top cover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baffle, the baffle and the top second vertical and arranged on top of front, the second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Second way hole. The whole shell type intelligent equipment protective shell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easy to m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
本技术涉及手机保护壳
,且特别是涉及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
技术介绍
市场上智能设备种类的不断增多,伴随而来的是其周边的配套设备。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随之应运而生,现在市场的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分为两种,一种为半包式,一种为全包式,半包式保护壳不能对智能设备做到很好的保护,而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由于其存在接缝而在使用效果上不是很好。另外,给手机贴膜是为了保护智能设备屏幕,而现有的贴膜需要将智能设备的整个上表面进行贴膜,不仅增加成本,而且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操作便捷,使用效果好。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包括:主壳体、底盖及顶盖,所述主壳体包括壳体本体以及两侧板,所述两个侧板与所述壳体本体一体成型而成,所述底盖、顶盖分别卡合在主壳体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底壳垂直,所述挡板设有至少一通孔。作为本技术的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侧板与主壳体的连接处为光滑曲面。作为本技术的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侧板分别设有水平延伸板,所述两个水平延伸板相对设置。作为本技术的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挡板与底盖的连接处为光滑曲面。作为本技术的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顶盖垂直,所述第二挡板设有至少一通孔。作为本技术的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挡板与顶盖的连接处为光滑曲面。作为本技术的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壳体、两侧板、底盖及第一挡板一体成型。作为本技术的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或长圆形。一种如以上所述的智能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保护壳为手机保护壳。本技术的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保护壳的光滑曲面设计可以防止划伤使用者或者划伤与本技术的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有接触的其他物品,且光滑曲面的触感好,使用者的使用效果更佳;其二,主壳体、两侧板、底盖及第一挡板一体成型,从而,本技术的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的制作过程简单,适合批量生产;其三,使用本技术的全包智能设备保护壳时,手机的贴膜仅需要贴智能设备外漏于保护壳的部分,从而减少材料的使用,降低成本;最后,本技术的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为全包式保护壳,可以很好的保护智能设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主壳体100;底盖110;顶盖120;侧板130;第一挡板140;第一通孔150;水平延伸板160;第二挡板170;第二通孔180;智能设备200。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包括:主壳体100、底盖110及顶盖120,主壳体100包括壳体本体(图中未示出)以及两侧板130,两个侧板130与壳体本体一体成型而成,底盖110、顶盖120分别卡合在主壳体的两端,底壳110上端设有第一挡板140,第一挡板140与底壳110垂直,挡板130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50。两个侧板130与壳体本体成“U”型结构,将智能设备200搁置在“U”型结构内,以此来保护智能设备200的背面及两个侧面。底盖110、顶盖120分别卡合在主壳体100的两端,即底盖110、顶盖120分别卡合在主壳体100的上下两端,从而能够保护智能设备200的上端及下端。底盖110的前端设有第一挡板140,第一挡板140与底盖110垂直,第一挡板140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50,第一通孔150可使智能设备200的HOME键外漏于全包式智能设计保护壳,从而使操作者更为方便的使用HOME键。根据智能设备200的具体按键设置,第一挡板140设置数量与智能设备200的按键数量相同的第一通孔150,从而满足不同的智能设备。如:部分智能手机需要设置四个第一通孔150,包括菜单键第一通孔150、HOME键第一通孔150、返回键第一通孔150及允许充电线通过的插孔对应的第一通孔150。两个侧板130与主壳体100的连接处为光滑曲面,现有的智能设备200的棱均为光滑曲面,两个侧板130与主壳体100的连接处为光滑曲面,从而能够与智能设备200贴合的更好,再者,两个侧板130与主壳体100的连接处为光滑曲面,从而防止划伤使用者或者划伤与本技术的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有接触的其他物品。两个侧板130分别设有水平延伸板160,两个水平延伸板160相对设置,两个侧板130与主壳体100形成“U”型结构,将智能设备200搁置在“U”型结构内,而两个侧板130分别设有水平延伸板160且两个水平延伸板160相对设置,即两个水平延伸板160将智能设备200更好的卡合在“U”型结构内,防止智能设备200从“U”型结构的上端滑出,更好的起到保护智能设备200的作用。第一挡板140与底盖110的连接处为光滑曲面,从而防止不光滑的连接结构划伤使用者或者划伤与本技术的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有接触的其他物品,且光滑曲面与现有的智能设备200的光滑边缘设计贴合的更为紧密,从而更好的保护智能设备200。顶盖120设有第二挡板170,第二挡板170与顶盖120垂直且设于顶盖120的前端,第二挡板170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80,第二挡板120很好的保护智能设备200上端前表面的部分,第二挡板170设有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80包含容出音孔外漏的第二通孔180、容听筒孔外漏的第二通孔180等,从而在保护智能设备200的同时不影响智能设备200的正常操作。第二挡板170与顶盖120的连接处为光滑曲面,从而防止不光滑的连接结构划伤使用者或者划伤与本技术的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有接触的其他物品,且光滑曲面与现有的智能设备200的光滑边缘设计贴合的更为紧密,从而更好的保护智能设备200。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是,将智能设备200卡合在主壳体100的“U”型结构内,而后将底盖110卡合在主壳体100的下端,最后将顶盖120卡合在主壳体100的上端,在安装过程中不仅方便快捷,而且结构简单。如图2所示,主壳体100、两侧板130、底盖110及第一挡板140一体成型,由此,本技术的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制作简单,成本低。可选地,第一通孔150及第二通孔180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或长圆形,例如:音频的输出孔为圆形、出音孔为长圆形、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

【技术保护点】
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包括:主壳体、底盖及顶盖,所述主壳体包括壳体本体以及两侧板,所述两侧板与所述壳体本体一体成型而成,所述底盖、顶盖分别卡合在所述主壳体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前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底盖垂直,所述第一挡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包括:主壳体、底盖及顶盖,所述主壳体包括壳体本体以及两侧板,所述两侧板与所述壳体本体一体成型而成,所述底盖、顶盖分别卡合在所述主壳体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前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底盖垂直,所述第一挡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板与主壳体的连接处为光滑曲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板分别设有水平延伸板,所述两个水平延伸板相对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包式智能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与底盖的连接处为光滑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柏荣唐志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造物部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